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现状及对策

2022-04-21 02:18:46鞠吉楠
猪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病疫苗蓝耳耳病

鞠吉楠,张 军

(法国诗华动物保健公司,北京 10010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也叫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所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综合征”一词道出了该病的复杂程度,词条解释:“综合征”亦称“症候群”,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同时出现一群症状,往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自1980年代中期在美国首先发现,当时被称为神秘猪病。 PRRSV最早于1991年分离鉴定,属动脉炎病毒科,是一种有囊膜RNA病毒,该病毒存在严格的细胞侵袭性,它主要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进行复制,既可以使机体发生免疫调节紊乱,又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PRRSV感染后会引起猪群的免疫抑制、持续传染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等。此外,中和抗体产生迟缓,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导致机体持续带毒,病毒血症反复发作,造成很多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到目前为止对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毒有2个血清型,美洲株(型)和欧洲株(型),我国分离到的毒株以美洲株(型)为主。作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变异快是其看家本领(这也是病毒为了逃避打击的生存技能之一),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从2006年发现高致病毒株并在我国造成大面积猪群伤亡后,如今已是一个大家族,并且仍旧在不断变化;除了以地名来命名的各种地方毒株,如江西株、天津株等,2014 年开始流行NADC30-like 毒株,到 2015 年该毒株疫情已经涉及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广东等地。NADC30-like 毒株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该毒株极易与我国的毒株(野毒、 疫苗毒或疫苗演化毒株)重组,重组的毒株越来越多。目前尚没有疫苗能完全抵抗该毒株的感染,疫苗免疫可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力。2020年10月以来,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现一种新型PRRSV 1-4-4 Lineage 1C变异株,较以往美国流行毒株的致病性更强,感染可引起成年母猪死亡,传播更迅速,且现有疫苗对其保护效果不佳。

猪蓝耳病的危害无需赘述,凡是经历过2006年“高热病”的养猪从业者无不刻骨铭心,笔者也是此疫的亲历者。面对近万头仔猪,从每天的逐头注射治疗无效,到各路“神医、神药”实验失败,最后一根稻草是通过关系搞到的白瓶灭活疫苗,大都以失败告终。经此一疫,国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纷纷上市,不得不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上市(见表1),在一些发病场的阻击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请神容易送神难,使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后遗症逐步显现,且不说各种猪蓝耳病毒之间的重组、变异问题,就单是注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后发病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表1 猪蓝耳病疫苗厂商毒株列举

依照欧美的猪群封群经验,封群200 d以上,加上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甚至利用发病猪组织、排泄物返饲有良好的效果;有结论证明,在欧洲的猪场条件下封群,在种猪群中实现了PRRSV 稳定,从而提高了产量。如果 PRRSV 稳定并在种猪场保持一年,那么出生活仔猪数量的增加和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降低,将使每头母猪每年可增加1.28头断奶仔猪。

但我国面临的养猪环境颇为复杂,返饲更是火中取栗,容易引火烧身。猪场封群不乏一些成功案例,山东某场200头母猪,首次大规模引种即经历流产风暴,佛系的老板加佛系的技术员,以剩余的能发情配种的母猪为基础,自行扩繁,此后生产一直稳定,有超过5年没有引进后备母猪,只有过零星引进公猪,直至2018年猪场被拆迁。这是个例,不乏有偶然的因素。此猪场与主干交通道路仅仅一墙之隔,大门敞开访者不拒,5年的稳定生产就不能用“运气”来解释了。

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开始暴发,各个养猪场采取封群+生物安全的方式来应对,当时乐观估计是,非洲猪瘟防好了,其他传染病也进不来,多数疫苗就不需要打了。从杨汉春老师的调查结果来看,近年猪蓝耳病的阳性率确实有所下降,但仍属高位(见图1),对于阳性不稳定猪场来说,一旦感染后果是灾难性的。加之各方对非洲猪瘟讳莫如深,猪蓝耳病、猪丹毒都有高烧、猪只体表发红等症状,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原则,很多猪场清群并难以复产。

图1 2018年-2020年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情况

随着人们对猪蓝耳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应对方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除了在毒株上做文章,免疫途径的优化也屡屡被人提起。罗广的研究表明达到相同的免疫效果,PRRS弱毒疫苗皮下注射的剂量仅需肌肉注射剂量的一半。李闻的研究证实滴鼻免疫较注射免疫诱发较低水平和较短时间的病毒血症,刺激猪只唾液中更早地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PRRSV弱毒株经滴鼻免疫较注射免疫促使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可为机体提供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黏膜免疫对于改进PRRSV弱毒疫苗的免疫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Varun Dwivedi也证实鼻腔接种含强效佐剂的猪蓝耳病活病毒疫苗(PRRS-MLV+Mtb WCL),对PRRSV异源毒株能够产生有效交叉保护,能够同时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保护性免疫是封群猪消除PRRSV的基础机制,对于促进诱导保护来说活病毒是必要的。灭活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等不含有活的PRRSV,不能诱导对PRRSV的有效免疫。

传染病的防控离不开疫苗,但抛开配合方案只谈疫苗是非常片面的,也难有成效的,对猪蓝耳病同样如此。目前市面上猪蓝耳病疫苗的使用可谓五花八门,经典株、变异株;活苗、灭活苗、活苗加灭活苗;1头份、0.5头份、甚至0.3头份;断奶后、断奶前、甚至超前免疫;每个猪场都想找到适合自己场的免疫程序,甚至精准匹配毒株,结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多是过于倚重疫苗,而忽视配套的安全管理方案。笔者认为疫苗的选用,首先要保证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果才是可取的,否则赶走一群狼,引来一只虎,得不偿失。猪场管理上最应该做的自然是猪群封群管理,封群的基础上再把McREBEL管理措施(又称交叉寄养限制规程,是一系列的猪蓝耳病管理措施,由兽医内科学博士MONTE B.McCAW提出)做到位。现将McREBEL管理措施分享给大家。

McREBEL管理措施:

1)不要对出生 24 h 以上的仔猪实施寄养;

2)不要跨猪舍转移仔猪,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

3)立即把患重病、垂死,以及体况极差的仔猪淘汰掉;

4)采取提高断奶期仔猪成活率和生长性能的保育措施。

我们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PRRSV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的病原,在引起养猪业的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在不断变换特征,伪装自己、逃避打击。人们在应对其之时,万万不可让其变化的“马甲”迷失了方向,乱了阵脚。在“封群”、“McREBEL管理措施”等基础上,选择安全的经典弱毒活疫苗进行群体免疫,必然能战胜PRRSV。

猜你喜欢
病疫苗蓝耳耳病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4
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组合对猪的免疫效果
兽医导刊(2017年2期)2017-06-05 14:58:00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中国蓝耳病疫苗市场情况调研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商品化蓝耳病疫苗的市场概况
中国猪业(2013年8期)2013-09-12 04:05:18
商品化蓝耳病疫苗的市场概况
猪业科学(2013年8期)2013-04-14 10:08:10
越南猪蓝耳病疫情继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