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泇懿
“三月里,刮东风,姐姐领俺放风筝。放蝴蝶,放蜻蜓,四方蛤蟆尖肚蜂。还有一对鸳鸯鸟,放着放着姐脸红。”风筝极受开封人的喜爱,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开封地区的风筝历史悠久,风格也各有不同,其中宋室风筝因乡土气息浓郁而独树一帜。宋室风筝生于民间,多取材于鸟、兽、虫、鱼,是开封风筝民间风格的典型代表,也是开封人个性的体现与情感的寄托。
风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宋朝时,放风筝已成为开封人十分喜爱的户外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绘有汴京百姓放风筝的场景。当时不少文人雅士亦写有与风筝相关的诗作,譬如寇准就曾作《纸鸢》云:“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直到现在,老开封人依旧在春日里到室外放风筝。
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曾引发了一大波追剧热潮。除了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和难以割舍的爱恨纠葛外,剧中多次出现的风筝镜头也极为吸睛。简约大方的菱形风筝和栩栩如生的大雁风筝都为剧情添色不少。對此,有网友论道:“夕阳余晖中,空中飘着风筝,仁宗缓步而来,与皇后相视一笑。晚来风渐起,能饮一杯无?春风岁岁至,千樽亦不足。这意境简直就是顺手拈来的一阕词,宋人生活之风雅就是这样的吧。”
剧中的这些风筝正是出自汴京宋室风筝的第六代传承人宋长虹之手。不少追剧的人都认为“宋室风筝”是自宋代流传下来的。其实,宋室风筝确实和宋朝有点关系,其绘画技法据说源自北宋皇室。宋徽宗赵佶极爱放风筝,主持编撰了《宣和风筝谱》,在罢朝余暇,以放纸鸢为戏。徽宗还曾因此事被朝臣劝诫:“徽宗初践祚,曾文肃公当国。禁中放纸鸢落人间,有以为公言者。公翌日奏其事。上曰:‘初无之,传者之妄也。当令诘治所从来。’公从容进曰:‘陛下即位之初,春秋方壮,罢朝余暇,偶以为戏,未为深失。然恐一从诘问,有司观望,使臣下诬服,则恐天下向风而靡,实将有损于圣德。’上深惮服,然失眷始于此也。”(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据说,有一次,徽宗在风筝制作完成后放飞时,线断了,风筝随风飘落至宫城外,北宋皇室的风筝绘制技法也就流入了民间。
宋家是风筝世家,其风筝制作技艺世代相传,父子相授。到今天,已经是第六代。因制作精良,宋家的风筝从不愁卖,无须到街上吆喝,往往在家中室内就能卖完。宋家扎风筝的技艺虽是家传的,但每一代传承人又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宋长虹回忆说:“曾祖父宋炳南,善制‘马褂’这样的硬翅风筝,适合于大风时放飞。祖父宋俊德倾向于制作体型较大的立体风筝。而父亲宋天亨则注重风筝的外形,擅长制作灵巧可爱、生动逼真的风筝。”“扎、糊、绘、放”四字是风筝制作的精髓所在,也称为“四艺”。简单说,就是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和放风筝。“扎、糊、绘、放”的每一步中又分别包含数道工序。对此,宋长虹介绍说:“扎就是扎骨架。扎骨架也有好多种工序。首先把竹子劈开,然后选取所需要的长短,进行刮制,刮好自己所需要的厚薄之后,再进行高温烤弯定型。这些都做完之后,再精刮一下。之后才能去绑扎架子,糊风筝面料,绘制以及放飞。”由于宣纸脆而易烂,宋家将其换为性能更佳的绢。此外,根据风筝种类之间的差别,“糊”和“绘”的顺序有时也会进行调整。对于偏向写意的金鱼风筝而言,选择先糊制再绘制的制作方法更为合适。但是,像蝴蝶风筝这样的对称风筝,对绘画要求更高,往往先绘制再糊制。铺绢,勾线,上色,熨平,完成图案绘制。绘好后,取放置一年的竹子,截成所需长度,经粗刮和细刮制成篾子,烤制定型,上胶贴绢绑线,修整至最终成型,最后进行试放。每一步都极考验手艺人的眼力和水准,往往需要数年的练习与研究。
清明时节放风筝是许多地方自古流传下来的风俗。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言: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清嘉录》中记载道:“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此外,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提道:“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开封本地亦是如此。
每至燕语莺啼时节,开封的天空中便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风筝。风筝与吉祥结缘,老开封人喜放的鹦、燕、雀、蝶等风筝都有美好的寓意。宋室风筝也有诸多类型,虽图形各异,但其中所蕴含的祝福与祈愿是不变的。双头鹦鹉,成双成对,象征着爱情,有和和美美的意味在里头。鹦鹉与“英武”谐音,也寓意着英明神武。同为双头系列的双头金鱼则有年年有余之意。五蝠拜寿,寓意着“福”,五蝠也是“五福”,即寿、富、康宁、攸好德和考终命。
“放风筝”还有“放晦气”之说。将风筝放于天上,然后将线剪断,让风筝随风而去,寓意着“晦气”也随风散去。《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情节,第七十回中众人起社填词时,一只蝴蝶风筝挂在窗外的竹梢上,宝玉等人都出来瞧:“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开封民间也有与之相似的习俗:清明节这天,放一只风筝。风筝飞得高而远时,将线剪断,让风筝随风飘去。这样,积攒了一年的“郁闷之气”也就彻底放出,将会平平安安,无病无
灾。这也被称为“放殃”。《中华文化史》中言:“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直到现在,市民文化在开封依旧繁荣,老开封人喜欢感受热烈而畅快的文化意趣。“斗毫”便是极受开封人喜爱的日常活动之一。所谓“毫”也就是风筝,这是开封地区对风筝的俗称。斗毫,简单说来,就是在风筝上绑一个小铁钩,放高以后去钩别人的风筝,想尽办法使其掉落,也被称为“缴风筝”。当两个风筝缠在一起时,先使对方摔落者为胜。“把玩儿当事儿,且玩儿出花儿来”,这是开封人所追求的生活意趣,带有鲜明的开封特色,从中可以品出浓郁的市民文化味道来。
2000年,第五代传承人宋天亨患严重眼疾,几近失明,宋室风筝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好在后来其女儿即第六代传承人宋长虹跟随父亲学习制作风筝,使得宋室风筝得以延续下去。2015年,宋室风筝入选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更是给宋家人传承技艺以信心和力量。
近年来,宋长虹致力于宋室风筝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曾在多地进行非遗公益性宣传。对于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宋室风筝,宋长虹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之前有做讲师的经验,我比较擅长授课这样的工作,所以也就打算通过课程把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她认为只有与市场相结合,宋室风筝才能不断被注入活水。因此,她将双头鹦鹉制成材料包,自己充当讲师的角色,教体验者制作风筝,感受丰富多彩的风筝文化。有网站对此评价说:“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气质。宋室风筝的气质是快乐的,其第五代传承人宋天亨用自己的一双手将这经历千年的‘中国制造’演绎得栩栩如生,成就了其‘养家糊口’的愿望。第六代传承人宋长虹则用自己的‘销售思维’让这只‘非遗’风筝从陋室飞向世界,从一个人的‘艰苦手艺’变成一群人的‘快乐体验’。”另外,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宋家还自创了观赏型风筝。例如小蜜蜂风筝,其体型和蜜蜂差不多大小,装在镜框里,便于观赏,亦可用来装饰。宋室风筝的传承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传统融入现代,这样的思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值得借鉴。
风筝不仅为开封人的日常生活增趣添彩,同时也是开封人感情的寄托。它是开封精神文化的载体,是集体情感的共同表达,传递着历史信息和文化意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历史记忆。这样一来,宋室风筝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了。宋室风筝作为开封传统风筝的特殊类型,乡土味道浓厚,对探究开封民间风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