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乙强 孙宗玖 张鲜花
摘 要: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是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针对很多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敷衍了事和对知识不求甚解的学习现状,文章从课程属性和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该门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构建案例库建设内容,并进一步对案例教学进行课堂设想,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切实保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库;草地资源与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8-0066-04
Abstract: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Management is an elective course in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course system of agronomy and seed industry for master of agricultur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any students are lack of interest in this course, their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are poor, and they are perfunctory in learning and do not know much about the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case base of this course, constructs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the case base, and further conceives the classroom of the case teaching. The purposes ar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mote student' organic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and compound high-level talents.
Keywords: case teaching; case base;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存在本质的区别,其属于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把寓教于研、激励创新作为根本要求,充分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时,授课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引导研究生,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着重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然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却面临着很多亟需解决的困难,如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节、研究生难以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不清楚业界的需求等[2]。为响应国家和业界需求,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工作者需要对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探索,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
同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教育部支持培养单位开展案例教学、整合案例资源,充分发挥案例库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品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为高效培养研究生,需改变教学思路,进行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融入课堂[3]。
一、课程属性分析和教学现状
(一)课程属性分析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是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其主要讲述草地资源发生、发展、维持、培育与利用管理方面的内容。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其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的“说教式”的课堂授课为主,教学模式单一,而此种教学具有很多弊端,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深刻理解与教学质量和效果较差等[4-5]。
(二)学情分析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知识体系和内容的特点使其理论知识缺乏趣味性,与畜牧生产实践的关联度较差。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很多学生难于深入理解。再加上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有较多跨专业学生,对草业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敷衍了事,对知识不求甚解,且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内涵理解相对肤浅,不能将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效结合,创新性和应用型更无从谈起。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范畴很大,既包含了草地资源相关知识,也涉及草地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讲述的内容存在“大而全”的特点,且在授课过程中的讲授仅仅浮于表面,导致研究生仅仅了解本课程知识体系的大框,难以深入。
2. 学生学习存在选择性
选修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只涉及该课程的一个方面,有的侧重于草地资源调查,有的侧重于毒害草防除,而有的侧重于草地退化。对于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学生会重点关注,但与自身研究方向无关的内容,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好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增强研究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科研成果融入不足
传统的教学资料陈旧,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缺乏及时更新,不利于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生的培养,从而很难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该课程应及时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甚至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融入课堂,并将成果导向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从而为研究生后续的开题、试验及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4. 缺乏趣味性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繁杂,学生难以将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有机融合。课堂上教师单纯的理论讲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发挥,且传统教学不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没有充足知识储备或研究基础的背景下进行学习,易产生畏难情绪[6],课堂参与度较低。
因此,为解决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从而更高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和实施是实现此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开放式的,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7],其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案例为基础,从而将理论基础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并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8]。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紧贴生产实践(如草地资源调查、退化草地修复改良),案例库丰富,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建立课程案例库,以服务于农艺与种业领域草业培养方向研究生为首要原则,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强化课程的配套体系建设,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同时,基于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授课教师能够依据教学大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学习模式
案例教学结合教学主题,以实际生产实践案例为教学材料,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建立教师启发、学生讨论与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使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主动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应结合教学大纲,紧贴重点和难点(如草地资源的功能和属性、动态监测和评价、经营与利用等),并提取和整合草牧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个案,反映草业培养方向的典型特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将有关内容进一步加工,打造课堂授课和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实际案例,从而形成一套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具有一定关联性、典型性和真实性的案例库。通过案例库的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学习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资源的能力[9]。
三、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内容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
案例库由草业生产实践的案例组成,主要体现在草地资源调查、动态监测与评价和退化草地修复改良等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调查的方案、草地修复改良的措施等,选取的原则:关联性,案例必须与草业专业草地资源和管理相关,需要展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典型性,案例要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反映草业生产实践的典型特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真实性,案例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随意杜撰也不能随意改变事实真相[10];创新性,在设计案例时,注重案例创新和特色的体现。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畜牧业生产实际出发,以创新的角度,不断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草地资源和管理研究与时俱进。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案例库建设的原则和特点使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能尽快进入草地资源和管理领域,并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合
草业科学专业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和生产实践出现的问题繁杂,专业性强且素材极为丰富。案例的选取与收集是保证教学案例库建设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案例选取时应遵循教学大纲,以教学重点和难点(如草地资源监测与评价、退化草地的修复与治理)为基础,覆盖该门课程各个章节的核心部分,以课程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联合科研成果为最佳选择,可以提高教学案例库的实用性。同时,依据课堂授课和学生探索的实际需求,教师要精心筛选涉草单位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选入案例库[11]。如退化草地生态修复部分是相关部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课程组教师应结合课程知识和科研成果,收集生产部门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方法(如补播技术、杂草监测和防除技术、虫害鼠害治理技术等)和技术瓶颈(如生态补播用种的选择、毒草防除技术和虫鼠害的调查等),并按照案例库建设的原则进行整理和归纳,找出现阶段生产实践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形成操作性强、知识点充分、具有鲜明课程特色的真实案例,最终将其纳入教学案例库。
(三)教学案例的内容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首先讲述草地资源的属性、功能,草地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各项基本要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由此衍生的发生与发展的现象、过程和规律,草地资源的分类与动态监测,3S技术与草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等内容。其次,讲述可持续利用与草地放牧管理技术,草地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原理与技术及草地资源生态保护工程与实践等内容。最后,简要讲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资源管理面臨的新挑战与创新性实践。根据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框架,从基础案例、简单案例出发,拓展到综合案例,草地资源与管理案例库建设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案例必须明确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由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完整教学案例库,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课堂设想
草业培养方向硕士研究生有很多是跨专业生,其相关知识储备相对薄弱,且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授课教师应在讲授完基本理论知识后,逐步引导学生把真实案例与草业科学所学的核心知识结合建立成统一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机融合。
案例教学时,授课教师首先要介绍案例的背景资料、目前情况,着重介绍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瓶颈,详细讲解案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可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决定是否指出解决实践难题的关键点,并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草業科学相关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然后,学生针对案列中存在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解决生产问题的技术方案。接着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和学生评价,提出修改方案。后每组学生完善并提交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教师进行总结,草地资源与管理教学案例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五、学建融合,以建促学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是基于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需求进行的,案例教学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为此建设的基础案例、简单案例和综合案例,有助于帮助处于迷茫阶段的一年级研究生厘清草地资源和管理方向的关键问题,并提高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拓宽其视野,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力,并为研究生后期的论文选题、试验设计和实施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边建边学,以建促学”的原则。国内外研究进展日新月异,畜牧业生产实践遇到的问题也在不断改变,其解决方法和方案随之不断更新,因此,案例的建设和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随着教学需求和生产实践的改变而及时调整。结合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反映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如草地资源评价,退化草地分级,草地植物、动物、微生物与草地资源的形成及发展的关系等),根据课程组或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成果,按照生产实践的需求进行调整或重新选择案例,从而保证教学案例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如在草地资源监测和调查部分,引入“3S”技术,加大遥感技术在草地监测和退化草地分级、评价中的应用;退化草地补播和生态修复部分,引入土壤种子库激活技术、免耕补播技术和种子包衣技术等;在毒害草防除部分引入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乌头监测和防控,包括危害程度的划分,人工防除和化学防除结合围栏封育、核定载畜量的方法与防控效果监测和评价方法等。做到建中学,学中建,学建融合,以建促学,从而保证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生产实践和教学内容的同步性,草地资源与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模式如图3所示。
六、结束语
农艺与种业领域草业培养方向主要为涉草类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完成此培养目标,但案例教学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草业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需求,以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为基础,根据课程属性和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案例库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构想和初步研究。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和案例的选择以成果导向为主,将教学内容、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有机融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寓研于教,把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拓宽研究生视野的同时,也为其后续开题、试验设计和课题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并试图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研究生今后开展草业相关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靳瑰丽,张鲜花,汪洋,等.《草地类型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102-103.
[2]张芮,伍蓓.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Co-op实习体系建构和创新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1(3):51-54.
[3]刘晓玲.以建促学——摩擦学原理案例库建设启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8):86-88.
[4]张文河,韦良焕,查向浩.环境管理学案例库建设的探索[J].环境与发展,2020,32(10):233+235.
[5]孙军伟,黄春.建设研究生课程案例库,保障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6(1):78-81.
[6]张春鹏.遥感课程案例库建设研究与实践[J].知识经济,2020(6):174.
[7]陶芙蓉,王世杰,崔月芝,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库研究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300-301.
[8]张莉梅,谭芸妃,魏顺安,等.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J].化工时刊,2020,34(11):42-45+55.
[9]姜高亮,李涛,任保增.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与案例教学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2):54-56.
[10]熊华军.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贯通”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4):24-30.
[11]古巧珍,刘海斌,苏美琼,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与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8(16):61-63.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XJ2019GY28)
作者简介:董乙强(1989-),男,汉族,江苏邳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草地资源与生态。
通信作者:孙宗玖(1975-),男,汉族,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草地培育、管理及草种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