欧阳莲
41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湖南 长沙
疗养康复对于需要疗养的患者身心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常规疗养康复机构来说,其诊疗措施多以治疗患者的疾病为主,从而严重忽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导致最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1-2]。由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临床护理措施也得到了广泛进步。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医疗环境,满足不了患者的心理需求[3-4]。而心理护理是目前康复疗养中实施最多的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模式从患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在治病的同时,全方面掌握患者的实际心理,并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有效调节,不仅有利于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针对实施疗养康复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充分配合治疗,增强预后疗效。因此,本次研究选取90例在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比护理效果和临床各项心理指标,现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进行康复疗养的患者共90 例。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36~67 岁,平均(50.36±2.24)岁。观察组男22例,女23 例;年龄39~72 岁,平均(52.53±15.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无智力听力障碍患者,意识清醒患者。排除标准:患有心肺肾等功能不全的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仔细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指导,要遵医嘱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进行指导,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等方面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专业的心理护理小组。基于患者具体病情,建立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小组,并在这一基础上明确划分和落实护理小组成员的岗位责任。之后组织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的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护理注意事项以及要点等方面,并由我院疗养科的护士长负责授课,定期进行模拟心理护理教学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能力。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的情绪,仔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让所有患者都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③环境护理。结合患者的喜好,布置舒适的病房环境,可在病房内放置长寿花、绿萝等绿色植物,来缓解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④调整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调整护理的具体内容,以确保护理具有有效性。
评价标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两个量表的评分范围均在30~50分,分数越高,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
患者的依从性比较:依照院内自身情况制定患者依从性的调查问卷,以此评估患者的依从性,本表的总分100 分,主要包含饮食、用药、运动以及遵医行为等四个项目,每项25 分,分数越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越好。
护理有效性比较:①优:患者病症充分好转,自我感觉较好,心理评分>80 分;②良:患者病症有所改善,自我感觉一般,心理评分≥60 分;③差:患者病症没有变化,自我感觉较差,心理评分<50 分。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统计学分析:将上述数据纳入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对比:经比较,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 44.47±3.70 32.21±3.20 45.54±3.18 31.47±0.70对照组 45 44.47±3.70 40.10±2.74 44.45±3.20 36.61±2.14 t 0.07 5.65 1.26 3.70 P 0.32 0.03 0.13 0.02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护理依从性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 74.47±3.70 92.47±1.45对照组 45 74.23±3.15 85.32±2.16 t 0.02 11.42 P 0.24 0.02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疗养康复是指将疗养场地自身的优越环境条件和特殊的资源条件与先进或传统的保健技术和医疗技术相结合,通过优秀的医疗设备,将患者休息度假和健身治病相结合的专业治疗场面[5]。康复疗养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以治疗为主,以娱乐观光为辅,将医疗与休闲有机结合。常用于常规物理疗法,强调自我康复,有效避免手术治疗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该方式主张身体整体康复,通过放松整个身心来调节患者的身体功能,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康复疗养的类型分为多种,如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和骨伤康复等,多数均有院内自行疗养特点和疗养适应证。对于疗养患者来说,一般疗养周期比较长,常以1 个星期或1 个月为主,疗养的科目也相对较为广泛,并根据专业科目匹配专业的体能教练,设置多种疗养活动,如做操、爬山、做理疗等,组织患者参与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协助患者参与体检和治疗。康复疗养一般在疗养院进行,一般情况下疗养院设计在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名胜地区,并依照景区的自然条件开展水疗养等多种自然项目,还可以制定新式疗养措施,根据不同疗养措施和疗养方式提高护理效果。疗养康复机构重点强调优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严格要求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为疗养患者安排合理有效的娱乐休闲活动,帮助疗养患者时刻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由于康复疗养的患者往往为老年人,常有因病情病痛出现抗拒治疗的情况和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对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效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6]。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护理措施,主要是指根据患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制定高效护理,以此帮助患者有效转变感受和认知,促进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迅速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为在入院治疗的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高效护理措施,指定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脱离负面情绪,尽快恢复最佳身心状态的护理过程。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已在临床医学上受到广泛重视。该护理措施作为一种高实践强度的应用学科,已得到广泛实践和应用,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整个护理过程,对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7]。
据相关心理学护理学资料记载[8],心理护理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尊重原则:由于患者在身患疾病后会忽略除自身疾病外的其他外部因素,将自身注意力全部投入疾病中,且与外界接触也不断减少,自身运动量也随之递减,容易将自身当作注意的焦点,对他人的依赖感也逐步增强,容易产生自卑、敏感和多疑的情绪,需要获得他人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关心、体谅、爱护、尊重患者,密切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产生愉悦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做好心理护理的重要基础。②满足心理需要: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悲伤、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往往与患者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有关。由于患者在患病后身体已遭受损伤,所以尽量满足其心理需要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基础。③针对性原则: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自身的性格特点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状况、心理特征反应、文化层次、思想水平以及患者患病的种类和病程长短量身制定护理措施,尊重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个体差异性。
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与心身因素关系更为密切,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及时地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和医院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当一个人生病时,他的社会角色就会改变。由于突然的角色改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患者往往难以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根据本次研究可知,对于疗养康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身心健康,而且心理护理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之后通过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SAS 与SDS评分,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有效率,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优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