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

2022-04-20 14:42李艳芬
课外语文·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困境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应重视对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教学,凭借对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身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价值,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个角度对学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且在语文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困境,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与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提出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出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困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101-03

【本文著录格式】李艳芬.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课外语文,2022,21(07):101-103.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创新,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语文教育工作中的第一位。当前许多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重视,导致实际教育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思路,根据当前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实施状况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探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出路。

(一)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来展开教学工作,将核心素养的四个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开展高质量的语文教育工作。通过对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深刻分析,教师应由浅及深地推动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效创新,从基础性的语言知识教学着手,让学生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应用技巧,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持下,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念做好引导。从某种程度上看,核心素养教育教学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要求,是在思想指引层面,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做出了有效指导。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推动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身是开展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在积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能将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拓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语文课程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教师往往只是对教材中体现的语言文字以及思想观点进行分析和讲解,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在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教育要求,教师能对语文教育资源做出更加合理的拓展,將多元化的语言知识带到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2.有利于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语文知识大多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做好人文精神的传承,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语文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知识中的人文要素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主动成为人文精神的传承者,并且在接触多元化学习资料的过程中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层面,真正深入人文及情感层面,凭借高质量的语文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一)语文教育重分数轻素质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育工作时具有较强的偏向性,一味地强调对分数的提升,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有效培养,导致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工作无法落到实处。现阶段,许多教师带有较强的功利心,通常只以成绩为导向,推动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需求。由于教师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语文学习只需要考取高分即可,对个人素质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二)语文教学手段以说教为主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忽略了对教学手段的合理创新,通常只是以说教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一味地强调对理论性内容的分析和讲解,忽略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互动效果有限。许多教师只是将语文教育作为一项任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根据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做好教学设计,并且只是依据预先做好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而没有充分重视生产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全面地认知语文知识,只是浮于表面地做好相关的笔记,而没有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再专注于课堂学习,而是出现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在缺乏学生主动配合的情况下,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难以真正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的严谨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语文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脱节

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许多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导致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不足。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通常只考虑到学生某个方面的素质培养,比如,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没有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导致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不足。

(一)基于情境对话增强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在认知新事物时主要依赖形象思维,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积极开展情境对话活动,以特定的教学情境为基础,不断强化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情境对话,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生动具体的画面和图片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重要工具,在有效地对话和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情境对话的背景做出创新,尝试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具体的画面,不断调动学生视听感官,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季之美》教学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基于对教材内容的有效分析,合理地选择创设情境的相关材料,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教材内容,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美感,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颜色勾勒出的画面存在差异,带给学生的审美体验各不相同。以此为基础,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大胆地表达自身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并且阐述原因。在教师的积极推动下,学生基于情境产生更加深刻的学习感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语言,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于合作讨论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创新与突破,尝试以合作探究活动为基础,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有序的合作探究活动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通过思维的有效碰撞,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与提升。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将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作为分组的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问题进行合理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讨问题,并且基于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思维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不断锻炼思维,在遇到问题时尝试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转化,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真正推动学生思维的有效成长。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将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有效讨论,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科技这一教育主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三)开展读写结合训练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开展语文教育工作时,教师应积极组织读写结合的相关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学会创造美,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融合,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一方面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文字本身的意境美以及结构美,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仿写等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紧密融合的同时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开展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读写结合活动时,应做好整体的设计和规划,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对优秀片段的分析,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仿写,不断引导学生做出美的创造与尝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教学为例,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分析和讲解,作者在文章中的写作思路,按照时间线的先后顺序,分析漲潮前后的对比,重点对涨潮过程中的画面和声音描写进行锻炼。在欣赏美的文字段落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出实践联系,现实生活中关于下雨的场景,以《观雨》为题进行写作训练。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学生模仿教材的写作方式,对下雨的整个过程做记录,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将真实的下雨天还原到课堂。在不断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得到有效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做好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教师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借助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合理应用需求。应重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角度着手,让学生将实践与文化教育相融合,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成长经历,合理地选择具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真正根据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语文知识成为指导现实生活的重要依据。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元日》古诗为例,古诗中描写了关于春节的相关文化习俗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春节期间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应结合本地区独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就春节传统佳节的习俗进行深入分析,要求学生对春节的各项习俗做好记录,真正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工作,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强化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在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对教学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围绕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转变教学思路,以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语文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落实,让语文教育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连忠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9).

[2]程学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8(6).

[3]陈燕飞.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8).

[4]姜建华.把握学科特色,突出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2).

[5]刘旭.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基于教师视角的课标解读[J].文教资料,2020(30).

[6]马晓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

作者简介:李艳芬,女,1981年生,甘肃泾川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困境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