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之友
魔方的外观设计在保持车型基本的动感姿态的基础上,着力围绕“钻石星辰”的设计主题展开。星光飞翼前灯和车身色渐变矩阵格栅给整车的前脸带来丰富的未来感和自信感,侧面通过纯粹的曲面设计营造了如时空穿梭一般的戏剧化光影流动效果。并且完全摒弃了对环境有害的镀铬工艺,转而采用免喷涂高亮黑工艺的装饰件,尽管开发费用高昂,但整体的视觉效果更年轻运动,也对环境更友好。
内饰设计给用户带来了乘坐太空舱穿梭于“钻石星辰”中的感觉。造型风格上很多灵感来源于科幻电影中的太空飞船。使用超纤(superfiber)和PVC材料来代替真皮,同时提供超越真皮的舒适感和透气功能。四块显示屏加AR-HUD实景导航加智能语音助理营造了全方位的智能座舱体验。
作为中国品牌首次应用电子外后视镜的产品,这一细节设计既解决了内部的复杂的摄像头和转向灯布置,还考虑到了多个特殊功能带来的硬件要求,同时还避免了极端条件下的摄像头炫光。而内饰的后视显示屏布置也经过无数轮人机校核和结构优化。在样车测试中我们发现电子后视镜的使用体验远远好过传统后视镜,尤其是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情况下,可以大幅提升驾驶安全。
整車灯光设计用统一的图形语言诠释了“Crystaldust”的主题,参数化的矩阵光点用三维切割的形式展现了如水晶般的剔透感。
智能语音助理设计在IP上方居中的位置,动态的灯光设计除了可以通过呼吸效果展示整车状态,也能够根据用户语音的方位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一设计可以带给用户“这辆车是有生命力”的感觉,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前格栅设计摆脱了传统的有边界的格栅设计,通过参数化设计手段设计了一个无边界格栅,车身色和传统格栅进气区域有机渐变结合。
这一设计给用户带来一种类似电动汽车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北京汽车品牌的创新性进而提升了品牌形象。此次,负责魔方产品所有造型设计的副总监徐明,以及内饰和交互的主设计师来到现场为大家介绍北京汽车魔方的设计等情况,并回答了各位媒体的问题。
徐明:有人问我为什么一款燃油车产品,设计的像电动车?在过去几年,电动车的品牌,已经被几个头部品牌将产品设计拉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我们再去看电动车的设计,很多时候,大家认为是代表了一种科技感,而我们在面对市场时,在做很多调研的时候,会发现用户永远对外型的科技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认为将燃油车设计的有科技感和电动化的感觉,并不是错误的方向,反而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加新颖的感受。有消费者不明白,这个车是一个油车,发动机进气怎么办?可以负责任告诉大家,我们实验跑了很多,进气是没有问题的。从内部一开始有数据的时候,工程上会做数据方面的分析,真正的模拟实验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前脸设计和工程的角度磨合的一个故事。
徐明:我们看到这个外后视镜,一开始这个车打算做电子外后视镜,融合了雷达和摄像头在里面,最终量产和那个稍微有一点不一样。量产之后,这个后视镜比那个要大很多。从我设计的角度来说越小越有科技感,风阻也低。工程跟我说,里面的摄像头就大,还有很大的一个机构,缩不小,为什么不用一个小的摄像头?外面的结构为什么这么粗笨?因为摄像头周围有一个东西给摄像头加热,为了雨雪天气,把摄像头烘干,造型上不可避免要把这个东西做大,换来得是用户体验的提升,从设计的角度,这个是我可以让步的。电子外后视镜去年9月份广州车展之前也做过一次,第一次给大家看,就问这个东西是否可靠,是否好用,是否有安全的问题,是否看上去会需要适应,对我个人来说非常容易适应,因为视野的成像效果真的特别好,完全解决了传统的后视镜那种有雨雪天气看不清的问题。
周尔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内饰的设计理念。走到内饰,最吸引大家的点就是电子外后视镜的车内显示器,最开始做这个东西的时候,也会在市面上参考一下别的车是怎么做的。有几个位置可以选,奥迪的e-tron,大概在三角窗的外边,人们看后视镜的时候,就会看一下窗户外边马路上的情况。看成像,这个成像效果比传统的后视镜范围大,成像效果好,同样人们也会看一眼外边的情况。像雷克萨斯会放在A柱上,那个位置我们前期也做过分析。第一这是一个7英寸屏幕,所有车内的屏幕都是车规级的,要满足碰撞测试以及其他的法规要求,如果放在A柱上会凸出来很大一块屏幕,效果不是很好。第二,这个屏幕放在A柱上会挡A柱的视野。我们也考虑过放在仪表板的上面,同样会挡前风挡的视野,最终还是觉得这个位置是最适合的,在当下成本条件下,不会破坏整体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