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颖 杨金鹏 王 宇 张 楠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9; 3.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142)
中国有661个城市,其中矿业城市有24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7.5%[1]。矿业城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类型,它是以本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矿业社区和矿业遗产是在矿业城市的不同历史阶段先后出现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出现局部叠合。矿业社区指的是受矿业开发影响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居民集合[2],它始于人们因为矿点的存在而聚集,形成于为某一矿点生产的居民聚集、生活的区域。矿业社区的特点是以居民点为基点的空间范围进行矿业生产、日常生活和交往行为, 因此居民点就成了界定矿业社区的基本空间参考点[3]。一般说来,社区作为一种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的人群和地域是社区的两个主导因素[2,4]。大多数矿业城市是由一个主城(市机关驻地)和多个矿业社区共同组成,矿业社区是矿业城市的生产单元,同样也是矿业城市的生活单元,这也是矿业城市和其他类型的城市有所区别的一个方面。矿业遗产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5],根据2003年《下塔吉尔宪章》中工业遗产的定义,矿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科技、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矿业生产文明的遗存,包括:矿业生产及仓储的厂房及机械;矿业生产场所,如选矿和冶炼的矿场和矿区,生产、堆积和输送的场所;为矿业生产的运输及基础设施;与矿业生产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工业城镇及其景观[6]。随着矿业资源枯竭,矿业生产停滞,很多矿业建构筑物的功能丧失,最终形成一些孤立的矿业遗产深陷矿业社区之中,遗留下来一般是原来核心的生产空间,如煤楼、装卸台等,因不易拆除等原因被留下,与矿业社区的空间、功能等方面相互割裂,格格不入,很多的城市问题反映在其中。
目前国内外对矿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研究及实践多以大范围的城镇地理区位进行划分,且以城市中观层面为主。对于分布于远郊或是乡村地带的大尺度的矿业遗产[5]的保护主要是矿山公园模式,以旅游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修复为手段,其好处是“矿山公园既是公园,又是矿业遗迹的保护区[7-8]”,如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对于城镇型矿业遗产的探讨主要是以一个区域内的矿业遗产,如大井、老厂房等为物质基础进行改造再利用,赋予博物馆、展览馆、设计中心等新的功能,如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展示区[9]、“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建筑群[10]。而对于矿业遗产和矿业社区相结合方面的现有研究基本集中于矿业遗产的旅游开发对矿业社区的转型和推动[11-12]。
焦作是中原地区重要的矿业城市,其城市发展历程和矿业遗产现状对于中国其他矿业城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研究以焦作最早的工业开发者——英国福公司(简称“英福公司”)和中原公司遗留下的矿业遗产和其所在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矿业遗产和城市中交集最广泛的社区层面——城镇中的中微观层级,及与居民联系紧密的社区生活,探讨这些矿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对于社区更新的实践意义。矿业遗产作为社区更新中不可多得的一种发展资源和特色资源,可以通过场所再造和空间整合对它及其所在社区进行功能置换、创造公共空间、综合整治环境、传承矿业文化,实现矿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和社区更新发展的结合,寻求共同发展途径,进而逐渐形成肌体健康的城市生命体,最终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1902年,英福公司在焦作建立哲美森矿厂,修建哲美森镇(1910年设置焦作镇)。在随后的十年间,英福公司在焦作勘挖矿点,兴修铁路(道清铁路),规划道路,属于民族资本的中原公司1914年在城市东侧形成的李河大井区域。1915年,英福公司与中原公司合并,称为“中福公司”,他们的矿业生产和活动区域奠定了焦作的基本城市格局,由3个主要矿业区域组成:焦作市今天的城市中心区(原哲美森矿厂,铁路总机修厂(南厂));城市东侧的李河大井;城市西侧的王封、李封两矿。焦作城市的雏形基本确定[13]。
矿业生产区和原有矿业社区是为满足矿业生产和生活而建立的一系列建、构筑物,具有内在的生产工艺逻辑,通常以建、构筑物群的形式出现。矿业生产区一般处于矿业社区中心位置,从功能上、空间上直至到精神层面上都一度成为矿业社区核心。随着矿业生产的衰退和矿业城市的发展,矿业城市的结构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矿场、厂区、生活社区被逐渐解体打破,进行重新组合,居于其中的矿业遗产在“新”的社区层级上和城市发生关系,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单体矿业遗产和群体矿业遗产。2017年,据焦作市文物部门统计,全市中福时期(1902—1939年)的矿业遗产有20余处,面积约1万m2[14],其中单体矿业遗产7处,群体矿业遗产12处(表1,图1)。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2号大井和王封矿作为各自的研究对象。
图1 焦作矿业遗产分布
表1 焦作矿业遗产统计
1)单体矿业遗产与社区——2号大井。
由于哲美森矿厂发展成为焦作城市中心区,基于该区域很好的土地开发价值,在停产后对原来矿业生产区域的一些建筑给予拆除并进行以住宅为主的开发建设。新华路上的中福2号大井现处于焦作主要道路新华路西侧居住区之中。由于开发建设是在避开2号大井的基础上进行的插建,3个单位的住宅围绕2号大井各自为政,而2号大井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3组住宅的“界墙”。该区域的步行交通并不通畅,存在很多断头路。严格地讲该矿业遗产所在区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它缺乏必要的社区公共配套和公共活动空间(图2)。
图2 2号井现状和周边
2)群体矿业遗产与社区——王封矿。
王封矿于1990年批准报废,是焦作市最早关闭的矿井。原来的生产区域范围较大,由于中站区的不断发展和社区内“见缝插针”的建设,形成对矿业遗产建筑群的收缩和割裂,最终形成一些小的群组型矿业遗产散落在王封矿社区中。
王封矿大井、发电机房(现为河南省文物)等在瑞丰路西侧;而煤场在瑞丰路东侧,场地上保留下来的矿业遗产建、构筑物主要有煤楼、煤仓、两跨的大棚架、道清铁路支线,以及王封矿煤场的一段围墙。王封矿煤场东侧是马涧河,西侧、南侧、北侧主要为住宅,周边还有中学、医院,马涧河东侧为交运驾校和建材市场(图3)。该社区中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由于这种自发的对矿业遗产的侵入挤占式的建设而缺乏统一规划。
图3 焦作王封矿现状与周边
1)矿业遗产成为“社区伤疤”。
矿业生产建、构筑物在矿业社区中承担着两种功能,第一为生产功能,第二为矿业社区的精神功能。生产停止后,原有的生产功能完全丧失,呈现为封闭闲置状态。矿业遗产虽然在地理上归属于社区,但仅仅是“位置上”的一个点或是一片区域,在组织上、功能上、结构上并没有和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具有和社区的不交融性,成为“社区伤疤”。矿业遗产的精神功能也逐渐消失,进而沦为“文化孤岛”,遗产的价值无从体现,时刻面临继续被毁坏蚕食甚至消失的危险。
2)城市矿业遗产完整性遭到破坏。
矿业遗产是具有完整的空间结构和文化脉络的,如果他们不能和城市联通,不能保证其公共性,人们将无法直接感受到“中福时期”这一段城市历史,而城市是通过“场所”作为城市记忆的空间媒介把人与时间联系起来的,让当地居民真正拥有“乡愁”和“记忆”。如王封矿的矿业遗产数量虽然相对较多,但煤矿开采(王封矿大井区域)—选煤、囤煤(王封矿煤场)—运输(道清铁路)完整的生产链条因王封矿煤场的损坏和封闭遭到割裂,矿业遗产间缺乏联系,而文化遗产连接度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标[15]。
3)矿业社区不完整。
矿业社区在矿业生产停滞之后,原先功能和规划相对完整的矿业社区逐渐走向衰落,此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矿业社区,也已经不是完整意义的矿业社区,可以将其称之为矿业遗产所在社区,这些社区面临的问题有:a.社区公共设施不健全、配套设施落后;b.社区公共空间多是经年迭加的结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普遍混乱无序,空间品质较差,需要促进社区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回归[16];c.社区缺乏具有吸引力和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活力场所;d.居民对其社区内所拥有的矿业遗产普遍是漠然置之的态度。
矿业遗产需要保护,矿业社区需要更新,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探讨共同发展的途径。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将当地的一种资产和不可再生的资源转化为另外一种资源和可持续的人力、社会和金融资本来实现[17]。对于社区中存有的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是要通过资源整合完善社区功能,为社区居民带来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为社区居民营造具有认同感的场所,如澳门社区采用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使之形成社区图书馆[18]。矿业遗产的物质属性、功能属性和空间属性很大程度上为矿业遗产和社区的共同存活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矿业遗产与社区资源可以进行同构,共同形成社区发展动力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循环利用和动态的具有生长性的平衡状态。矿业遗产的“矿逻辑”是矿业城市形成发展的脉络,也是与其他城市的区别所在,更是创造社区场所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特色资源,可以赋予社区以清晰的逻辑和明确的特色意象,成为社区的重要标识,进而成为联系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锚点”。基于社区更新的矿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是把城市文化和生活作为矿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源泉,把社区功能和空间作为矿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主要载体和土壤。
社区需要一个物质的社会核心空间,更需要一个精神的核心空间。“一个社会核心,它提供了组织各种各样邻里活动的必要设施,其目的是恢复当地团体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自我意识和自我指导[19]”。矿业遗产与矿业社区的场所再造的目的在于把矿业遗产封闭闲置的状态进行突破,使之成为社区生活的场所,具有功能性、公共性,让市民感受到文化性,重新塑造成特点鲜明、内涵丰富、主题多样、大小兼备的社区核心,让矿业遗产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矛盾的状态转化为核心和整体的关系。
1)社区功能场所重造。
产业发展定位与功能设定是社区功能场所重造的关键,是矿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功能基础。它不但要着眼于社区,还要发挥矿业遗产的重要作用,体现其核心价值甚至是价值增值,可以通过植入功能体的微介入改造方式进行功能置换。
2)社区活力场所重建。
活力场所的要素包括:空间可达性、环境质量、公共设施、公共文化生活。社区活力场所塑造的主要动力是原住民的行为活动[20],要贯彻小型、公共、可达的原则,而不是仅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占用。因此需要增加矿业遗产的开放性和公共性,使矿业遗产具有集聚效应进而激活社区。这些活力场所可以是矿业遗产改造而成的建筑空间;可以是以矿业遗产为基础的社区广场或景观;还可以是通过遗产点连接而形成的有生气的街道。可以通过公共空间介入的方式,把原来破碎的空间形态进行织补,使得城市空间更具整体性和层次性,更具张力和活力。
3)社区人文精神传承。
可以利用矿业遗产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建立社区主题;可以利用矿业遗产的标识性和独特性建立社区特色空间景观节点;也可以对矿业遗产的文化元素,如大井形象、建筑材料等进行提取和创新性传承,应用于建筑、室内、景观设计中,甚至是标识、传媒宣传,强化社区的人文特色宣传。
矿业遗产所在社区的公共空间缺失零乱呈现碎片化,需要结合遗产价值、产业定位和社区发展,将一个或一组矿业遗产和社区建筑、居住建筑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改造,把各种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多维度混合布局,创造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区生活空间,包括景观绿地、滨水空间、步行空间、街道广场、城市肌理。可以从点状激活、线状连接、面状整合三个方面进行点—线—面的空间整合形成整体。
1)点状激活。
点状激活是确定社区空间结构中的重要节点。通过对社区中的重要矿业遗产进行综合评判,选择合适的“点”确定其在社区中在矿业遗产展示上、功能上、空间上的核心角色,进一步通过根据它的位置、指向、高度等要素重新塑造社区中主要的空间轴线和景观廊道,使之成为社区空间结构上的重要节点,形成极富辐射力的特色锚固点,由点到面地带动这片区域的活力。
2)线状连接。
线状连接是搭建社区空间结构中的主要骨架。有以下两种连接方式可以产生社区公共空间以独特的通道和联系:一种是点式或条式矿业遗产(区域)激活后,会以指状空间进行辐射或以树状空间进行渗透,如触媒般向社区其它区域延伸、连接,实现社区空间的整体联动与活化;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矿业遗产点之间的生产工艺线索和文化线索进行多点串联连接或多点网状连接,创造矿业遗产连接线路(图4)。
a—点式指状辐射; b—条式树状渗透; c—多点串联连接; d—多点网状连接。矿业遗产成为特色锚点; 所在社区; 公共空间。
3)面状整合。
经过“点状激活”和“线状连接”后便架构起了该区域的核心空间结构,空间遗存肌理和规划逻辑已经明晰可见,再此基础上补白缺失的肌理区域,以更加富有张力和弹性的状态实现社区空间格局整合与城市织补。
1)定位社区中心。
经上文分析,该社区缺乏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于此,在功能上将2号大井设定为社区生活中心。2号大井是一个整体状况较为完整的单体建筑,故采取微介入改造的方式,保留建筑主体结构、砖墙面、屋顶的砖质井道、内部的拱型混凝土结构、钢梁钢井架等特色元素,保持矿业遗产的特质,植入一定实际意义的功能体,如商店、茶室、棋牌室、社区图书室、儿童活动区等,让人们可以使用、聚集,使地理、生活、空间、精神的多重核心合一。
2)开放室内街道。
2号大井所在位置阻塞了居民的步行通路以及社区内公共空间缺失且极为封闭的状况,结合2号大井条形的空间特点,将街道公共空间介入其中,将其开放成人们可以自由进出的一条有顶棚的街道,变被动的阻塞为主动的通畅。在具体建筑设计中部分拱门不装门扇直接开放,并结合建筑中轴上的四个拱型结构形成街道的四个节点,利用建筑内的高敞空间植入玻璃体,如同商业街中的商铺。
3)创造立体花园。
利用建筑一端的现有高差和质量较好的加建建筑用一段段的楼梯形成高低不同的平台,把室外的人吸引至屋顶。屋顶平台做佛脚草等横向生长的植物形成屋顶绿化,并铺架空木板形成平台,布置休息座椅,使之成为向社区居民开放的客厅。在景观提升上,利用屋顶种植绿化布置休息座椅,使之成为向社区居民开放的立体客厅(图5)。
a—改造后整体鸟瞰图; b—屋顶改造; c—室内改造; d—改造空间分析。
煤场的矿业遗产较多且场地很大,所在社区虽然具有一些配套设施但缺乏系统,社区的品质亟需提升。基于以上条件,需要结合矿业遗产状况、社区定位和公共空间特质确定拆改对象,对矿业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再利用,对现有居住社区进行升级改造,构建功能复合并且具有矿业文化特色的矿业社区。一方面可以形成对这块社区的功能完善和形态“织补”,另一方面煤楼、煤仓等矿业遗产天然附带着场所的历史信息,以其独特的空间体验让充满历史感的场所与空间与新建的现代社区之间形成时空的碰撞,具有很强的标识性(图6)。
a—总平面图; b—整体鸟瞰图; c—特色酒店; d—幼儿园; e—煤运栈桥改造的社区入口; f—铁路遗迹; g—社区中心。
1)构建矿业主题功能空间。
将场地西北入口处的圆形煤仓改作商店和幼儿园,中部的棚架改为主题民宿,煤楼改造为社区中心活动场所。以上空间为社区提供所需的主要生活性功能活动场所,提升区域活力,并作为特色锚固点,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2)整合社区公共空间。
保留场地内工业建筑的线性特征作为街道界面,将煤楼在街道线性以外的多余分支实施拆除,利用其上下交错线性展开的空间形态改造为居民日常表演场所;通过道路、小型广场等将散布的矿业遗产进行选择性连接形成“矿业遗产街”;将道清铁路支线改造为社区景观步道,保留铁轨等遗产要素。以上空间形成社区内较为系统的公共活动空间。
3)规划社区生态公园。
在依托一系列矿业遗产搭建的公共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在“留白”的场地之中重新规划居住组团,两者的边界形成相互咬合交融的状态,在矿业遗产和社区之间营造出一个过渡性公共空间,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形成一系列口袋公园,既满足社区居民的私密要求且为其提供日常休憩场所;对社区东侧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对河两岸的景观步行系统进行规划,煤场内的“拱廊”结合,形成线性滨水景观廊道。由此形成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小型社区生态公园,成为“社区织补”中积极的生态缓冲空间。
基于社区更新的矿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着眼于矿业遗产和城市中交集最广泛的矿业社区,及城镇中的中微观层级和实实在在的社区生活,把矿业遗产与社区的居住、生活、文化、休闲等因素有机结合,成为社区公共空间,也成为社区发展的新动力和特色源。利用矿业遗产点之间的生产工艺线索和文化线索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多点串联和连接,实现依托矿业遗产以点带面地激活原来低效使用发展缓慢的区域,实现社区有机更新。
它可以将矿业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社区的发展路径进行结合统一,将城市源远流长的文化,融入时间的积淀与空间开发的变革之中,显现智慧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姿态,创造出异常灿烂的民俗与人文的景观,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21],实现矿业文化在城市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创造性传承。这一创新性思路为焦作更多的矿业遗产乃至我国很多矿业城市的矿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工作思路和可以借鉴的方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