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慧
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逐年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青少年抑郁问题入手,对抑郁情绪、抑郁症状以及临床诊断的抑郁症进行了区分,从个体、家庭、学校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青少年抑郁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心理知识普及率及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应对方式两条建议,以便家庭和学校更好地帮助青少年预防抑郁问题。
关键词:抑郁情绪;抑郁症;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2-0055-03
“我最近心情好差,感觉自己活不下去了。”
如果一个成年人对你说这句话,你会如何回复他?可能会关心他的近况,了解他的烦恼,舒缓他的压力,给他安慰和鼓励。可如果对方是一个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呢?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是“小孩子哪有那么多不开心的事,世界上比你不容易的人多了,你有什么不开心的”。
随着近年来心理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抑郁症有了了解,但提到青少年抑郁,还是有很多家长和教师不理解。中小学生每天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考虑,也没有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怎么会抑郁呢?研究发现,家庭氛围、人际关系及学业压力都是可能引发青少年抑郁的因素。2021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每四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人存在抑郁症状。轻度的抑郁表现为食欲差、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则会出现躯体疼痛、失眠,甚至自杀。抑郁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庭功能、亲子行为,而且会影响他们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相较于身体上的病痛,心理疾病对青少年来说更像是无形的较量,在与之斗争的过程中,亲人、老师、同学和朋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只有正确认知抑郁抑郁,才能预防抑郁,或者在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时帮助他们合理应对。
一、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和抑郁症
抑郁情绪是个体非特定时期的悲伤、不快乐和烦躁的心境,是个体对环境和内在刺激的一种情绪反应[1],对生活、学习等均会产生消极影响。抑郁情绪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两周,程度轻,不会严重影响生活,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心境的改变消失。
目前,关于青少年抑郁的统计数据大多是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统计数据,比较常见的抑郁症状有以下几种:思维迟缓,如学生在上课时会觉得跟不上老师讲的内容;情绪低落,如学生出现显著而持久的闷闷不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意跟朋友交流,生活很被动;睡眠障碍,如失眠、入睡困难、半夜容易醒过来等,或者嗜睡,觉得睡不够、睡不醒。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了抑郁症状并不一定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抑郁症状是一种情绪状态,人们在遭遇挫折、压力过大时会出现这种状态。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伴有持续两周的抑郁症状,同时要排除身体疾病引起症状的可能,这需要精神专科医生明确诊断。当青少年出现了抑郁症状,家长和教师不要过于紧张和担忧,要留意症状的持续时间,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种“微笑抑郁症”,患者内心有抑郁的体验,但外在表现与内心状态是完全相反的,与常人无异,这就更需要教师和家长悉心观察。
二、青少年产生抑郁问题的原因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无忧无虑,导致他们出现抑郁的原因只有学业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个体差异、家庭氛围及学校适应不良等都是引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2]。
(一)个体因素
有的学生性格内敛,不爱与人沟通,遇到挫折时,会选择自己消化;有的学生过度自卑,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持否定的态度;有的学生过度追求完美,如果自己哪个方面出现了失误,没有做好,就会自我谴责,时间久了,情绪会越来越糟糕。有研究发现,尽管环境对抑郁情绪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遗传是青春早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青少年正处在身体迅速发育的阶段,可能会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例如,雄性激素或者雌性激素的快速增加会让青少年有不适应的感觉,引发抑郁情绪。
(二)家庭因素
布朗芬布伦纳在生态系统理论中指出,家庭是对个体发展影响最直接的环境系统。首先,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影响青少年亲密关系的发展,个体长时间处于压抑的环境中,易感抑郁;其次,父母的过多控制对于青少年抑郁有直接的影响,权力独断的父母倾向于严厉管教子女,会使子女丧失自由与主权,同时产生惧怕及内疚的情绪,这些情绪长期压抑无处释放,很有可能会导致抑郁。除此之外,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经济地位等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3]。
(三)学校因素
学校环境一般从两个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水平。
其一是学业压力。青少年正处于学业压力最大的时期。一些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倡导“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这种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情绪。心情郁闷的时候,他们会有想找人聊天的渴望,但是他们会认为大家都在学习,如果我找某个同学谈谈心,就是对这个人的打扰;如果找家长、老师谈心,又害怕被他们批评。于是,他们就会选择压抑内心的需求。高學业压力加上无处排解的情绪,就可能会引发抑郁。
其次是同伴关系。研究发现,友谊可以显著预测抑郁,较少与朋友联系、缺少亲密的朋友会正向预测青少年六个月后的抑郁水平[4]。友谊可以缓解个体与压力情境有关的抑郁情绪,高质量的友谊及朋友提供的情感支持,对处于抑郁状态中的青少年尤其有益。
三、青少年抑郁问题的预防
青少年的抑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仅仅是某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青少年抑郁症就诊率很低,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本身及家长对抑郁症认识不足,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于轻视;或因病耻感而不愿就医,导致病症越来越严重,引发自杀或自伤。有效预防青少年抑郁,关键是让青少年及家长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正视抑郁症。
(一)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正视抑郁症
近年来,尽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已大大提升,但对抑郁症的误解还依然存在,網络媒介上对抑郁症的不实介绍也加重了这些误解。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单纯的情绪低落,并不是病”。但事实上,抑郁症患者会有许多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身体某个部位疼痛等。而且抑郁症也会对认知功能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青少年还会出现学习困难等问题。这是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等多因素造成的结果,需要正规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而不是简单调节心情就可以痊愈的。抑郁症的自杀率高达15%~25%,是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所以一定不能对其掉以轻心。因为对抑郁症的了解不够,一些青少年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导致抑郁症的就诊率很低;部分青少年明知道自己患的可能是抑郁症,因担心同龄人觉得自己矫情而拒绝去专业机构治疗。因此,学校除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以外,还应该举办心理健康主题家长会,让家长对心理健康、抑郁症有正确的认知。
(二)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应对方式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过情绪的起伏,抑郁情绪是在经历过应激事件后产生的消极情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种无力的、无助的、无望的感觉。有一些人可以很快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而有些人则会一直陷在这种情绪之中。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应激事件后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
应对方式是指评估应激事件风险时,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行为方式[5]。根据个体面对应激事件的态度,可以将应对方式分为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不愿直面问题,试图用逃避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包括自责、幻想、容忍和将事情合理化等。积极应对方式是指主动解决问题和求助他人,积极面对困难。以往研究证实,经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抑郁水平更高。虽然可以选择暂时逃避问题,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个体长期面对未解决的问题,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6]。因此,家长平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应对方式。同时,要做孩子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保持平静的心绪,不要在家庭中随意发泄自己的坏情绪,更不要拿孩子撒气。父母理解倾听、关心支持,帮孩子疏泄情绪、寻找原因,才有助于预防抑郁问题。
同时,家长和教师平时要督促青少年保持规律的作息,保障充足的睡眠。在学习之余要让青少年进行适度的运动,通过运动改善情绪。学校要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培养青少年自我调节的能力。
总之,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预防青少年抑郁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措施,家校联手,方能见效。
参考文献
[1]Renard L.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J]. Soins Psychiatrie,1993,149(36):4-13.
[2]Dolcini-Catania L G,Byrne M L,Whittle S,et al. Temperament and symptom pathway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20,48(6):839-849.
[3]何丹.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5(12):723-727.
[4]Vernberg E M.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experiences with peers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reciprocal, incidental, or un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s?[J]. J Abnorm Child Psychol,1990,18(2):187-198.
[5]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6]Romero D H,Riggs S A,Raiche E,et al. Attachment,coping,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mong military veterans and active duty personnel[J]. Anxiety Stress & Coping,2020,133(3):1-16.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