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一节好课

2022-04-18 19:52李方红刘香斌姜锡春戴思源张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2期

李方红 刘香斌 姜锡春 戴思源 张璐

[摘 要]以“毫米的认识”一课为例,探讨了设计一节好课的策略、原则,包括“研究教材:深入教材,浅出课堂” “选好素材:素材鲜活,活出兴趣”“精简活动:大道至简,大育无痕”“追求新意:剑走偏锋,偏中有正”四大策略,以及“量体裁衣,各美其美”基本原则。

[关键词]简单教学;毫米的认识;四大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5-0011-03

设计出一节好课应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每一位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更是每一位教师育好人的条件与保障。设计一节好课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备课指向教学实施的规划,不带明显的价值标准,即只要完成了教学设计,就完成了备课。每位教师基于自身教学设计能力差异可能设计出质量各异的课,而一节好课则带有鲜明的价值标准,即可操作、有实效、有质量的课。

有研究者对评判一节好课的标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有研究者指出,“教学目标明确、学科特点明显、学习方式精简、学习效果凸显、教师素养优秀”是评价好课的五大维度。本文以此标准为理论基础,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为例,谈谈设计一节好课的基本策略。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如下五大环节(如表1)。

下面结合以上教学设计,一一阐释设计一节好课的六大策略。

一、研究教材:深入教材,浅出课堂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深入教材,浅出课堂”。深入教材就是反复去读教材上的每一句话,看每一幅图,思考教材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静心研读教材,纵向厘清课时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定位,横向厘清课时内容在该单元中的价值。教师只有深度钻研教材,才能定准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实现高质量教学。如“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长度概念,也积累了相关的研究与学习方法,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经验与方法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舍弃测量方法的教学,对单名数与复名数的等量代换也可一笔带过。同样的,对毫米的产生也可轻描淡写,因为从米到厘米的学习,学生已经比较充分感受到了大单位不能精确度量时,需利用小单位加以度量。由此,本节课应将重点定为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建立1毫米长度的直观概念,知道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因此,本节课第一个环节的课前谈话,就先以博雅小学校名作为引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学识渊博,再出示几道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题,然后让学生比画1米有多长,回顾米和厘米之間的进率。这样学生既回顾了旧知,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与经验基础。

二、选好素材:素材鲜活,活出兴趣

知识是育人的载体,素材是知识的载体。好的素材必须做到标准与规范,既是学生随时可触及的鲜活的素材,又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毫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1毫米长度的直观概念”,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易获取、典型的、标准的、规范的素材。教材上给出的1分硬币(厚度约1毫米),身份证(厚度约1毫米)等素材非常标准,但还不够丰富,于是,笔者在学具框里加入了校园卡(厚度约1毫米)、光盘等素材。因为学生每天都用校园卡,也经常接触到光盘。

考虑到学生学习厘米时已有的建立直观概念的经验,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在第一次让学生感受1毫米多长时,笔者还选用了身份证(厚度约1毫米),因为身份证很常见,且有明文规定,全中国的身份证都是统一标准。让学生先感受身份证的厚度约1毫米,再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这样,学生就能相互印证、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从而建立起稳定的、直观的、形象的、易于提取的毫米长度概念。

三、精简活动:大道至简,大育无痕

数学教学本质是从生活中的数学规律、现象或问题出发,通过数学抽象建立数学模型,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基于形象且抽象形象。而数学的研究对象——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也决定了数学教学不宜设计过多活动,形式也不宜过多。有研究者指出,活动的设计要遵循“聚焦准,路径直”的原则,即通过简单的、全体能参与的、利于驱动深度思考的大问题、大环节、大活动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

大道至简,大育无痕。一节课应尽量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从学科育人走向文化育人,进而实现五育融合,一体化育人。只有有厚度、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好课,才能实现学生精值成长(单位时间内更好地成长)。

如本节课在“新知探究”大环节中设置了几大核心问题:“1毫米有多长?”“怎样找到直尺中的1毫米?”“5毫米有多长?”“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怎样数与量几毫米?”……以此来让学生深度参与思考,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又如在学生通过身份证厚度来建立1毫米的直观概念时,先设置了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验一验等思维渐进活动,再让学生在直尺上数一数、量一量,进一步巩固1毫米的直观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强化“1毫米非常短”的表象。

本节课在学习方式上基于教学目标进行了精简但却做了利于提升学生学力的设计。“新知探究”大环节的“集体探究,建立1毫米的直观概念”“小组合作,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自主学习,学会读与量几毫米”三大学习方式恰好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四、追求新意:剑走偏锋,偏中有正

好的教学设计要做到教学目标定位准,教学难点突破易,一节课就必须有一两个亮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得住。追求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不落俗套,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既利于记忆的保持,又利于良好情感的累积。“剑走偏锋,偏中有正”正是对此的精准概括。

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包括素材、方式、环节、活动、组织、技术、模型、方法、思想、精神、文化等。如本节课的教学不局限于知识的习得,更注重方法的优化、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品行的体悟。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时,都会通过一些故事或案例渗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工匠精神与责任担当。这个思想提升的点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学生知道的也比较多,不够有新意,不一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笔者选择与重庆市渝北区博雅小学学校文化更适切的故事来渗透品德教育:在200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在胜负关头关键赛点球时,面对其他人都未看见且已判罚刘国正回球出界的情况下,波尔选择主动告知裁判“对方是擦边球,应得分”。学生感悟到,在公正面前,1毫米都不能差,均立志做一个学识渊博、品行端正的博雅人。这个案例渗透的育人目标比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更具创新性,且更贴近博雅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学科德育渗透要点到为止,切勿过多过于复杂,不能喧宾夺主,削弱了数学学科育人的基本功能定位——符号的意识、思维的培养、模型的建构。如此才能实现学科本位育人与学科综合育人的协同一体,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五、把握原则:量身定做,各美其美

如果说教学设计有什么最基本的原则,那一定是“量身定做,各美其美”。教学活动是师生认知交往与情感交融的双边互动活动,不仅要考虑教师是否能驾驭课堂,也要考虑是否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是否很好地链接了学生的完整生活。当然,还要考虑是否与课堂场域完美匹配,包括学校的文化、课室的环境、硬软件设施等。要为学校、学生、老师、内容、具体的情境量身定做,如此才能焕发课堂的生命力,真正让課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支点。

如让学生感知身份证厚度约1毫米后,要求学生先从大拇指和食指中抽取出身份证,保持手势,看一看两根手指间的缝隙高度后想一想,再将身份证插入两根手指间的缝隙验证。这样循序渐进地设计,能让学生通过非常直观的缝隙高度来建立清晰的1毫米的直观概念,是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为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必须要为1毫米直观概念的建立寻找最适合的表象素材。

同样的,本节课的“课前谈话”与“思想提升”环节相互呼应,如连续剧一般将故事的思想价值和德育价值恰到好处地渗透到课堂学习中,妙不可言。

六、常态积累:水滴石穿,厚积薄发

常态积累是设计一节好课的源泉与内生力。策略好比工具,常态积累则是使用工具的人。没有常态积累,再好的策略也仅是纸上谈兵。如本节课中“波尔的公正故事”正是笔者平时坚持搜集教学素材的结果。“信手拈来”是外显的功夫,内在的里子是资源积累、素材搜集、灵感记录、观摩学习、常态设计、坚持研究。厚积是薄发的前提与基础,水滴是石穿的内因与作用力。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真备好每节课,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甚至是比赛课来上。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常态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一节课中绽放出迷人的风采,上出让学生终身难忘,且助力学生人生成长的好课!

[ 参 考 文 献 ]

[1] 姜锡春.生态学视野下一节好课的分析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2020(5):112-115,121.

[2] 姜锡春.简单教学的提出、概念与结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0(11):4-8.

[3] 姜锡春.找到当教师的快乐:谈怎样备好课[J].教育视界,2020(9):77-79.

[4] 李方红.全景式学习册助力“精值成长”[J].当代教育家,2020(12):16-19.

【本文系重庆市渝北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简单教学实践研究”(YBJK2020-023)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