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康妮 邹晋
【摘 要】教师职业倦怠关系教师本人身心健康,对学生人格发展和成长成才乃至整个教育事业都将产生负面影响。情绪衰竭、人际关系疏离和低成就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体现,依据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进行分析,角色认知冲突容易导致教师情绪衰竭,角色期望消解容易导致教师人际关系疏离,角色认同式微容易导致教师低成就感。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多重角色的理性认知,重视教师情绪智能发展;适当降低社会对教师角色的不合理期望,增强教师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建立教师付出和回报相一致的角色认同机制,提升教师的成就感。
【关键词】角色认知 角色期望 角色认同 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西方心理学界研究心理健康和职业压力的一个流行概念,教师因其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领域各个维度的深度变革,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倍增,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广受关注。但工作压力并不一定导致职业倦怠,只有当个体处于自身无法调节又无法获得外部有效支持的情境下,长期的工作压力才可能导致职业倦怠[1]。也就是说,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必要回到教师教学育人的情境中去考量,关注教师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交往(包括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状态,关注教师个体与社会群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形成的不同心理特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是一个有效的解读视角。角色理论关注群体中个体所处地位,符合作为个体的教师与复杂的教学育人环境之间所产生的互动关系及相应人际心理的阐释,可以为我们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一、角色理论的内涵
社會学中的“角色”概念来源于舞台,意指戏剧舞台上某一个体依据剧本设定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规范。美国社会学家米德首次提出“角色”概念,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并按其相应行为规范行使的人。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社会正是由不同角色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角色集构成。而作为某一个体而言也总是承担着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这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社会角色相互作用。如此,作为构成社会中的“角色”和作为独立个体的“角色”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角色认知、角色期望,导致不同的角色行动及有差异的角色认同等。本文暂且只探讨角色认知、角色期望和角色认同三个概念。
角色认知是个体对某特定角色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应行使的权利,以及相应行为模式的一系列规范或要求的认识。如本研究中讨论的教师角色,社会规范中规定的教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里既有法律、纪律等官方文本的显性规定,也有社会习俗、道德等对教师角色的隐性规定,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体现了教师对这些角色规定性的认识。
角色期望是伴随着角色认知出现的,是个体在特定角色中表现的符合社会或他者的要求、期待。角色期望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可期性。当不同角色相互作用、频繁交流时,相互之间产生出一种可相互信赖并可预期的行为模式。二是规定性。当某一方角色出现与社会规范不符或与预期不吻合的行为时,相应的矛盾就会出现。三是差异性。角色期望毕竟是理想化或应然的状态,与实际的角色行为可能存在差异。
角色认同是角色实践行为发展的较高级样态,来自心理学家讨论“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概念。国内学者黄希庭认为,角色认同是与角色一致的具体态度与行为,角色认同就是角色同一性[2]。国外学者Stryker关注到了自我拥有多重角色的认知困境,提出自我认同要基于对许多不同角色按等级重要性来进行建构或组织[3],如对某教师而言,育人者的身份是最重要的,那么其角色认同就更倾向于育人者这个角色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肯定或评价。依据这个观点,某个体在角色互动中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将某一角色定位置于不同角色重要性等级中更高的位置,并达成自己、他人共同认可或接受的状态,角色认同就可以实现。
二、角色理论下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西方心理学家Maslach将“职业倦怠”界定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4]。“职业倦怠”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衰竭(个体表现出情绪过度消耗,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紧张等)、人格解体(个体表现出对待服务对象冷漠、疏远的情感反应)、个人成就感降低(个体表现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就感不足,出现明显的负性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王芳、许燕提出了一个更符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本土特点的职业倦怠模型,将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划分为4个维度:一是教师在情绪上的疲惫感;二是在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三是教师在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四是教师在知识上的耗尽感[5]。笔者认为,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其在知识上的耗尽感和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可以合并。笔者将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总结为情绪衰竭、人际疏离和工作低成就感。
1. 角色认知冲突下的情绪衰竭
教师身份到底包含多少角色?学校里是教师、同事,家庭里是妻子、丈夫、子女或父母,等等。但这大部分角色与其他劳动者并无二致,本研究只讨论教师在教育领域中的角色,即作为学生眼里的教师、教师眼里的同事、社会他者眼里的教育工作者。有研究者将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角色简化为两类:一类是“社会代表者”,另一类是“同事”(包括学校中的各级领导),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清晰看到教师双重角色所面临的巨大认知冲突。作为“社会代表者”,其基本特征是“社会规范性”,所以要以身作则,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当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学生的需求不一致时必须要优先考虑学生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和特点,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发展;作为“同事”,其基本特征是“个人独立性”,意味着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他者平等、友爱互助地交流,共建和谐的教育学习共同体。显而易见,这两类角色的立场、出发点、具体要求都相去甚远,教师难免出现冲突的角色认知,从而可能导致系列的情绪问题,如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2. 角色期望消解下的人际关系疏离
角色期望涉及的是自己与外界环境互动中角色扮演要符合他者的期待。角色理论假设有助于社会一体化和个体发展的来源是成功的角色扮演,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成功的角色扮演?这就关系着角色期望是否达成。只有当人们将归属于别人的期待同对方实际抱有的期待相一致时,角色扮演才是有效的。我们可以尝试分析教师角色扮演的常态,角色期望是教师应该敬业乐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教育组织机构的规定性等都可能会对该角色期望产生影响,教师站稳讲台的同时还要耐心考虑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好教学计划备好课的同时还要处理好班级管理等行政事务……上述种种呈现的还仅仅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角色期望的一部分,实际情境可能更加复杂多变,再加上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挑战等,教师往往很难去满足这一个个独立的角色期望,于是情绪衰竭感加剧,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下降,教师越来越疏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绪反馈,进而造成师生交往、同事交往等人际关系的疏离。
3. 角色认同式微下的低成就感
角色认同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经历角色认知与角色期望后所达到的积极状态。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最大的理论贡献是探讨同一性与儿童成长经历的关系,他认为同一性或自我认同的实现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6]。角色认同描述的就是当某个体扮演角色时,这种角色行为既基于自我的理性认知,又参照他者的期望,如此,这一角色获得了特定社会结构中对该角色的认可,且自我评价也是乐观的。因此,角色认同的过程也是自我意义和价值实现的过程,教师角色认同的實现也不例外,正如费孝通先生关于自我认同的表达:“认为我是通过‘我看人看我’的方式形成的。”[7]教师角色认同是教师在对所扮演的“社会工作者”“同事”“教书育人者”等角色进行认知,又通过相互关联的其他角色产生的角色期望产生相一致的角色行为,进而获得自我意义的状态。由此,教师角色认同的实现可以视为教师获得意义感、成就感的前提和基础。
三、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应对策略
1. 加强对教师多重角色的理性认知,重视情绪智能发展
一方面,认知心理学揭示了认知与情绪发展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角色认知的能力越理性、全面,其积极的情绪状态越易于达成;另一方面,教师角色不仅是作为认知功能的知识传授者,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与学生情绪的积极互动与交流,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发展。情感教育研究者朱小蔓强调,如果教师缺乏充分的移情能力、情绪辨别能力、情绪感受和体验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学习发展的内在动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8]。
笔者建议,在职前师范生教育到职后教师培养体系中加强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即职业角色社会化的发展,既看到教师作为普通劳动者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了解和认同作为特殊的社会工作者要承担教书育人、引领学生发展的重要担当,也认可作为独立的社会人追求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
2. 适当降低社会对教师角色的不合理期望,增强教师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站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角度,教师角色范畴被充斥着如“保姆”“会计”“传话筒”等,外加学校各种行政类事务的裹挟,教师常常感到筋疲力尽,上课仅仅是在应付了事? [9]教师求知、求善的动机毋庸置疑,这一角色如何行动?其重要参照是来自社会不同相关者的期望,但如果社会期望令教师角色的扮演无所适从,甚至无法体现教师职业重要性,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和评价必然是负面的,再加上社会各方的消极反馈,教师将体验到巨大的痛苦感,最直接的反应是个体行动上的无力感和迟钝感,进而带来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及社会他者的交流严重不足。
笔者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各类学校实际进一步抓实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清单,减少或减轻教师与“教书育人者”角色不相关的事务性工作。同时,社会也要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建设有利于教师角色尤其是教书育人角色扮演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教师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3. 建立教师付出和回报相一致的角色认同机制,提升教师的成就感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个体在所扮演的角色过程中所发生的“付出”和“回报”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如果两者出现严重不平衡状态,一系列工作压力就会产生[10]。有研究在关注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时就发现女教师因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参与和较多的工作要求,更容易出现低成就感和意义感[11]。因此,只有建立教师在付出角色和回报角色相对动态平衡的认同机制,教师的职业倦怠才能真正破解。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合理取舍教师多重角色,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教育情境下有必要依据教师角色重要性的价值进行排序;第二,角色认同说到底还是教师角色主体性价值的实现,而教师作为传授知识、服务社会的角色满足的是其工具性价值,两者并不一定冲突。教师角色扮演应将工具性价值的实现融入追求主体性价值中去,尤其是在社会急速转型、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更应主动选择塑造自己的人格,选择并扮演好自己的个性化教师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较强的“获得感”,有效避免教师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 LEITER M P,CLARK D,DURU J.Distinct models of burnout and commitment among men and women in the military[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1994,30(1):63-82.
[2]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96.
[3] STRYKER S,BURKE P.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J].Social Quarterly,2000,63(4):284-297.
[4] 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 —out[J].AnnualREview of Psychology,2001:397-422.
[5] 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5):568-574.
[6] PETER J,BURKE D C,REITZE S.The Link between identity and role performance[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81(44):83-92.
[7] 费孝通.我看人看我[J].读书,1983(3):99-103.
[8] 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35.
[9] 杜悦.开学了,他们为什么不想走上讲台—有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专家访谈[N].中国教育报,2012-09-13(7).
[10] 樊香蘭,蔚佼秧.付出—回报失衡对特岗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4):48-53.
[11] 黄路遥.“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探究——以社会性别为视角[J/OL].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6 [2022-02-03]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GXSS20220124001&uniplatform=NZKPT&v=syxQSnnQkvyyQWGeeh38t5U02xcE8xZG-ki7ZbjJrMe65rVr4TFSgJL8UvGmUEex.
本文系2019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PY55)、2020年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项目“乡村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JSJY2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 重庆师范大学;2. 重庆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