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教学

2022-04-18 07:34张慧琴
考试与评价 2022年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传统

张慧琴

初中是学生思想启蒙的阶段,也是其文化品质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所以,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素材,鼓励学生阅读具有丰厚文化素养的优质文章,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其价值观,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教学展开讨论。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千年不倒的根本原因,其中不仅蕴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同时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海洋,有效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升华其道德情操,进而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整合,塑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丰富其人文素养,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已成为当代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整合教学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沉淀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将课程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对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对于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具有重大意义。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帮助学生立德树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思想层面受到感染、熏陶,感知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让其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精神所在,进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增强其道德素养,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具备广博的人文理念,学会规范自身的行为,疏導自身的不良思想;其次,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中华文化风格迥异、内涵丰富,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更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受到广博的情感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其次,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教育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有效的教育,就要利用优秀文化教育实现传播、保存、创新,让文化能够系统性、稳定性、持续性地传承下去,以此来保证文化的延续性。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整合传统文化对实现其传承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最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当代教育中,不仅强调向学生传递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培养和熏陶学生文化修养、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必然手段,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实现其创新精神、民族意识、思想情怀等综合素养的塑造,为其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整合教学面临的困境

当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整合传统文化面临双重困境,即传统文化的整合存在轻视化、表浅化、泛化。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传统文化渗透轻视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心更多的在于知识的传递,注重概念类知识教学,严重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没有得到与概念类知识等同的地位。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传统文化的整合严重不足,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能得到提升。

传统文化渗透表浅化。传统文化具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其包罗万象,覆盖面十分广阔。因而,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即使部分法治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只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传统文化理解泛化。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存在理解泛化现象,所谓的理解泛化即部分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片面地理解为活动课程,只是作为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资源,将其理解为法治课程服务或者起辅助作用,并非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塑造及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这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狭义或者窄化的理解。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教学策略

(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强化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为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度,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和精神塑造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素养也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传统文化渗透的结果与质量。为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导入,法治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业余时间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开阔自身的眼界,在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无形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在课程中经常性地宣扬中庸思想和儒家思想,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人格教育的内容和部分,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片面的观念来支撑传统文化渗透工作。此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加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师生之间的隔阂与距离也在不断消融。在这种有利的形势条件下,教师更应该抓住机遇,在保证自身思想观点与价值理念正确的前提下,加强和学生的交互,在教学中采取情境式教学和趣味式教学,“润物细无声”地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其的可接受性。

(二)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产生文化归属感

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当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仍然停留在课本当中,教学方式也是一笔带过,学生不求甚解,难以感知其蕴含的内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较为单一,以致于其学习兴趣低下。所以,法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传统文化作品,然后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到来自古典文化的熏陶,进而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和法治课程的融合,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丰富其道德情操。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次“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交流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深度感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培育学生的精神品格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涵了众多传统文化元素,需要教师深度挖掘,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文化自信心以及思想意识。且法治教材具备和蕴含了广博的理想信念、文化精粹和道德人格,而这些传统理念都是当代学生所熟知的,对其稍加改造或者提炼就可以将之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社会生活讲道德》的教学时,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如以《论语》中的“不学礼,无以立”告诫学生道德礼仪的重要性,也可以结合《三字经》的部分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礼节,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掌握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无形中实现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塑造。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传统文化的融入带来了新的格局,该技术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传统文化资源,然后结合电子白板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创新。例如在“初春”开学之际,教师在第一堂法治课上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春节”的起源和发展等,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部动画片,通过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触角,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到除夕……”学生通常会被动画故事深深地吸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在无形中帮助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五)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范围十分广阔。然而由于传统文化本身的枯燥性,初中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传统文化学习的门槛比较高,不论是在字词的积累还是思想层面上,学生都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法治教师应该想办法来消除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然后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延续文化血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一些我国文化起源的视频,营造氛围,然后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文化风俗、有哪些传统的文化和人物事迹等。提到这类生活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将会显著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也将空前高涨。

(六)积极开展课外传统活动,拓展教育阵地

为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整合,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教材为载体,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学生广泛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教师组织开展名人故居参观考察活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各个地方都蕴含了丰富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名人故居等,教师可以以这些地方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带领学生寻找附近有关于屈原的事迹,近距离地实现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知。此外,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学生能够在博物馆中直观、深刻地感知传统艺术文化,并将其中记忆深刻的片段画下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人文的理解,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

四、总结

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不论是“仁义礼智信”的谦谦君子作风,还是传统文化节日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和践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學对于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充分结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积极开展课内外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传统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少年力斗传统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