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兴 赵梦磬 唐军
摘要:民辦高校虽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补充,但同样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开展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
1 绪论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改进原有的管理手段,让学生自己参与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在自我管理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制定长远的奋斗目标,充分运用自身的资源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计划、自我激励,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去实现自身价值和提高综合素质。借助学生自我管理手段将学生从“要我干什么转变成我要干什么”,让学生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2 川内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分析
笔者调研了川内多所民办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川内某兄弟院校学生自我管理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67份(201名教职工,3466名同学)。其中45.33%的同学表示参与到了学生自我管理工作中,43.25%的同学认为学生自我管理重管理,轻服务,26.57%的同学认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不健全,82.54%的同学希望推行学生自我管理并参与到自我管理的工作中,81.59%的教职工同样希望学校推行学生自我管理。
结合调研成果、问卷采集数据、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对川内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2.1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在学校、家长双重严格管理的环境中成长,长时间处于被管理的角色,没有自我管理经历,导致他们在自我管理中存在明显的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行为习惯管理、学习管理、时间管理、职业规划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
2.2学生自我管理理念缺乏创新、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滞后、手段落后。石智生认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一是民办高校管理层大都来自公办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多延续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在民办高校管理中用起来必然存在一定问题;二是民办高校比较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对于管理存在不重视现象。
2.3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混乱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围广、管理内容复杂,导致学生在开展自我管理时会涉及多部门,各部门之间交叉运行时规章制度不统一,易导致学生自我管理开展困难,学生自我管理体因此系混乱,无法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
2.4缺乏学生自我管理评价体系
民办高校在学生自我管理实施过程中,对自我管理成效的评价方式单一或缺乏。多采用“单向度的教师评价”的形式对学生自我管理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评价,制约了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交流互动。
3 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探究
3.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学生自我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是整个工作的策划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能力水平决定了高校开展自我管理的效果。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通过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专题讲座、辅导员职级制等措施,建立了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3.2创新学生自我管理理念、手段
学生自我管理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自我管理理念和手段要符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管理。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性格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学生管理发展仍保留原有思想,必然难以适应新的状况,所以我们在制定学生自我管理相关实施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更新管理理念和手段。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新引进了宿舍人脸识别系统、“433”学生成才计划”、“家-校-学生”学生管理体系、大学生生涯规划、自我管理先进个人评选、学校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专业社团建设等一系列措,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成效。
3.3科学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从团体机构上划分涉及寝室、班级、年级、专业社团、各学工中心和系、学院、学校;从个人角色上划分涉及学生、宿管老师、辅导员和教师、分院学工中心和系、学院、学生处和教务处、学校等一系列层面,需要层层划分,细化各个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体系是要将管理权放在学生手中,监督权放在老师手中,评价权交给学生、老师、家长。
将“大学生劳动教育”、“课外阅读”、“专业社团”纳入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并设置为必修课,学生各项考核数据(上课出勤率、寝室卫生情况、考试成绩)等内容共同组成学生自我管理评价体系数据库,作为学生自我管理成效考核依据。
3.4将“学生价值观培养”融入学生自我管理中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是老师管学生,学生自我管理是老师教会学生管学生。通过专业的辅导员管理队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从而保证学生自我管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上开展,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教学任务。
4 结语
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育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要求的合格建设者,需要我们运用更多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效率,增强学生自我成才意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 韩潞.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公关世界,2021(12):31-32.
[2] 席仪琳,徐红,张欣柳,石凯文,丁薛腾,魏玉娜.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情况研究[J].长江丛刊,2021(08):50-51.
[3] 石智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对策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9.
[4] 王慧,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19年(5):287-288.
[5] 黄厚明,陈·巴特尔.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08.
[6] 谭晓斐.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43-44.
基金项目: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项目(MBXH20ZD06),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探索与实践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