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清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著名文学家、诗人艾青写于1938年的这首现代诗《我爱这土地》,以大胆新颖的想象创造出一只饱含爱国热泪的鸟的意象,带给读者深刻的情感体验。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所以,赏析这首诗,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鸟,背后却是人,常说艾青笔下的这只鸟是诗人的化身,其实更是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许许多多中华儿女的化身,是为社会民族而苦痛的悲愤爱国者的化身,这一只小小“鸟”,寄托了太深厚浓重的感情。
一、深受苦难的百姓化身
鸟的意象在我国文学创作传统中历来就不少见,有陶渊明笔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种向往自由的鸟,也有庄子思想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满怀抱负的鸟,另外还有雎鸠、鹧鸪、杜鹃等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着特定涵义的鸟,但是这首诗中的鸟却有所不同。
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表述的,所以,这只鸟就不仅仅只是如“雎鸠”“杜鹃”这种运用于文学创作中一个形象,更有了“主观能动性”,“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其中“应该”与“嘶哑的喉咙”都有可以细品之处。为什么是“应该”呢?鸟的本能是飞与鸣叫,但是这只鸟却认为“应该”歌唱而不是飞走,这是为什么?又为什么它的喉咙是嘶哑的?因为本属于它的土地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这是它的家园呀,现在这片土地已经满目疮痍,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即使能飞,又能飞到哪去呢?
诗人艾青虽然童年也不幸,但是他毕竟读过书,还有过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可以说,比当时大多数普通的百姓都相对要好一些,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脱离国家而生存,国家积弱,这些留法学生的生活又能好到哪去?更何况知识分子读书多反而愈加清醒,对于国家社会的现状又怎能不痛心不悲愤?所以它即使喉咙因为灾难已经嘶哑,也依然要尽己所能为这片土地歌唱,所以,这只鸟是诗人的化身,也是当时数万万遭受山河破碎而受苦受难的民众的化身。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抗战,这个国家的土地已经承受了太多的战火,百姓遭受着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沒有尊严等深重的苦难,身为中华儿女,没有人可以在战火中独善其身,所以,这只鸟,它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这片土地、为这个民族歌唱。
二、勇于奉献的勇士化身
艾青作为知识分子,他在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还曾被捕入狱,在狱中也坚持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就像“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先生说的,“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出了监狱便入研究室”,艾青虽然在新文化运动时还只是小孩子,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他也用自己的笔杆与蕴含着深情厚意的文字,感情强烈地倾吐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甚至是死亡。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对土地的爱可以说是不顾一切、不计代价的,并且随时做好了失去生命地准备。事实上,在诗人的许多作品里,都显露着一种用死亡来换取时代的新生的意思,比如同是1938年创作的长诗《向太阳》,“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还有创作于1941年的诗《时代》,“我爱它胜过我曾经爱过的一切/为了它的到来,我愿意交付出我的生命/交付给它从我的肉体直到我的灵魂”,艾青真的是一位满怀悲伤与忧郁的诗人,他对于他看到的、想到的、经历过的社会是无奈的,对于民族的未来也是有无措和悲观的,因为民族所遭受的践踏实在带给他们这些人太多的伤痛了。
但是这不代表诗人对未来是完全悲观的,对现状是逃避的。不管是《向太阳》和《时代》中提到的死亡,还是这只预备好死亡的小鸟,都是期待着“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的。诗人笔下的死亡真的不是对社会失望苦痛到一定程度后的放弃,他虽然不乐观,但是也不曾真的对民族失望,就像诗人在革命年代不曾停下的笔杆,这只鸟的死亡其实是带有悲壮意味的,它希望看到黎明的到来,希望光明的未来就在不远处,为此它甘愿失去生命,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这片土地。所以说,这只鸟是一位悲愤的爱国者,虽然力量弱小,但是也愿意用自己的身躯为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土地去奉献,因此它也是这些勇士的化身。
三、渴望黎明的生命化身
这只代表着“悲愤的爱国者”的鸟其实更是那些无数渴望黎明到来,渴望鸟语花香再次出现的生命的化身。“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四句本在同一节奏上,都是鸟儿歌唱的对象,但是从“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到“激怒的风”突然转到“无比温柔的黎明”,看似突兀但又觉得似乎合情合理。在赏析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但是这片土地正在承受暴风雨的击打,这片土地并没有投降,河流、风本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但是诗人加上了“悲愤”“激怒”这样的形容词,使得客观的事物和那只鸟似乎有了主观情感,就象征了这片土地为了独立、自由、安全、幸福所做的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抗日战争,虽然这个民族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屈辱,但是并没有放弃,斗争一直存在,为了光明而进行的努力从1840到1938年越来越成为中华儿女愿意行动起来奉献自己的事业,这样的民族又怎会一直被压迫而看不到未来呢?
所以,这只鸟虽然已经经历了千疮百孔、看过了山河破碎,但是他依然在歌唱,依然在坚持着,即使将自己的血肉都融于这片土地中,也期望看到黎明的到来。这首诗从“假如”的想象开始,到“常含泪水”的写实结束,篇幅短小,但是情感的迸发却是浓厚而激烈的,这只鸟就像是当时如诗人一般无数为民族祈祷、斗争的中国人,它以脆弱的身躯在为这个民族发声,它深切地爱着这片土地,所以,它更无比期盼着光明的到来。
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白居易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其实,真正能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带给读者丰富审美体验的作品,基本上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创作者人生经历这些现实因素而存在,所以,赏析艾青的这首《我爱这土地》,看到诗人笔下的这只“鸟”,就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在诗句中细细品读这只鸟经历过什么、看到过什么、期望着什么又爱着什么,唯有如此,才能体会到诗歌的情感美,获得共鸣。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E2685B89-CCEC-4258-9C41-8B4D4E272B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