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璐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403)
砚滴,是中国传统的文房用具之一,又称为书滴。主要是供磨墨的时候,添加砚水的一种器具。虽然它的体积比较的小,设计却非常的精巧。主要是便于流水量的控制,所以在此过程中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也是不可或缺的文房用具之一。其中丰富多彩的形态则是承载了中华文明的设计智慧,蕴涵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另外砚滴作为一个产品,具有比较强的生命力。对于这个器具进行设计方面的研究则是具有比较深刻的意义。
根据相关的古书记载,在砚滴没有出现以前,古人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水盂等器皿进行盛水。一旦需要往砚池里面添加水的时候,则是直接拿起水盂往砚池里注水。但是这样的缺陷就是广口的器皿难于控制水量,严重的会影响研磨。砚滴则是具有特殊的设计结构,因此非常巧妙地解决了水量控制性的问题。
在清代孙廷诊所著《颜山杂记》有载“凡为砚滴,先得顶口,次得腹,次得提,后得吐水。”清人陈云龙辑《格致镜原 》“ 鱼砚滴二,皆砚席中,奇玩也。作负蛇而有行势,背为圆空,可以纳水。其一制小兽,如指大,以立背上 。皆口衔物若杯状,遇水出,则吐杯中,制作精妙,宛有生意。”又有《周易函书别集 · 簧灯约旨》“书滴,上下两孔,故可以泄水。此即坎卦上下两阴而中阳流动之义。若使塞其一孔,则一孔不泄,故朱子谓“坎塞其下流,则储而为泽。泽固停蓄不泄之水也。”
根据已经有的历史以及现有保存好的实物砚滴,这边不难看出,砚滴的基本结构则是由器身、出水口、进水口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除了少数的供观赏外使用的大型的砚滴,大部分的砚滴体积非常的小,用于存放其中的研磨的墨汁,进水口一般位于器皿顶部。在具体使用前,主要是用于进水,研磨添水的时候,可以拇指抵住开口,进而在此过程中控制水量。正是因为进水口的双重的作用,又被成为气孔,出水口则是位于器皿的侧面,但是这个出水口水量比较小,出水口的开口也是不太大,根据实际的操作以及考古可以知道,这个时候的砚滴的出水口处有水滴,有的砚滴则是配有吸管,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结构对于功能发挥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且这些部分砚滴数量不多,所以只能归纳为砚滴的配件。具体的如图1。实际的砚滴功能则是比较单一,结构更多的倾向实用性发展,器身、出水口和进水口三大主要结构则是砚滴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砚滴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设计。
图1
目前所知,砚滴的材料可以说非常的多,最早的砚滴则是采用铜进行制作,后面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采用的玉石以及玛瑙进行采用。另外除了这些更多的砚滴采用的是陶瓷进行设计,可以这么说整个砚滴历史就是整个陶瓷史,其中陶瓷砚滴形态多姿多彩,散发着中华文明的魅力。
宋代洪迈所著《夷坚志》“凡合用笔、墨、纸、砚、糊匣、剪刀、压尺、砚滴,一一毕备。”尹悼的《和靖集》中也有涉及“百端砚、金丝匣、金鼎砚滴各一。”这两处记载均将砚滴与砚、砚匣等文房用具并提,足以证明砚滴是古人文房用具无疑 。
图2
对于砚滴的使用方法,也是我们从大体上的文献进行考证,其中前文所提到清代陈云龙的《格致镜原》之中有记载“作负蛇而有行势,背为圆空,可以纳水……皆口衔物若杯状,遇水出,则吐杯中,制作精妙,宛有生意。”再综合我们对砚滴实物结构设计的分析,可以推测出砚滴的具体使用方法。口部衔杯式砚滴:从入水口注水,使用时从口部倒出,流入口中所衔之杯中,然后再根据需要量注入砚中;口部无杯式砚滴则直接将水通过出水口,注入砚中,倾倒时可通过按压气孔人水口以控制水流量;带吸管式砚滴:通过吸管,利用物理学虹吸现象来控制水流量。纵观各历史时期的砚滴,它的设计越来越向实用性方向发展,通过巧妙的设计,精确得控制水量,比之水盂等同类器具有方便、卫生等特点。
砚滴承载着文房辅助用具的实用功能,同时寄托着文人雅士的审美情怀。早期的砚滴形制多由使用者直接向工匠详细提出其设计要求,工匠仅按使用者的设计要求照样制作。正因如此,至今所发掘的年代较早的砚滴作品中,雷同者甚少,品性独具。形制各异的砚滴是古代文人的心灵思想的物化和寄托。按时间梳理现已考证的砚滴形制之后发现,以元代为分界,前一阶段中砚滴的普及度虽然不高,但砚滴的艺术性较强,可惜的是其形制比较固定,取材狭隘,多以神寓为主,如蟾蛛、玄武、龟蛇、辟邪、麒麟、羊、天禄等珍禽瑞兽,寄予驱邪避害之意,而非仅仅取形于与水相关的动物形象。自元代之后,砚滴的形制明显多元化,这与砚滴的普及是分不开的。砚滴的设计逐渐面向更加广泛的人群,现实生活 中的题材和传说故事的题材都被应用到砚滴形制当中。这一阶段的砚滴取材广泛,不再局限于神圣意义而更加世俗化,贴近人们的生活。此时的砚滴不仅仅是一件文房用具,更为案头的清供雅赏,寓意美好吉祥
经查证,关于砚滴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西京杂记》。在传世藏品及文献记载中,砚滴在清代、民国仍是文房中的重要用品。前文对砚滴的形制分析也可以得知,不同时期的砚滴所面向的使用人群不同,因而它的设计也产生了一定变化,特别在形制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在砚滴出现以及其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文房用品的砚滴,经济地位和文化层次皆较高的人士才能使用,它们的前期构想一般由此款器物的使用者去完成,工匠只是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制作,这类作品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价值和艺术水平。前文中也有提到,砚滴的发展在元代形成了分水岭,砚滴随着文房用具的普及走向世俗化,以迎合更多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群的需求。发展至民国年间,使用人群的减少使得砚滴的发展走向衰落,形制虽有发展,但种类甚少。近代砚滴受到市场限制而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更注重实用性,造型简洁、雅致。另一方向是模仿古时经典形制。现仅少数书画家仍然沿用这一文房器具,故传世的古旧砚滴已成文房古董收藏者的案头清玩。使用人群的减少使得其发展停缓,砚滴从文房器物渐渐转向了纯粹的艺术品,进入了其产品生命衰退期。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密切相关。最初为砚添水的盛器为水盂、水垂等贮水器具。而水盂敛口、鼓腹、圈足等特质使得其在实际使用时难于控制水量,影响研墨。人们对研墨时水量把握的需求促使了砚滴的出现。方便小巧的砚滴可以单手完成所有操作,对水流量的把握是同类器皿所不能相比的。这也是砚滴替代了同类器物,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长久作为文房主要用具存在的原因之一
成为传统器具必须有自身独特之处,通过“恰到好处”的设计来提供器物自身所必要的使用功能。以砚滴为例,其工作原理十分简易,但对于添加砚水这一项“任务”而言却是恰到好处的应用水盂等同类敛口器具可以储水、添水但在使用时由于敛口而无法控制好出水量,是“不到位”的设计。在砚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砚滴附有口杯以及吸管等部件,历经时间的洗礼,这些附件也多只是昙花一现。诚然,它们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出水量,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并非是不可或缺的,是“多余”的设计。器身、出水口和进水口气孔作为砚滴的三大组成部分在砚滴的发展脉络中并无大的变化,而这样的结构组合足以很好 的控制出水量,所以说这是“恰到好处”的设计。
纵观砚滴历史,它历经了兴盛与衰落的漫长过程,在文房用品的璀璨历史上添增了精彩一笔,作为一项成熟的器具设计更是为后人所称赞。从砚滴的出现至今,它在结构上并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功能也比较单一,却有着较长的生命力。这说明砚滴的设计是一项经得起推敲的好设计,它可以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具有同类器具不可替代的优势设计点,充分展现了古人的造物智慧。同时,设计者通过丰富的形制再结合适宜的材料及工艺,使得砚滴与使用者得到了“交流”,在功能和心理两个层面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这是可以为我们后人学习的地方,通过分析砚滴的兴起与衰退的整个发展过程也为今后的设计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