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2022-04-18 01:28曾英玉詹泽敏吴施惠杨波黄毓婵
现代临床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路自控服务区

曾英玉,詹泽敏,吴施惠,杨波,黄毓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麻醉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急性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症状之一,研究显示,术后急性疼痛高达35%~65%[1-2],而镇痛泵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常用手段[3]。 远程无线镇痛系统是目前临床较先进且得到广泛应用的自控镇痛系统,它可及时提供无线镇痛运行及报警信息,帮助医务人员对无线镇痛泵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镇痛效果,提高镇痛质量[4]。随着术后自控镇痛的广泛应用,镇痛泵异常报警问题也时有发生。为了解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状况及其原因,对本院术后患者使用无线自控镇痛泵过程中出现报警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便为术后患者顺利完成镇痛提供管理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选择2020年3月—6月本院术后需应用镇痛泵的患者1 774 例。 纳入标准:①术后返回普通病房使用镇痛泵的患者;②镇痛泵应用≥2d。排除标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于麻醉前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ASA)分级为Ⅴ级和Ⅵ级或术后即入住ICU 患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在参考文献[5-6]基础上进行设计,包括患者性别、年龄、ASA 分级、术后镇痛类型等。自控镇痛泵报警常见原因(8 项见表1)以及离开服务区自控镇痛泵报警原因(2 项见表2)、管道堵塞自控镇痛泵报警原因(4 项见表3)。在绑定的手机运行REHN 移动查房APP(江苏人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输入指定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获取镇痛泵报警原因。

1.2.2 调查方法 由2 名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1 名护士通过病历获取患者人口学及疾病资料,1 名护士负责统计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的情况以及原因。

1.2.3 镇痛泵报警项目的定义 自控镇痛泵报警定义分为以下几类。①离开服务区:在未关机状态下直接将电池取下、患者离开病区做检查或基站断电;②镇痛不足:单个锁定时间无效按压超过3 次以上,需调整参数;③镇痛欠佳:设定时间内(默认1h)单次量给药达4 次,提示“镇痛欠佳”,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宣教或更改参数设置,临时增加止痛药物等措施;④管道堵塞[7]:由于管路打折或需要夹管(堵塞装置每10 min 会进行自检,排除管路堵塞原因后可自行恢复运行),需要依次检查延长管方向、管夹、三通、硬膜外导管等,确保管路通畅后运行;⑤气泡或无液:管路存在气泡或无液发生报警,药液剩余量<15mL 可直接撤泵,药盒药囊及硅胶管内有气泡则分离输注装置和药盒,用注射器回收空气;⑥未装药盒:药盒与输注装置装配不到位,需要检查药盒与输注装置装配情况;⑦设备故障:镇痛泵泵头出现故障,需要返厂维护;⑧数据缺失:患者离开服务区后数据无法回传到基站。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双人录入并核对,应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率描述。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1 774 例患者中,男714 例(占40.2%),女1 060例(占59.8%);年龄28~64 岁,平均(46.0±18.0)岁;ASA 分级为Ⅰ级213 例(占12.0%),Ⅱ级1 359 例(占76.6%),Ⅲ级184 例(占10.4%),Ⅳ级18 例(占1.0%);术后镇痛类型为静脉镇痛1 348 例(占76.0%),硬膜外镇痛321 例(占18.1%),其他105 例(占5.9%)。

2.2 自控镇痛泵异常报警情况

1 774 例患者中共发生7 502 例次报警,异常报警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离开服务区(46.5%)和管道堵塞(40.2%)为主要报警原因。

表1 自控镇痛泵异常报警情况(n=7 502)

2.3 离开服务区自控镇痛泵报警与管道堵塞自控镇痛泵报警的原因

离开服务区自控镇痛泵报警与管道堵塞自控镇痛泵报警的原因见表2、表3。由表2可见,数据缺失是离开服务区报警的主要原因,占99.9%;由表3可见,数据缺失与管路打折为管道堵塞报警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8.1%与41.5%。

表3 管道堵塞自控镇痛泵报警的原因(n=3 015)

3 讨论

3.1 自控镇痛泵应用的现状分析

2001年疼痛被WHO 列为世界第五生命体征,术后急性疼痛早期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会演变为术后慢性疼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可减轻和缓解术后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9]。 大部分患者对自控镇痛泵持有积极态度,认为自控镇痛泵能有效缓解疼痛,并且自控镇痛泵可以控制止痛剂量不用担心药物过量[10]。 但自控镇痛泵报警发生的镇痛药注射暂停,降低了患者的镇痛效果与对自控镇痛泵使用的满意度[11-12]。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既要加强医疗服务管理,阻断病原体在医疗机构内传播,又要保障日常医疗服务有序、安全开展,颁布了一系列举措[13]。 其中限制陪人、禁止探访制度对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的应用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患者家属固定或因为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家属无法对自控镇痛泵报警进行观察;另外,麻醉科自控镇痛泵管理团队无法及时进入病区进行自控镇痛泵数据的收集而导致对报警原因的信息滞后等。因此,了解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原因,及时预测并给予处理,对患者有效镇痛以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2 自控镇痛泵报警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发现,1 774 例患者中共发生7 502 例次报警,其中离开服务区和管道堵塞为主要报警原因,分别为46.5%与40.2%。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3.2.1 离开服务区 本调查结果显示,数据缺失是离开服务区报警的主要原因,占99.9%,而离开服务区除患者离开病区做检查这种不可避免的原因外,大多数由于医务人员或患者在未关机时将电池直接拆下导致。 与麻醉科管理团队对病区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进行自控镇痛泵相关知识宣教不足有关。建议镇痛泵管理团队改变自控镇痛泵的宣教模式,根据原因对病区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和或家属分别采取线上网课等宣教方法。 患者也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推送自控镇痛泵使用视频进行宣教,或在自控镇痛泵显眼处粘贴图片的二维码,通过扫码观看自控镇痛泵宣教相关知识视频。

3.2.2 管道堵塞 本研究显示,2020年3月—6月的1 774 例中管道阻塞占比为40.2%。 管道堵塞中58.1%为数据缺失,是由于患者外出做检查等离开服务区镇痛泵基站接收不到信号,为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表3所示,管路打折也为管道堵塞主要原因。文献报道[14],自控镇痛泵报警原因许多都是由于宣教不足引起的,例如管道打折、主动取下电池、镇痛不足导致多次按压自控键等。复苏室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镇痛泵宣教,患者返回病房后对宣教内容的遗忘率高,特别是全麻手术患者[15],这说明返回病房后宣教的重要性。 另外,使用自控镇痛泵后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等副反应是进行夹管后报警的原因之一,恶心、呕吐的发生也影响了患者带泵的依从性[16-17];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进行夹管,夹管后医务人员担心患者再次呕吐,未及时开放自控镇痛泵,降低患者对自控镇痛泵使用的满意度。 因此,应加强对病区医护人员自控镇痛泵使用相关知识培训,包括麻醉复苏过程副反应和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副反应鉴别、夹管时机和开放时机等。

4 结论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报警发生率较高,报警主要原因为离开服务区和管道堵塞,提示应加强对病区医务人员自控镇痛泵使用相关知识培训,包括麻醉复苏过程副反应和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副反应鉴别、夹管时机和开放时机等。 建议,镇痛泵管理团队改变自控镇痛泵的宣教模式,根据原因对病区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和或家属分别采取线上网课、关注公众号等宣教方法,以提高患者镇痛效果与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管路自控服务区
基于AR技术的服务区可视化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河南省高速公路主题型服务区建设思路探索——以郑州西服务区为例
低温贮箱共底管路的真空氦质谱检漏方法及系统
哲理漫画
掘进机用截止阀开度对管路流动性能的影响
加油站 直通车 服务区 督政台
带双软保护阀的地铁车辆整车制动管路清洗试验方法优化
燃油管路缺陷修理方法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