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西方三大通讯社报道分析

2022-04-18 13:06潘毅
中国记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苏翊鸣谷爱凌国际奥委会

□ 潘毅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既是全球顶尖运动员比拼的舞台,也是全球各大媒体较量的战场。这次有幸作为新华社冬奥报道团的一员,在闭环内主要负责雪上项目的英文文字报道,与老牌的西方三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同场竞技,感触颇深。

一、在同一起跑线

除了英文不是母语、报道的思路和手法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新华社与西方三大社已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从文字记者的报道装备看,现在几乎所有中外记者都是便携电脑加智能手机的标配,赛会提供的有线和无线宽带网速已足够快,覆盖面足够大,无需其他辅助设备。因防疫要求与被采访对象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而需要的自拍杆也是人手一个。

采访的优先权是区分媒体最重要的一环。这主要体现在媒体看台上的座位位置和混合区采访时记者的站位。这次崇礼赛区鲜有记者坐在看台上观看比赛。因为主要是户外的雪上项目,从看台只能看到比赛终点区的情况,出发区域和中途的赛况根本看不到,所以记者们基本上是守在混合区看实时大屏幕并等待运动员的到来。

按国际奥委会的规定,运动员比赛完必须经过混合区离开赛场,混合区的前半段都是电视记者,后半段是文字记者。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四大通讯社又被安排在文字记者区域的最前端,与后面的文字记者间有挡板相隔并有工作人员值守,也就是运动员必须在四大通讯社采访完后,才能去接受其他文字记者的采访。

苏翊鸣在崇礼云顶赛场夺得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后,我和美联、路透、法新各一名记者站在混合区里,我用中文向苏翊鸣提了三个问题,苏翊鸣用中文回答。另外三名记者用英文提问,苏翊鸣用英文回答。我们四人现场掌握的材料应该是一样的,我当天写了一篇有关苏翊鸣的英文人物特写。由于路透那名女记者是中国人模样、中文也讲得很好,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当晚路透有关苏翊鸣的稿子,结果只看到一条五个自然段的小稿。这不是能力的问题。由此我开始关注三大社的同行们到底是怎么报道冬奥会的。

二、变与不变看门道

被国际奥委会认可为国际大通讯社并获得优先采访地位是有门槛的,主要是三条:一是报道必须覆盖奥运会所有比赛项目(指的是产生奖牌的各小项目,不是指大项目),不能只报道自己认为重要的项目;二是不能只重点报道本国运动员;三是报道必须覆盖国际奥委会的所有活动。

回看整个报道,新华、美联、路透、法新都完成了上述任务,但相互间又有不同。其中第二条和第三条比较容易完成,难就难在第一条。

以前的一个高标准做法是:当每块金牌产生时,都要第一时间发出快讯,内容包括金牌选手的姓名、国籍和比赛项目;接着5分钟内发出简讯,内容包括金银铜牌选手的姓名、国籍、项目、比赛成绩、比赛最精彩之处和简要背景介绍;成绩公报在简讯的前后随时发出;在简讯的基础上,20分钟内发出不带直接引语的详讯(因为采访正在进行或还没开始);获得直接引语后,随时发出带引语的详讯,也就是最终的完整比赛消息。

这套写法的核心是在抢时效,新华社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使用,取得很大成功。其实这不是新华社首创,美联、路透、法新更早使用。但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仍坚持使用的只剩新华社。美联、路透、法新都有所改变。

首先,西方三大社都不再对产生的所有金牌发快讯,而是有选择地发,简讯方面亦是如此。浅层次看似乎是对时效的要求有所降低,深层次想法似乎是在体现一种价值观。作为东道主,新华社始终认为,所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此前颇具名气还是默默无闻,都是值得尊重和称颂的。

其次,西方三大社已不太出不带直接引语的详讯,往往是直接出带引语的完整比赛消息。这样做的好处是记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地完成现场采访任务,获得更多或更有价值的引语。这一点新华社在这次冬奥报道中也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灵活处理,一种情况是有些准备充分的现场记者写回来的第一条稿子本身就内容充实,就是一条不带引语的详讯;另一情况是有些比赛确实亮点很少,除了引语,已经没有硬凑内容的必要。

再次,有少数比赛,西方三大社甚至放弃了单场消息,而是采用综发的模式,具体比赛的选择又各有不同。这与时效无关,完全是价值观的体现。其中美联社推出了一个新栏目《Olympic Live》,可称为“奥运实况”,这是一个从早到晚滚动播发稿件的栏目,里面的内容基本上是当天比赛或事件的简讯或半详讯的不断累加,最上面的内容就是最新的内容。读者浏览美联社的奥运报道,只需进入后打开最新的“奥运实况”,就能看到从早晨到目前的所有报道摘要。

有改变肯定有不变。西方三大社加上新华社都没有改变的是成绩公报,也就是金牌产生后所有参加决赛的选手的成绩公报。这已是完成国际奥委会要求的最低标准。其中又以美联社表现最“突出”。它不但报道所有决赛的成绩,而且连预赛或资格赛也报,甚至决赛的出场名单也报。众所周知,做成绩公报,费力还不出成绩,但它又是一个通讯社必须做的。以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就算可以拷贝粘贴,还有大量调整格式的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大通讯社都已开发“机器人”写稿的功能,主要针对不费脑子但对格式要求高的成绩公报。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从东京奥运会时就已接手所有的成绩公报,解放了不少编辑和记者。

三、点面结合露偏见

任何一个大型报道都讲究点面结合,国际奥委会对认可的国际大通讯社的要求主要针对的是“面”,在“点”的选取和操作方面才尽显一家新闻机构对事件或人物的了解、理解和态度。

从对“点”的报道手法看,西方三大社加新华都体现了前后方通力合作的立体战思维,也就是具体稿件可能由一个人执笔,但相关信息来自前后方身处各地的很多记者。比如谷爱凌,西方三大社的报道基本都是由现场记者、周边记者和远在本土的报道力量共同完成。内容包括比赛现场、发布会现场、在京的国际体育人士的说法、北京市民的反应和远在外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的点评等。

西方三大社的一个短板体现在对除谷爱凌外的其他中国队金牌选手的报道上。前文提到路透社在苏翊鸣崇礼摘银后只写了几段,但苏翊鸣在北京首钢夺金后,路透社还是写了长篇人物稿,基本上都是比赛现场情景和苏翊鸣及当时周边一些人的引语,显示了不错的现场采访能力,但作者显然对苏翊鸣的过往不甚了解,文章缺乏历史纵深感。外电也写了徐梦桃的人物稿,情况和写苏翊鸣类似。而欧美一些知名运动员,外电的报道就比较丰满鲜活。这也无可厚非。如果通讯社之间能加强一些交流,可能对大家都有益处。

从对“点”的选取上,西方三大社狰狞毕现。主要表现就是拼命“挖黑料”,有就尽可能放大,没有也要想办法制造。比如谷爱凌就遭受了他们的刁难。但谷爱凌表现镇定自若,回答不卑不亢十分得体。相比较而言,美联社在西方三大社中对谷爱凌的报道偏中性,还按照新闻原则援引了各方观点,其中一个美国大学教授说,谷爱凌的金牌是为中国拿的,但她的成功激励着全世界的青年人。

□ 图为作者站在混合区里四大通讯社的采访位置上。

再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西方三大社都开启了滚动报道模式,美联和法新都是以一条标题基本不变的主打稿贯穿始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均滚动了七八次。它产生的效果是,这条稿件特别是标题会反复冲击读者的眼球。路透社的滚动标题则在不停变化,最重要的最后一条的标题是:Opening ceremony ends with Uyghur skier lighting cauldron,直译过来是“随着维吾尔族滑雪选手点燃主火炬,开幕式结束”。这个标题表面上中规中矩,但实际上是为了文中攻击中国做铺垫。

猜你喜欢
苏翊鸣谷爱凌国际奥委会
冬奥夺冠后苏翊鸣这一年都做了什么?再夺滑雪金牌,或准备考清华
赞谷爱凌
我的偶像谷爱凌
谷爱凌:“自信是可以学来的”
17岁小将苏翊鸣究竟有多厉害?
卧底各个群怎么讨论谷爱凌,“中午吃什么”群亮了
冬奥颁奖仪式
流年不虚掷,未来方可期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