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梁英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和契机,同样也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科学领域中,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也为提高幼儿学习科学兴趣、拓展教学资源、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虽说难度不大,但对于幼儿来说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其学习科学知识相对有一定难度,因此,幼儿科学领域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领域;信息技术;整合
前言:
信息技术和各学科领域的整合已成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同样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为幼儿教师提供整合课程方案的借鉴,不仅能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富趣味性,也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科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对科学领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学有效性。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探索兴趣
幼儿阶段是离开家庭步入幼儿园的初期阶段,有许多幼儿会产生不适应感,他们通常不会倾注太多注意力在不感兴趣的事物上。而科学领域知识大多超出幼儿生活认知,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辨析能力,致使一些幼儿很难全部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1]。但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动态画面一般具有浓厚兴趣。信息技术具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动态展示和声音效果等特点,调动幼儿多重感官上的刺激,能有效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针对幼儿园科学领域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要与科学课程发展目标符合,还应兼顾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进而使幼儿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过程中,提高幼儿科学素养及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浮与沉》时,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刷牙、洗脸、漱口都要用到它。虽然水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幼儿对水的浮力没有太多认知。虽然大多数幼儿有着强烈的科学探索求知欲,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科学的探索,但还有部分幼儿会对实验用到的各种材料所吸引,缺乏耐心去观察“浮”和“沉”的现象,这样课堂秩序就会混乱。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幼儿在探索这一科学现象时,为他们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这样幼儿就初步对“浮”和“沉”的物体及现象有所了解。然后教师再为幼儿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物品,让他们分辨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样呢?这就让幼儿的思维上升到探究层面,然后教师再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幼儿也会对实验相当感兴趣,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科学教学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展示发展过程
幼儿科学领域是以增进幼儿对自然界现象的认知、丰富幼儿经验累积为主要目标[2]。在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仅注重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幼儿还需要对教师所讲述内容不断记忆,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化,才能揭示事物的发展过程,而有时幼儿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在教师的讲解上,这样就让幼儿对科学知识难以激发兴趣。在科学的活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诉求,精心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的科学教案,将科学知识制作成动态、丰富的图像,再应用信息技术将事物发展的过程展示出来,让幼儿在获得更直观感受的同时,很好的集中幼儿注意力,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科学课堂中。
例如,在《蒲公英的旅行》这节课内容时,为让幼儿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传播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播放《蒲公英旅行记》,使幼儿更直观的感受蒲公英生长、开花、结籽的整个过程,教师接着提示幼儿:视频里讲到了谁?他们用什么样的好办法让自己到处旅行呢?你还指导其他种子是如何旅行的吗?在教师一些列问题下,让幼儿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思维能力更强。并在重点内容时将课件制成图片形式,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和优美的音乐,这样就加深幼儿印象,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将信息技术和幼儿园科学领域进行整合,一改之前教学抽象、呆板的教学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的动态、色彩、音效等综合特性,不仅可以轻松实现展示事物发展过程的目的,而且强化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记忆,还可以提高幼儿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通过信息技术,拓展科学知识
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充分重视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活泼、积极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由于幼儿在学习能力及生活环境上的差异性,有许多幼儿的经验并不足以让学习知识的道路更为顺畅,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对科学信息知识进行拓展。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领域整合的全过程,更能发挥信息技术极具开放性的特点,将幼儿的识记任务与具有情绪色彩的事物相联系,丰富幼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让幼儿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的目的。
例如,在幼儿园科学《探索宇宙的奥秘》学习中,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宇宙的奥秘,乐于主动探究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对宇宙充满好奇心和兴趣,同时提升创造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宇宙中八大行星的视频,这让幼儿明白了宇宙那个圈圈的中心是太阳,教师随即再为幼儿介绍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字,幼儿也能愉快的接受新知识。教师还要结合授课内容对知识进行拓展,在网络上搜集到很多有关太阳、月亮、地球的知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幼儿演示,为幼儿介绍科学家们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历程,同时为幼儿拓展我国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让幼儿在看到国家强大而内心产生自豪感,进而提高幼儿对探索宇宙科学的动力。
结论:
总之,在社会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在幼儿园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领域整合十分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革新,需要教师能充分掌握应用信息技術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未知事物的探探究兴趣,既能满足科学学习的教学目标,又能确保幼儿获得更多相关科学知识,让幼儿更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幼儿园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教师,2021(32):61-62.
[2]郭小娜.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智力,2020(2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