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若萌
摘要:在新教材及新课改的要求之下,素质教育理念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音乐学科也不例外,对此,音乐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新课改要求的落实,将音乐课中比重较大的合唱模块课程设计的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可以使得音乐课堂更加高效,也间接促进学生之间的集体凝聚力。因此,教师贯彻落实双新背景,组织合唱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其如何进行开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在高中音乐过程中,合唱的难度是较大的,这代表着音乐教师肩负重要的使命,需要解决合唱选曲、动作排练、声部分配等问题,作为总设计师的音乐老师,需要为之做出不断努力并加以创新。本篇文章就是针对高中音乐老师如何在双新背景下创新设计学生合唱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具体如下:
一、合唱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歌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在一门课程。因此,在对音乐的鉴赏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提升学生对集体合唱的认知,让他们深刻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目前学校课程设置中,音乐课的比重是十分微小的,由于书本内容较多,导致很多音乐教师会忽略导入环节,直接开始教学。此时,学生对于合唱音乐并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不能理解合唱音乐的魅力所在,对此,音乐教师应当在讲授一首新的合唱曲目之前,为学生介绍关于这首曲目的相关内容,保证在学生有了初步認知以后再开展后续教学工作。
例如,教师在讲第十单元《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这一首合唱曲目时,可以先在课堂导入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2011中华红歌会开幕式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中这首合唱曲目的表演视频,让大家静静的欣赏作品以后,再为大家说明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作曲,产生于抗战时期,这首歌的主基调十分的慷慨激昂,歌词中写了无数的抗日英雄奋勇向前,奔向前线英勇杀敌,在我国处于十分危难的时刻时,是这首有着明快旋律的歌曲为大家带来了积极面对敌人、勇敢前进的步伐。就是通过教师的这些讲解,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以及其对我们国家重大的意义,当学生有了这些认知以后,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合唱曲目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
二、合理分配合唱内容,因材施教共促好作品
在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这便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对学生加以引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面对合唱曲目,教师需要先将作品进行划分,将重难点划分出来,着重对学生进行反复教学;也可以将曲目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分段教学,在对一部分掌握以后再进行下一部分的练习,最后再将其整合成为一个好的作品。这样相比于直接学习一首完整的合唱歌曲,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例如,音乐教师在教《我和我的祖国》时,可以先将这首歌曲平均分为两个部分。在学生不熟悉整首歌时,对第一部分给予多一些时间教学指导,为学生分配好适合他们的段落,首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在学生认识并熟悉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以后,后面的教学会简单一些,这样就能有效的合理安排时间,循序渐进,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合唱的自信心,增加今后对音乐的兴趣。
三、组织开展多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学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对此,音乐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供一些实战演练,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比赛的经历不仅可以锻炼大家的勇气,让大家站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增强每个人的自信心,更加可以使得同学之间的集体凝聚力提升,共同构建一个气氛更加和谐的班集体。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在每学期为学生组织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校级合唱比赛,在每一次比赛中设置不同类型的主题,保证健康向上且可以为学生带来正方向的影响,像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便可以设置主题为与“爱国、建党”相关。在比赛中,邀请一些校内外的专业人士作为评委老师,让他们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对于学生们表现好的地方提出表扬,鼓励其他人向他们学习,而对于一些表演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之处,及时委婉提醒,避免学生今后还会有类似错误。这样的实践锻炼可以为学生带来参与合唱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进步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歌唱模块中的合唱教学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教学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做到用心去带动、培养学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不断进取探索,从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新的音乐学习体验,让高中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将我们新一代学生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汪流流.(2017).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教育(3),00225-00225.
[2]张正伟.(2010).浅谈新课改中高中歌唱模块的教学.校园歌声(12),2.
[3]陈彤.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模式分析.当代家庭教育(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