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既能创新语文教学理念,拓展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树人;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044-03
【本文著录格式】韩如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2,21(07):44-46.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既蕴含着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特点,还蕴含较强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德育,能有效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知识领域,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与德育,从而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受到一定的启发与教育,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开展德育。并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文学习水平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融入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式、探索式的语文学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可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让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德育。
例如,在教《女娲补天》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是一则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对小学生而言,其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如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需要采用递进式教学法,让学生逐渐深入地进行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递进式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女娲补天”的动画片,展现古时“天漏”之后人间洪水泛滥,人们的家园被洪水冲毁,无处可居住的视频与图片,以及女娲炼石补天的视频,构建情境,让学生认知与了解“女娲”这一神话传说人物形象,并充分体会洪灾带给人们的巨大痛苦以及女娲补天的坚定决心。通过对这一民间神话故事的讲解,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还可安排学生深读课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女娲补天”这一民间神话故事。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充分发表自身的见解,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提炼与升华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通过学生讲述故事,学生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女娲补天这样的大爱精神。《女娲补天》充分体现了在远古时代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以及先民们对大自然“顺势而为”的改造,也体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教学结尾阶段,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女娲为何要补天?《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体现出了女娲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样的精神?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所提出的学习问题,可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并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关爱与帮助他人,通过“立德树人”的德育,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深入发掘语文教材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質。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为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教师可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慈母情深》一课时,旨在加强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良好品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语文教材内容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还能有效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慈母情深场景”。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所描写的感人的情景。教师可适时地提出阅读学习问题:“同学们在阅读这篇课文时,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慈母情深’?并在课文体会较深的地方做出相关的批注。”在进行小组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阅读讨论问题:“(1)在这篇课文中,最为打动你的情景与描写的情感细节有哪些?(2)在课文中作者细致描写了他所见到的‘母亲’,以及所感受到的‘亲情’,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母亲工作的辛苦,同学们想一想‘母亲’这样的辛苦工作是为了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母亲是如何给予你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的?请同学们讲述自己的母亲关爱自己的几件‘小事’。”一些学生讲述在自己生病时,妈妈是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一些学生讲述妈妈每天都会操劳家务,为家人做饭,打扫家里的卫生。这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琐碎的事,才体现出了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家人的关爱。这样的“母爱”,是打动人心的真挚情感。学生通过深入的交流学习,能更加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同学们在学习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心里话想要对自己的母亲说吗?同学们要怎样在现实生活中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呢?”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能在“阅读课文—讨论学习—感悟亲情—感恩父母—回报父母”递进式的教学环节中,逐渐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这篇课文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并能深切体会到弥足珍贵的亲情,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感恩与回报父母。如此一来,教师有效地渗透了立德树人的策略。学生在学习课文所描写的亲情时,能获得亲情弥足珍贵的深切感悟,并能从中接受良好的德育。懂得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爱与付出是紧密联系的,自己应该努力地学习,用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去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在学生践行孝顺父母传统美德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能获得全面发展。
当前的新课改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可将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德育。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授《桂花雨》一课时,为让学生能深入体会这篇课文的主题与内涵,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编创《桂花飘香真情在》的课本剧,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课本剧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演出课本剧、观看课本剧,充分体会课文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融情入境地进行学习实践,并能在语文课文学习中,接受良好的德育。第一,在演出课本剧时,参演学生可分别演出“摇花乐”“桂花香”“忆乡情”“爱国心”等四幕课本剧。在演出的过程中,逐一地展现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落里,一位少女的成长经历。从她自幼与桂花结缘,到桂花绽放,孩子们在桂花树下感受摇花之乐,还有那香飘十里的桂花清香。后来作者少小离乡随同家人远赴宝岛,在远离故乡之后,乡愁无时無刻不在,文章充分体现出“母亲”与“自己”思念故乡的真挚情感以及作者内心中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课本剧会重点展现“爱国心”的剧幕,当“母亲”带着“女儿”来到宝岛花莲县的海岸边,当她们远眺祖国大陆时,“母亲”回首看着“女儿”手中的桂花说,“这里的桂花也很香,但是,我们故乡杭州的桂花更香。妈妈多想和你一起回到故乡,去看看家里的老宅,去村里的桂花树下,看看满树绽放的繁花,嗅一下桂花幽幽的清香”。“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美”,“女儿”说:“妈妈,我们一定会回到故乡的。”在演出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可安排一些学生以“画外音”的形式朗读与剧幕内容相关的课文段落,可让学生一面观看课本剧,一面聆听课文内容。让学生将观看课本剧与聆听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演出课本剧这一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课文中所蕴含的道德元素。教师可在课堂学习讨论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德育意义。通过讨论学生提炼出“思乡真情”“爱国赤诚”的德育内容,教师可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德育,让学生能通过这样的德育学习,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包含道德因素。语文教师应深入分析与研究课文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并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有效地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接受良好的德育。
例如,在教授《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应首先分析与研究这篇课文内容,发掘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德育因素,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第一,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播放《狐假虎威》的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对这一寓言故事具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与了解,并引发学生进行初步的思考。第二,教师可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通过人物对话、动作展现等方式,充分表现出狡猾的狐狸是如何以“狐假虎威”的方式,让自己在“动物王国”中获得较高的地位的。学生可在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中,更加深入了解这一寓言故事。第三,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让学生讲述一下《狐假虎威》这篇寓言故事中的狐狸具有什么样的表现;通过学习这一寓言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与教育意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怎么样汲取这一寓言故事中的经验教训。教师再适时地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将《狐假虎威》故事中所体现出的问题进行提炼,将这一寓言故事中的虚伪狐狸作为反面“教材”,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哪些方面要注意,在哪些方面还要进行改进与完善。让学生能懂得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诚信做人、真诚待人、踏实做事,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欣赏与接纳,能更好地融入正常的人际交往,受到他人的尊重,收获他人真诚的友谊。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刻苦努力地学习、认真务实,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学习实践,从而有效地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立德树人的策略,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新.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路径[J].新课程(中),2019(4).
[2]刘华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
[3]杨新春.文以载道,以“课”化人——谈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教育,2019(32).
[4]李艳,刘圣.大数据时代,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界,2020(22).
作者简介:韩如军,1971年生,江苏泗洪人,专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