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2-04-18 10:02周艳萍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脑组织神经功能脑梗死

周艳萍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菏泽 274000

脑梗死是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缺血缺氧,进而坏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1]。 依据发病机制,可将脑梗死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类型,该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具有病情进展快、发病急、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2]。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脑梗死发病率随之升高[3]。 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脑梗死患者生存率,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 目前,临床常采用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 随着医疗学者不断的深入研究,阿替普酶逐渐被临床应用,其作为第二代溶栓药物,治疗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5]。该文选取2019 年9 月—2021 年8 月该院收治的276 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阿替普酶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76 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38)和观察组(n=138)。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MRI、CT 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早期脑梗死,且符合2010 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6]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均为6 h 内接受治疗,且为首次发病;③患者均无严重意识障碍;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该研究。 排除标准:①该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②罹患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者;③3 个月内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④合并精神异常无法配合者。对照组男74 例,女64 例;年龄40~70 岁,平均(58.27±3.63)岁;体质指数18~26 kg/m2,平均(23.94±1.32)kg/m2;发病时间1~6 h,平均(3.82±1.02)h。 观察组男78 例,女60 例;年龄40~70 岁,平均(59.19±3.42)岁;体质指数19~26 kg/m2,平均(23.85±1.41)kg/m2;发病时间1~6 h,平均(3.91±1.05)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降颅压、脱水、补液、降压、降糖、调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 同时口服阿司匹林 (国药准字J20130078, 规格:100 mg×30 片), 首次剂量300 mg, 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 以后100~200 mg/d,1 次/d。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用阿替普酶治疗。 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阿替普酶 (注册证号S20160054,规格:50 mg),无菌条件下将其用注射用水溶解,使用剂量为0.9 mg/kg。 其中10%通过静脉在1 min 内完成推注,其余的90%通过静脉在1 h 内完成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NIHSS 评分[7]进行测评,总分值为42 分,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分值成正比。通过Barthel 指数[8]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总分值为100 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分值成正比。②对比两组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基本痊愈:NIHS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90%以上,病残程度定为0 级;好转:NIHSS 评分比治疗前下降50%以上, 病残程度定为1~3级; 有效:NIHSS 评分比治疗前下降20%~49%; 无效:NIHSS 评分下降20%以下,且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好转率+有效率。 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RP、TNF-α、IL-6 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points]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points]

组别NIH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arthel 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138)对照组(n=138)t 值P 值17.83±4.22 17.95±4.36 0.232 0.816 6.79±1.02 7.15±1.05 2.889 0.004 32.74±10.04 32.58±10.13 0.132 0.895 55.63±4.72 53.92±4.37 3.123 0.002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观察组(n=138)对照组(n=138)t 值P 值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9.79±1.21 9.83±1.32 0.262 0.793 3.87±0.25 4.64±0.31 22.713<0.001 49.36±6.58 49.02±6.47 0.433 0.665 29.34±4.72 33.57±4.81 7.374<0.001 18.32±2.57 18.45±2.63 0.415 0.678 12.24±1.46 13.93±1.68 8.920<0.00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脑梗死患者数量逐日增加,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大部分患者于发病后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命健康[9]。 脑组织出现缺血损伤后,机体会随之发生生理和病理的改变,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严重损伤患者的细胞器、细胞膜,导致神经细胞死亡[10]。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域和附近的缺血半暗带构成,缺血中心区域的脑组织常导致脑组织死亡,进而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11]。缺血半暗带内还会有少量的血管和血流,若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快速恢复缺血半暗带内的血流,改善损伤的脑组织,有利于获得良好的预后[12]。

以往临床治疗脑梗死以抗血小板、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等方式为主,但临床效果欠佳[13]。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阿替普酶逐渐用于治疗脑梗死,该药能够结合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原,有利于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进而打断纤维蛋白网, 促使血栓崩解, 达到疏通血管的效果,实现溶解血栓的目的,有利于获得良好的预后[14]。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分别为(6.79±1.02)分、(55.63±4.7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15±1.05)分、(53.92±4.37)分(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提示阿替普酶可提升临床疗效,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阿替普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可选择性激活纤维蛋白原,促使局部纤维蛋白凝块迅速消化,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促使细胞代谢功能有效恢复,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5]。 曲典等[16]研究表明, 增用阿替普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χ2=5.060,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似。 魏亮等[17]研究表明,治疗后7 d,增用阿替普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分别为(5.93±1.49)分、(79.47±5.81)分,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分别为 (8.16±1.13)分、(53.17±5.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似。 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TNF-α 是贯穿机体炎症反应与正常免疫的促炎因子;IL-6 表达水平过高时,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CRP、TNF-α、IL-6 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的病情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 水平分别为(3.87±0.25)mg/L、(29.34±4.72)ng/L、(12.24±1.46)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4±0.31)mg/L、(33.57±4.81)ng/L、(13.93±1.68)ng/L(P<0.05)。 提示阿替普酶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徐瑰翎等[18]研究表明,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CRP、TNF-α、IL-6 水平均优于接受尿激酶的患者(t=7.682、8.521、7.464,P<0.05)。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用于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脑组织神经功能脑梗死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尿激酶对脑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宫内缺氧时程对胎鼠脑组织STAT3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