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明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德育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是义不容辞的工作,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务必要确保这一教育属于有效教育,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品质与道德素养,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学。基于此,下文就围绕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融合;意义;策略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看,一个人如果拥有较强的德育素养,那么其今后发展必然会更好,所以德育培养工作的价值非常大。所以班主任要担起这个责任,多方位地去培养小学生的品德,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以高品质的道德行为去作为接班人,这样才能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
一、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实践意义
当小学班主任能够真正意识到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德育的实践意义,那么他们才会更有动力探索相关的德育策略。实际上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身体与心智成长的初始时期,对新事物普遍缺乏深入的认知,此时如果班主任不对他们实施正向引导的话,极容易让他们染上恶习,最终影响他们的学习与成长[1]。譬如,一些小学生比较调皮,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不端正,课堂中经常做小动作,课后搞恶作剧,这些不但给他们的学习埋下了不良隐患,更影响着其他人的学习与成长。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具备较高的意识,要将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当作班级管理的切入点,不但要做好知识教育辅助者的角色,更要注重同学们德育素养的培育,更要化身为小学生的指路明灯,做好德育融合,以此深化同学们的道德认知,促使其品质素养得以良好发展,这样才会为其后续的健康和全面成长做好奠基工作,可见其中的实践意义十分显著。
二、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日常表现管理,培育行为习惯
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德育教学,小学班主任在展开班级管理期间就需要注重同学们日常的表现管理,从而循序渐进地培育同学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其实从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小事和细节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品行习惯的[2],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同学们的日常表现,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树立典型,而对于表现不好的同学,则需要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促进其提高对习惯的认知,使之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此一来,小学生的德育素养自然就会提高。例如:在课间的时候,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到教室进行突击检查,可以看一看哪些同学的桌面比较整洁、哪些同学的地面比较干净。因为有些小学生一下课就立马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去玩,完全无视自己的学习用具没有收拾,还有些小学生用的纸巾到处乱丢,地上满都是纸片。看到这样的情境,班主任不要大声地去批评谁,而是把这些场面全都用手机记录下来,然后等到开班会时,把这凌乱不堪的场景和某些小学生桌上桌下干净整洁的场景放在一起做对比,显示在电教设施上给全班同学观看,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地猜测那些不堪入目的座位是谁的,此时当事人心理应该是非常的清楚。虽然不点名,但是鲜明的对比下会让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深深地感到不应当这么做,继而激发他们的向好意愿,提高他们对行为习惯的重视度,实现了良好的德育教学。
(二)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强化内涵理解
小学班主任还需要增进同学们对德育内涵的理解,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在班级管理中实现德育融合。其实高尚道德品质是相对抽象的,当班主任只是通过口述讲解的办法传授给同学们时,他们往往无法理解其中的本质,不能真正地将内涵记在自己心理。故而,为了强化同学们对德育内涵的理解,真正地培育他们的良好品格,班主任就务必要优化施教的方式,让德育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例如:针对“乐于助人”这一品格的培育而言,若是班主任以口述的形式在课堂内展开讲述,其实很多同学们就只能粗浅地意识到要善于帮助他人等道理,但是却没有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就可以引领同学们到养老院做出相应的实践,譬如让同学们帮助老人叠被褥、为老人讲故事等等,在行动中体悟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使之真正地从中感受到满足。如此一来,同学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培育自身乐于助人的品格,真正地推动对这一精神的内化。总之,随着德育形式变得丰富,会让班主任改进原有的德育的办法,促使同学们在行动中,真正地基于自身的体悟完成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促使德育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三)创建德育管理路径,营造帮扶氛围
作为小学时期的班主任,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德育管理的路径,在班级中要积极营造帮扶的氛围。实际上每个班的人数都非常多,但是班主任只有一位,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就是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学习,但是由于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也不一样。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一对一帮扶”策略,将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组划分。例如:将德育素养优秀的同学划为A组;将德育素养有所欠缺的同学划为B组;将德育素养较差的同学归为C组。这会便于接下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活动的规则是让高层次的同学帮扶比自己低一层次的同学,在帮扶的过程中,帮扶者首先要从思想和行为习惯入手,分析自己的帮扶对象在行为和思想上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并以书面的形式列出对帮扶对象在思想、行为和学习方面的要求,随后被帮扶者要认真履行并落实各项要求,在学习上、行为思想上约束自己,积极主动地朝着帮扶自己的同学看齐。长期下去,班上就形成了一种帮扶学习的氛围,在德育管理上落实了集体主义与关爱品质。
结束语:
总体而言,对于小学时期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来说,加强德育的融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在教学革新深入推动的情况下,人们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所以就应该承担起培养小学生个人德育素养的教育任务,培育其德育素养,上文就对这部分内容作出了探讨,还希望大家能夠给予斧正。
参考文献:
[1]丁晓梅.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的思考[J].家长,2021(24):36-37.
[2]张旭东.对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