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引导与政治引领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科学路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持续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建设,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成效。杨伯成著,2019年5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網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一书,以互联网为背景,以思政教育为导向,以网络教育平台搭建为重点,系统探究了网络思政教育的实现途径,以期藉由线上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力推高校思政教育实现网络化创新。
立足思政教育,全面剖析教育内容。本书第一到四章,均是围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这一研究基础而展开,形成了对教育内容、教育主客体、教育运行机制的透彻探究。第一章,对网络兴起随之而来的思政教育新变化进行概括阐述,彰显了本书研究的与时俱进,也开宗明义,形成了网络思政教育展开的依托;第二章与第三章,全面深入剖析网络思政教育的体系,涵盖了教育的本质与特征、内容与原则、功能与意义、主体与客体等不同层面,从宏观上勾勒出网络思政教育的框架;第四章,从工作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与评价机制四个视角,分析网络思政教育的运行模式。
网络思政教育绝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充实与形式上的技术升级,而是体现在了理念、模式、管理、保障等不同层面,剖析本质,挖掘内容,夯实保障,方能形成平台搭建的扎实基础。本书从课上教学与课下探究两个层面构建形成了网络思政教育的运行模式。通过线上资源的获取、在线教学的展开、师生交互的深入,完成课堂阶段知识的学习;通过庞大数据库资源的支持,帮助学生获得权威的信息资料,抓取热点新闻,引导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展开,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达到更理想的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着眼平台搭建,深入推进系统运行。本书逻辑清晰,提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设计的框架、技术与系统,并通过测试与验证辅助平台实际运用的高效展开。正是因为网络思政教育在内容及功能等方面的演变,才有必要基于需求而搭建形成适宜环境变化的新的教育平台。本书第五章,从整体上分析影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搭建的因素;第六章,具体展开平台的设计与实施,明确了平台构建的方案与系统;第七章,对设计完成的平台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以实现有效应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也要有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以帮助师生顺利获取权威、专业资料;应充分发挥出交互技术的优势,以教学视频、直播、考试等多个功能的设计应用,体现出线上教育平台的交互优势。在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及调试上,作者充分展示出了专业性与针对性,实现了信息技术优势与思政教育特点的紧密结合。
选取典型案例,推进网络思政教育深入。本书不仅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探究,也有典型案例的阐释与讲解。第八章及第九章,对主题网站建设、视频点播网络系统的设计展开分析,提供了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形成与前文的呼应。通过对已有高校思政教育主题网站类型的展示,剖析各类型主题网站的问题,并构建形成网站新模式;基于视频点播的网络系统设计与运用,从新平台搭建新技术应用的视角,提供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典型案例的阐释,是对理论探讨的延伸,也契合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深入持续推进的现实需要,体现出本书研究的实践性与针对性。
整体上看,本书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究,也有实践案例的延伸融入,从多个视角提供了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搭建的科学路径。在教育网络化的大趋势之下,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搭建,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强有力支持,也成为教育创新的可靠保障。本书从多角度,系统化地提出了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思考,涵盖了平台搭建、运行的不同环节,也体现出了对教师、学生、内容、设计等多元影响因素的综合考量,是值得思政教育主体研究的佳作。
(宁波财经学院 皇甫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