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斌
摘要:将黄平苗族泥哨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课堂当中,可以增加高中美术教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用心学习美术知识,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为此,广大高中美术教育实践者要积极借助黄平苗族泥哨这一常见的民间艺术开展高中美术教学工作,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黄平苗族泥哨;高中美术;实践
以往,高中美术教师只是依靠教材中狭隘的资源死板地为学生传递美术知识,却很少拓宽自身的教学思维,将一些民间艺术,如黄平苗族泥哨等引入到美术教学课堂当中,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严重阻碍了高中生向前迈步。为此,广大高中美术教育实践者需要大胆进行尝试,将常见的一些民间艺术引入到美术教学课堂当中,对学生的艺术涵养进行深入培养,从而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极大的帮助。下面,我将对黄平苗族泥哨融入高中课堂教学实践的意义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黄平苗族泥哨是泥塑的一种,它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而且能够吹出非常优美的声音,深受人们的喜爱,高中生也不例外。高中美术教师从这一点进行考虑,运用黄平苗族泥哨辅助美术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带着充足的兴趣和动力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十分有利于高效高中美术教学课堂的打造。为此,广大高中美术教育实践者要积极运用黄平苗族泥哨来激发高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强迫进行美术学习,从而能够缓解学生的美术学业负担,不断助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先为学生出示了各种各样的黄平苗族泥哨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了欣赏,并让学生实际吹了吹黄平苗族泥哨,保持了学生对黄平苗族泥哨这一民间艺术的新鲜感。然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以下表述:同学们,在课前你们也搜集了与黄平苗族泥哨有关的资料,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对黄平苗族泥哨的认识呢?有的学生讲述了黄平苗族泥哨的发展历史,有的学生讲述了黄平苗族泥哨的艺术特色,还有的学生讲述了黄平苗族泥哨的文化价值等等。在学生讲述结束后,我为学生补充了更多与黄平苗族泥哨有关的资料,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总之,运用黄平苗族泥哨增加高中美術教学的趣味性,转变了学生对高中美术教学的错误印象,使学生将自身的身心都投入到了美术学习中,取得了高中美术教学的极大成功。
二、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素养
高中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黄平苗族泥哨,让学生亲自经历美术知识的构建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对黄平苗族泥哨这一民间艺术进行鉴赏,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十分有助于学生美术学习取得极大的进步。为此,广大高中美术教育实践者要积极运用黄平苗族泥哨来对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对黄平苗族泥哨这一民间艺术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能够长久保持学生的美术学习动机。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先为学生讲述了黄平苗族泥哨的制作工艺,并对学生提出了自己亲手制作黄平苗族泥哨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每位学生都展开了想象,发表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并综合小组每位成员的意见,制作了属于本组的独特的黄平苗族泥哨。实践结束后,我从制作过程、艺术风格、装饰手法等方面对小组学生制作的黄平苗族泥哨进行了评价,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黄平苗族泥哨的技巧。最后,我为学生出示了一些黄平苗族泥哨作品,让学生进行了鉴赏实践,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总之,运用黄平苗族泥哨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有效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促进了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三、引导学生传承民间艺术
在立德树人教育原则的指导下,高中美术教师认识到了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必要性。而黄平苗族泥哨作为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让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为此,广大高中美术教育实践者要积极运用黄平苗族泥哨引导学生传承民间艺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从而十分有利于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先为学生出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学生明确了黄平苗族泥哨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懂得了要传承这一优秀民间文化。然后,我为学生播放了记录片《苗族泥哨》,让学生对捏泥手艺人的执着与坚守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责任意识,更主动学习和宣传了黄平苗族泥哨这一民间艺术,获得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化产出。总之,运用黄平苗族泥哨指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提升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充分发挥了黄平苗族泥哨的文化教学价值。
总而言之,广大高中美术教育实践者要认识到将黄平苗族泥融入美术教学课堂的重要性,并要充分发挥黄平苗族泥这一民间艺术的教学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让学生真正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美术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高中美术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莹莹,李正安. 贵州黄平苗族泥哨的艺术特色及制作工艺[J]. 装饰,2016,000(003):106-108.
[2]杨德. 且兰古遗国风——苗族泥哨[J]. 文化月刊,2016(1):46-51.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