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2022-04-21 18:25李似麒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高中化学信息技术

[摘 要]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简称“深度融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线教师则在日常教学中践行“深度融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一线教师践行“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文章从“深度融合”的含义概述入手,结合高中化学“部优课”的融合特点,对如何深入推进“深度融合”提出建议。

[关键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5-0063-0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提出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简称“深度融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1]。各级各类研究者也对“深度融合”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推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提出“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2]。2019年、2020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知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3]“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4]。可见,“深度融合”已是普遍要求,需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深入贯彻落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践行“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笔者近几年与多地、多校的化学教师就“深度融合”問题进行了听、评课和研讨交流活动。同时,笔者还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观看了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高中化学的全部鲁科版教材和部分人教版、沪教版教材的“部优课”视频,切身感受了最有“融合”味的一线教学。现就“深度融合”教学谈一些思考。

一、“深度融合”的含义概述

对于“深度融合”,北京电化教育馆的潘克明认为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主动树立信息技术意识,还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入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一种理论与实践[5]。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树立信息技术意识是“深度融合”的基础;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基本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深度融合”的关键;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深度融合”的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则认为,“深度融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凸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念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6]。可见,创造支持真实情境的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多重交互、资源共享等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深度融合教学的基础;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深度融合教学的关键;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根本性变革是深度融合教学的目标。

近几年笔者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教师有过较为深入的交流。一些教师认为,“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内容、资源、方法、手段等基本要素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交流创新、综合应用等能力的提高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对于什么是“深度融合”,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总体上大同小异。总之,“深度融合”不是用信息技术强化传统教学,也不是在教学中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将信息技术渗透于“自主、探究、合作”教学的每个环节,以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式,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一目标。

二、高中化学“部优课”的融合特点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已开展了五六年,诞生了许多不同级别的优课,因为活动有关于“深度融合”方面的要求,所以该活动中的优课最能反映一线教师对“深度融合”的落实情况。2019年高中化学“部优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在技术应用层面,所有“部优课”均展现了对PPT的熟练应用,情境视频导课比较普遍,希沃白板及其资源的应用、微课的应用、数字手持技术的应用、虚拟实验室软件和智慧课堂终端的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福建省永安第一中学的黄华文老师引导学生使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进行实验设计及模拟;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的王延老师播放“鱼浮灵”增氧视频,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氧含量的定量测定;等等。上述“部优课”反映出,要上好“深度融合”课,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熟练及灵活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年轻教师比较有优势。当然,也有部分“部优课”在技术应用层面比较传统和单一,仍停留在使用PPT和播放视频等常规的多媒体技术层面。“活到老,学到老”,面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谁还能一劳永逸呢?这就需要全体教师主动学习新技能,运用新技术,并努力实现运用的创新。

在教学理念层面,大多数课程都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启发思考,倡导自主探究、协作学习,通过一系列探究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情境—模型”双向建构理念。这使得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较好的落实。如王延老师从“鱼浮灵”增氧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鱼浮灵”的增氧原理,即碳酸钠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氧含量的测定,同时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比较不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教学中有研讨交流、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学生的主动参与及相互协作意识强,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又如黄华文老师从电影《我不是药神》出发,基于实验室制氯气的原理,提出“氯化铁晶体和二氧化锰加热能否制备氯气”的问题,并借助虚拟实验和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按照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完成实验设计、实验优化、方案形成、实验验证等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娴熟,信息反馈量大,自主合作性强,真正实现了从研究者的视角建构综合实验思维模型的目标。

总体而言,高中化学“部优课”较完美地体现了“深度融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要素的融合较为紧密、自然,这优化了教学要素的结构及功能,使课堂教学结构有了较大的变革,以及“教、学、评”的一致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可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学校展示“深度融合”成果的重要窗口,学校要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资源为纽带、以融合为中心,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深度融合”的实践,推动“深度融合”理念的深入贯彻,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7]。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视角来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应体现为以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为载体,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及立德树人的目标。高中化学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践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是一线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与多地、多校的高中化学教师的交流、研讨,笔者发现“深度融合”还没有在一线教学中得到普遍落实,特别是主动融合的教师不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待提高。

(一)怎样的融合才算是好的、深度的融合

目前,各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建设都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但是如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为学科教学带来海量信息的层面,那这样的融合便是浅层的;只有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展现学科知识的传递,积极推动核心素养发展的融合才是有深度的[8]。因此,笔者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是,融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有机融合、和谐统一,不在于信息技术运用次数的多少,也不在于信息技术运用时间的长短,不论在课堂的哪个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只要能实施“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达到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核心素养和变革教学方式的目的,那就是实现了“深度融合”。如实验设计及探究课堂上,在无法或不便实际操作时,可以引入虚拟实验,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增强视觉体验,丰富认知方式;试卷讲评课上,可以引入大数据教研平台,依托平台的统计及推送服务,实现大数据智慧教学;引入手持传感技术解决实验中的定量测定及数据实时传输问题,以提高数据的应用效率;结合线上课程强大的共享优势,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等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建立在新型教学方式上,并与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有机融合,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一线化学教师如何主动实现自我提升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作为一线化学教师,应积极更新理念,主动学习新技术,积极践行新方法,在互联网思维的导引下,在“深度融合”实践中实现自我蜕变和自我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

1.转变教学理念,主动践行“深度融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有先进的教学实践。既然“深度融合”倡导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那么教师首先要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深度融合”的实践中。教师平时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关注最新发展动态,阅读经验实操型文献,参与各类圈群的经验交流和观看“一师一优课”的省级、部级优课等方式,实现自我充电、自我改变和自我提升。如2020年初,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大爆发,全国各地的学校普遍采用线上授课,大部分教师主动探索线上教学,有效地促进了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2.多學多试多用,不让设备闲置

“深度融合”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主动进行实践,但由于部分教师理念未彻底改变和技术培训不到位等诸多原因,一些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的使用频率或利用率并没有达到理想高度。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教师主动对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多学、多试和多用,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实现“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通过下载和收藏软件平台、挖掘“班班通”功能和在教学中主动试一试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各项功能,促进自身“深度融合”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应用的不断精进。如笔者所在学校2019年建设了智慧课堂录播教室和大数据教研中心,在校教师可以依托大数据进行教学。学校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多学、多试、多用,使设备的功能得到充分挖掘,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发挥团队力量,创建校本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一些教师感到难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这就需要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团队力量,通过共同交流、互教互学等形式,实现团队成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整体跃升。同时,还需要依托团队力量,创建校本资源。如在“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强大的共享功能,微课正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它不仅使化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还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因而在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9]。各校的生源情况、教学特色各有不同,因此教学资源(如微课)应区分为公共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各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特色资源,供本校教师教学时使用。

综上,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推广,既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又需要教师更新理念,还需要良好的融合教学氛围。随着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出现,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今后,笔者将借助高中化学市级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和引领,引导各校化学教师结合本校的特点进行教学展示和交流,从而促进本市化学教师进一步落实“深度融合”。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2012-03-13)[2021-06-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22.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25)[2021-06-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3]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EB/OL].(2019-03-15)[2021-06-02].http://jyt.fujian.gov.cn/xxgk/zywj/201903/t20190315_4829621.htm.

[4]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EB/OL].(2020-09-22)[2021-06-02].http://jyt.fujian.gov.cn/xxgk/zywj/202009/t20200922_5391190.htm.

[5]  潘克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Z2):4-8,13.

[6]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实现方法[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2):17-20.

[7]  吴刚.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1):63-66.

[8]  向梦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9]  李似麒.从模型建构视角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5):110-111,114.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高中化学信息技术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