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杰,王洋,薛晓雪,雒明池,于春泉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250)
室性期前收缩(PCVs)又称室性早搏,是由希氏束分叉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1]。发作时,患者可有心悸、胸闷、心跳暂停感、头晕、疲劳乏力等明显的不适感[2]。据统计,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事件达54.4万例,其中80%以上由恶性心律失常引起[3]。频发室性早搏可引发严重的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4]。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胺碘酮、美西律等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其在一定程度具有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且长期应用可能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管射频消融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并且可能再次复发[5-6]。中医古籍中无相关病名的记载,通常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可根据其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于春泉教授精研辨证,用药灵活,在临床治疗PCVs每获良效。现举于教授运用益气活血通络疗法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验案1例,本例患者心悸不安症状反复发作,为寻求中医药治疗来于教授门诊就诊,服中药半年余,心悸不安、乏力等症状明显缓解,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总数由18 696次降至30次。半年后随访,患者诉心悸不安症状未再发作,并停用美西律。现将这一典型病案进行如下总结分析。
患者男性,57岁。2020年8月8日初诊,主诉:间断心悸不安7年余,加重3个月。现病史: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心悸不安,休息后可缓解,未予系统诊治。3个月前因工作劳累后频发心悸不安,晨起尤甚,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2020年4月27日查24h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T波改变;心搏总数94745次,平均心率66次/min,最大心率101次/min,最小心率45次/min,室性早搏总数9 729次,成对室性早搏118对,室性早搏二联律7阵,室性早搏三联律62阵,室性心动过速6阵,成对室上性早搏2对。后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查心脏彩超示:射血分数(EF):65%,左室壁心肌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心室率、控制血压等药物治疗,并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经系统诊治,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数日因工作劳累后又出现心悸不安症状,遂自行服用“美西律150 mg,每日3次”,症状稍有缓解。
现症见:心悸不安,晨起尤甚,善太息,乏力,纳呆,寐欠安,入睡困难,需服用助眠药物辅助睡眠,二便可。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脉沉细。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平素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平稳。西医查体: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辅助检查:2020年6月24日24 h动态心电图(射频消融术后)示:多形性室性早搏,ST-T改变;心搏总数90596次,平均心率64次/min,最大心率98次/min,最小心率43次/min,最长RR间期2 040 ms,室性早搏总数18 696次,成对室性早搏8对,室性早搏联律10 372次,室上性早搏总数37次。中医诊断:心悸病,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高血压病3级(高危)。治法:益气活血,化湿通络。处方:黄精20g,茯苓15g,生白术15g,柴胡10g,当归 10 g,白芍 15 g,藿香 10 g,佩兰 10 g,豆蔻15 g,降香 10 g,五灵脂 10 g,延胡索 10 g,丹参 15 g,甘松 15 g,桑寄生 30 g,苦参 15 g,焦麦芽 30 g,酸枣仁10 g,首乌藤10 g。每日1剂,水煎服400 mL,早晚各1次。
2020年10月11日2诊:患者善太息症状消失,仍有心悸不安,晨起尤甚,乏力,双足畏寒,纳呆,寐欠安,入睡困难,需服用助眠西药辅助睡眠,二便可。舌暗苔白腻,脉沉细。处方:前方去柴胡、当归、白芍,加炙麻黄 8 g,附子 8 g,细辛 3 g,藿香、佩兰调整为15 g,酸枣仁、首乌藤调整为15 g,以加强温阳散寒,化湿通络之功。附子先煎1 h以减轻毒性,再入余药同煎。
2020年12月13日3诊:患者诉心悸不安症状明显缓解,仍有乏力,双足畏寒,纳可,寐欠安,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难复眠,二便可。舌暗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处方在前方的基础上将炙麻黄调整为12 g,附子调整为15 g,细辛调整为4 g,豆蔻调整为10 g,加生龙骨30 g,以进一步加强温阳散寒通络,重镇安神之功。煎服法同前。
2021年3月14日4诊:患者心悸不安症状消失,乏力明显缓解,双足畏寒减轻,纳可,寐可,二便可,舌暗苔白,脉细。2021年3月10日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多形室性早搏,偶成对;心搏总数96 728次,平均心率69次,最大心率110次/min,最小心率47次/min,最长RR间期1 400 ms,室性早搏总数30次,成对室性早搏1对,室上性早搏总数59次,成对室上性早搏6对。继续前方巩固疗效。处方:黄精 15 g,茯苓 15 g,生白术 15 g,藿香 15 g,佩兰 15 g,豆蔻 10 g,降香 10 g,五灵脂 10 g,延胡索10 g,丹参 15 g,甘松 15 g,桑寄生 30 g,苦参 15 g,炙麻黄 12 g,附子(先煎)15 g,细辛 4 g,焦麦芽 30 g,酸枣仁10 g,首乌藤10 g,生龙骨30 g。煎服法同前。
病例特点:1)患者中年男性,病程较长,经久不愈。2)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心悸不安症状再次复发,患者主观不适症状明显,查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室性早搏总数18 696次,为进一步治疗,寻求中医诊治。中医辨证特点:1)该病属中医“心悸病”范畴。患者劳伤心脾,影响脾胃生化之源,导致气血两虚,心神失养,发为心悸。2)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郁久而生瘀滞,从而出现痰瘀互结之象。3)“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至”,心气虚日久必损及心阳,出现心阳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可使血运缓慢甚至停滞,血瘀脉道而不畅。综上所述,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气虚为主,表现为心悸不安,善太息,乏力等症状,标实为痰瘀互结,痹阻脉络,可见舌质紫暗,苔白厚腻。故以益气活血通络法为主要治则。
患者自2020年8月8日—2021年3月14日共就诊13次,平均每月复诊1次,病情之初及病情变化时平均每月复诊2次,期间每日服用美西律次数逐渐减少。目前患者诉心悸不安症状未再发作,体力较前明显改善,并已停服美西律。现对13次处方用药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用药多为益气、活血、化湿、安神类药物,见图1。
2.1 病情分析 动态心电图可以24 h连续监测患者心脏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率变化情况,能准确地反应患者的心电信号,具有操作简单,记录信息量更全面等优点[7],因此以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患者首次前往就诊时诉心悸不安、善太息、乏力、入睡困难等不适症状明显,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总数达一万余次,并且心率较慢,最小心率低至43次/min,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经中药治疗半年余,患者心悸不安症状明显缓解,体力较前提高,睡眠质量明显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亦明显改善。如室性早搏总数明显下降,见图2。最小心率提升至47次/min,RR间期缩短,见图3。
图2 患者室性早搏总数变化Fig.2 Change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图3 患者最大心率、最小心率、RR间期变化情况Fig.3 The patient’s maximum heart rate,minimum heart rate,and RR interval changes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一般为60~100次/min,RR间期时限在0.6~1.0 s之间,小于0.6 s说明出现了心动过速,大于1.0 s说明出现了心动过缓。2020年5月心率为射频消融术后情况,2020年6月为复发时的情况,后两次为中药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最大心率由111次/min→98次/min→117次/min→111次/min,最小心率由55次/min→43次/min→55次/min→47次/min,RR 间期1.57 s→2.04 s→1.62 s→1.40 s,其中最小心率由43次/min提高至47次/min,呈现上升趋势,RR间期由2.04 s降至1.40 s,呈逐渐缩短的趋势,表明患者心率在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总数为22次,后因工作劳累复发,室性早搏总数达18 696次,经中药治疗半年余,室性早搏总数由18 696次→7 335次→30次,患者主观不适症状亦明显改善。半年后随访,患者诉心悸不安等症状未复发,说明中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2.2 中药用药特点分析 对患者所有就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于教授多用益气、活血、温经通络药,辅以理气、化湿、安神药。其中益气药多用:黄精、生白术;温经通络药:附子;辛温解表药:炙麻黄、细辛;活血药:当归、降香、五灵脂、延胡索、丹参;利水药:茯苓;化湿药:藿香、佩兰、豆蔻、炒扁豆;安神药:酸枣仁、首乌藤、龙骨、牡蛎;理气药:甘松、柴胡;补血药:白芍;祛风湿药:桑寄生;健脾药:焦麦芽;清热药:苦参;利尿通淋药:地肤子、炒蒺藜;通便药:大黄。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个人V1.5版),进一步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对核心处方进行挖掘[8],见图4。同时分析中药处方用药频次,见图5。经统计分析发现处方核心用药为:黄精15~20 g,茯苓15 g,生白术15 g,藿香 10~15 g,佩兰 10~15 g,豆蔻 10~15 g,降香 10 g,五灵脂 10 g,延胡索 10~15 g,丹参 15~30 g,甘松 15 g,桑寄生 30 g,苦参 15 g,炙麻黄 8~12 g,附子 8~15 g,细辛 3~4 g,焦麦芽 30 g,酸枣仁 10~15 g,首乌藤10~15 g。
图4 中药处方复杂网络分析Fig.4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图5 中药处方用药频数分析Fig.5 Analysis the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3 治疗特色及经验
2.3.1 益气通络以治本 于教授认为本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为气虚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而成血瘀,血瘀阻滞,则脉络不通,心失所养。故治疗以益气通络为主,兼以活血化瘀。处方中以味甘性平之黄精补气健脾,茯苓、白术健脾化湿,培土制水。3味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之功。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运化有序,使气旺促血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具有抗炎、降血脂、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9]。患者因颈椎病住院,停用中药1个月,后复诊时患者出现双足不温等虚寒症状,故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阳散寒通络。其中麻黄辛温微苦,能解表散寒,宣通经络,调畅气血。附子大辛大热,走而不守,既入肾经,温振下焦之元阳;又入心经,壮君主之阳火,温通十二经脉。细辛性善走散,达表入里,既可助麻黄解表寒,又可助附子祛里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增强心脏传导和保护心肌的作用[10]。
2.3.2 活血化瘀治其标 据《叶氏医案存真》记载:“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心病经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成瘀[11]。于教授在治疗心悸时常使用降香、五灵脂、延胡索、丹参等行气活血类队药。其中降香辛香温通,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五灵脂专入肝经血分,功善活血化瘀止痛;延胡索“专治一身上下诸痛”,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之血滞;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具有活血养血的功效。诸多行气活血药共用,以收活血化瘀之效。
2.3.3 化痰祛瘀除悸源 “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利亦可为瘀”[12],于教授认为“痰瘀互结”是心悸发病的重要病机。心悸患者常兼痰瘀症状,如胸闷、脘痞、纳呆、呕恶、舌暗、苔白腻等,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尤注重痰瘀并治,常根据痰瘀之轻重程度,灵活选方用药。对于湿浊较轻的患者,临床中常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并佐以豆蔻化浊散寒。
2.3.4 巧用队药止悸症 于教授临床缓解心悸症状常用组方为“甘槲汤”,由甘松、槲寄生两味药组成,平素常用桑寄生代替槲寄生,再加一味苦参[13]。甘松理气开郁醒脾,桑寄生养血补肝肾,苦参味苦性寒,可清心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松、桑寄生、苦参均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4-15]。
2.3.5 养心安神助康复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来源于心。“心藏脉,脉舍神”“心脉”乃“心神”的物质基础。心悸患者因气虚血少,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而出现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再则“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于教授临床上常将健脾药焦麦芽与安神药酸枣仁、首乌藤相结合,发挥和胃养心安神定悸之功效,并根据患者睡眠状况,酌情使用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之品,助疾病早日康复。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疾病,传统西药及手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西药毒副作用和远期疗效仍是临床需面对的问题之一。手术治疗如射频消融术由于其适应症严格而受到限制。中医药治疗窒性期前收缩的毒副作用相对较低,且远期疗效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6]。同时中医理论强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协调机体功能,从而使人体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病案中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由于劳累导致心悸症状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通过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半年时间,心悸症状基本消失,室性早搏总数亦明显减少。后经随访,患者诉心悸症状未再发作,并且自觉体力较前改善。现将这一典型病案治疗经验进行总结,为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