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公园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宜居品质的重要体现。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增强城乡绿地的系统性、协同性,构建绿道网络,实现城乡绿地连接贯通”[1]。城市发展应不断加大公园建设力度,形成布局合理、服务均衡的公园体系。
口袋公园(Vest-pocketPark)也称为袖珍公园,呈斑块状分散在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具有面积小、形状多样、离散分布的特点,可自由灵活地设置在建筑物周围、道路两侧、小区周边等,能为市民提供宜人舒适的场地,有助于开展日常休闲活动[2]。1963年由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宰恩提出口袋公园的概念,1967年5月美国纽约佩雷公园(ParlayPark)的开园标志着口袋公园的诞生[3]。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口袋公园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口袋公园种类多样,可分布于城市中的小型绿地、小广场、街头花园、社区游园等。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袋公园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城市环境[4]。
为了解决城市中心区域日趋紧张的用地需求,20世纪中叶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宰恩提出了城市口袋公园的概念,倡导在社区中增加更多的绿色开放空间,将社区空置的小型公共空间设计成口袋公园,可为居民提供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便捷休憩空间和实现邻里交往的社区空间[5]。
美国各城市的口袋公园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东海岸费城实施的“邻里共有化”计划[6]。欧洲一些国家的情况与美国类似。为了提升城市绿色空间,英国制订了“社区口袋公园计划”,强调口袋公园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及自然景观与居住区域的融合,发挥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口袋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管理权归当地居民所有[5]。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在对老城区进行系统改造时建造了相当数量的口袋公园,在巴塞罗那掀起的“老城区旧貌换新颜”运动,这一建筑行为被形象地称为“针灸疗法”[6]。意大利则将口袋公园分散在中心广场周边的道路旁,合理规划并打造城市特色[7]。
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口袋公园政策,规定在高层建筑下须修建供市民使用的口袋公园。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建口袋公园,基本形成以按规模、服务半径配置的小公园为主体的现代都市公园体系[8]。因土地资源紧缺且人口密度大,日本口袋公园强调配置和使用效率,建造趋势尚“小”,重视与自然景观和休闲设施的融合,以展现其文化特色,集人性化设计和精致施工于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精致与极简、休闲与运动的和谐统一[7]。
我国口袋公园建设起步较晚,关于城市口袋公园设计方面的研究与美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研究理论体系有待完善[7]。部分城市场地设计与活动设施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的使用要求,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5]。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大量现代化建筑不断涌现,居民对小型公园的需求日渐迫切。
近年来,北京朝阳、福建泉州等地已开展系统化口袋公园建设,口袋公园大多由闲置空地甚或垃圾堆放场所改建而成,具备占地少、投资小、使用便捷等特征,得到百姓的认可和喜爱[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城市小微绿地、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接近15m2[9],公园绿化活动场地辐射半径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为实现居民出行“300m 见绿、500m 见园”的目标,各地将逐步增加居民生活区周边绿地面积,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
近年来,“建设特色口袋公园”一直是石家庄市提升城市环境、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石家庄市园林局秉承“多彩化、艺术化、特色化”发展思路,科学选址,因地制宜加强绿地建设,在百姓家门口打造了一批特色“口袋公园”。秉持“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的思路,将“口袋公园”辐射范围控制在500m 之内,满足群众就近休闲的需求。利用房地产代征及拆迁零散地块建设街旁游园,对原有游园实施质量提升,成功打造特色突出、便民宜用的“口袋公园”。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了师大“桃李园”、裕华路“松石园”、体育大街“织锦园”等别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作为向市民承诺的“利民惠民”实事之一,口袋公园建设有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2021年结合“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的开展,石家庄城区建成10处口袋公园,面积达11.6万m2。
近年来,石家庄的口袋公园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优秀作品。
1.松石园
松石园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大街与裕华路交口的东北角,该园处于地铁3号线西里站的地铁出入口,居民乘坐地铁出来或进去时都要经过松石园。松石园的设计利用了立交桥的下沉地形,形成了多个坡地与台阶,园中种植了110余株特色植物造型油松,重点打造基于松石文化的特色游园。园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关于松树的诗词歌赋,赞颂松树高尚的品格,以石雕、地雕、墙雕,景墙、台阶花池等为映衬,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观赏、游玩、休闲于一体的欣赏松树景致、感悟松树文化的特色文化空间。
2.织锦园
织锦园位于石家庄市体育大街与光华路交口西南角,是以省会纺织文化为特色,承载石家庄人的情感记忆的特色精品游园,总面积1.76万m2。老石家庄人对纺织厂有着深厚的感情,“织锦”两个字既有纺织文化特色,又包含了“编织锦绣人生”意义。设计者提取原纺织厂的建筑元素符号,将其融入游园的绿化景观与场地布局,在不同节点培植适当的植物景观。园区以纺织三原色为主要色彩,打造具有强烈艺术感的公共空间。场地中以彩色飘带式的园路形态设计将记忆之门、百家亭、时光长廊、纺织大院、红砖艺术广场等特色节点串联起来。以纺织特色为主题的现代雕塑具有很强的地标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气质。此外,园中还设置了导览牌、无障碍设施及座椅、太阳能灯等便民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
《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数据显示,全国33个主要城市人均公园保障度平均值为52.29%,石家庄人均公园保障度44.27%,排名第26,与大连、银川、西宁、北京、西安等系列北方城市有一定差距[10]。《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指出河北省将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新建“口袋公园”2 000个,实现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 m2[11]。
石家庄的城市发展中关注主体空间建设,也要注意一些边缘和角落地带,高效利用城市“边角料”闲置空间。石家庄口袋公园建设基本围绕现有绿地的改造提升,一定程度上缺少规划预留,尤其是商业价值优势明显的区域,如北国商圈、新百商圈等应进一步提升改造空间,努力平衡口袋公园整体分布。
石家庄市口袋公园的功能还需要多元化的提升和拓展,努力兼顾不同人群与不同年龄层的日常需求。部分口袋公园公共设施相对单一、简陋,例如育和园只设置了简单的步道、凉亭和雕塑,需要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设施和无障碍坡道等,以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健身、游憩放松等功能需求。
与一些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口袋公园(例如织锦园、松石园、梨园等)不同,有些口袋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只满足了功能性需要,缺乏文化艺术性和地方特色。部分已建成的口袋公园存在同质化的问题,风格相似,没有彰显文化内涵,缺少城市文脉传承[12]。
此外,石家庄市大部分口袋公园建在生活区附近,选址分散,部分口袋公园存在卫生状况差、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公园中的基础设施存在人为与自然等因素坏损,没有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影响了后期使用,降低了安全性能。有些植物造景缺乏科学养护管理,杂草侵占景观植物的生长空间,影响景观效果。
相比于综合型城市公园,面积较小且与环境融合度高的口袋公园更适合用来填补城市建筑环境空档。城市中面积较小的闲置空地、建筑残留空间等都可用于建造口袋公园,其使用率高,在改善生态、美化环境层面有重要作用,表现出独到的特征。
1.面积较小
目前业界尚未对于口袋公园的规模予以界定。调查以往的设计与施工,一般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口袋公园占地面积多在800~8 000 m2。参照我国公园设计规范对最小面积公园的规定,口袋公园的规模大多介于400~10 000 m2[13]。
口袋公园在选址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可以见缝插绿,有效利用资源,布局灵活,分布广泛[14],可以选用城市中任何一处被闲置的地块,可以零散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城市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袋公园在实际选址和建造过程中,常常利用城市更新过程中遗留下的荒废用地或者城市规划中的剩余用地,地块形状不规则,分布离散。
3.使用频率高
口袋公园的服务对象相对单一,服务半径一般控制在周边500 m 范围内,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周围的社区居民、商务楼宇办公人员及行人[15]。口袋公园能满足日常简单而短暂的休憩活动,比如饭后散步、闲暇小坐或者儿童游玩等。口袋公园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精细配套各类设施,增强使用者的融入度和体验感,满足不同的人群在不同时间的日常活动需求。一般情况下,贴近市民日常生活、能便捷快速到达的口袋公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公园[13]。相对而言,城市口袋公园可达性强,受众面广,使用率高。
1.景观功能
口袋公园是城市微观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设置园路广场、特色景观、园林小品、配套设施等,营造温馨、靓丽的城市景观,发挥着点缀街景,美化城市,丰富城市空间,彰显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的作用。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在口袋公园的设计中得以体现,景观功能突出。口袋公园增强了城市绿色空间的连续性,使得城市的绿色网格得以优化。
2.社会功能
口袋公园规模小,贴近居民日常生活,是民众日常户外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空间,为调节居民群体人际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有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口袋公园既是人们休闲娱乐、活动健身的公共空间,更是人们释放工作压力、交流邻里情感、了解社会动态的休闲场所,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融洽,让民众享有更强的参与性和更多的获得感,社会性功能明显[14]。
3.生态功能
以油站出口为参考点,对油站出口与XV-0204油缸进油口之间的液压油列出不可压缩流体的一般能量方程如式(11)所示:
口袋公园布局灵活,诸多绿色空间聚点成面,有助于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遍及于城市空间的口袋公园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局部微气候,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1.可达性
口袋公园具有较为鲜明的机动性和便捷性,往往与居民更加亲近。在适当的城市空间因地制宜嵌入式建设口袋公园,让城市居民“推窗见绿、推门见景”成为可能,有效提高城市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在城市空间利用上要“看菜做饭”“量体裁衣”,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口袋公园的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切实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分析绿地布局缺口,有效补齐绿量短板。对于规划交接区域产生的边界空间,要在公共政策的引导下进行最大化空间转化,将其转变为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16]。按照就近服务的原则,整合城市现存小型公共绿地,均衡布局口袋公园建设,让口袋公园服务范围辐射尽可能多的居民。梳理城市风貌和机理,以“点带线,线串面”的微改造方式,针对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城市绿地,加以特色化改造,将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串联成一条景观线[17]。实现城园相融,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可参与性
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在群众关注的区域建园,满足百姓生活休闲需求,努力扩大游园服务半径,提升游园服务质量。口袋公园建设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人群的多样化使用需求为主要目的,有针对性地完善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配套设施。
口袋公园的功能针对性强,生活化程度高,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年龄层次的人群需求,比如老年人的晨练、中青年人的健身运动、儿童的嬉戏游玩等;还要兼顾各年龄阶段的普适性活动,例如茶余饭后的散步、日常邻里交往等;还要紧密结合本地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使口袋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设计时还要合理配置休闲、娱乐、健身、儿童活动等不同功能区;优化植物结构,种植草坪、花卉、彩色灌木和高大乔木,采用智能灌溉系统,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结构;还可以发挥植物的科普价值,对主要景观植物设置二维码,便于市民扫码了解植物的科属、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知识;新建休息场地,扩大健身场地,增添公共厕所、亭廊、桌椅、健身设施、园林小品等;在景观节点位置设置亮度合适的彩色泛光灯和射灯,使夜间景观效果丰富多彩。此外,还要考虑特殊情况下公共空间的使用模式的转变,要满足人们日常的使用需求,还要考虑偶发特殊事件时的使用。设计时需融入空间共享与分散兼顾、独立与混合并举的理念。
3.人文性
口袋公园数量庞大,契合周边环境,可以很好地凸显地方人文特色。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注重物质空间的构建,以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等人文要素为落脚点[18],着重挖掘本地文化,强调乡土元素,呈现地域特色,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凸显其人文特征。
作为体现城市文化和传承城市文脉的载体,公园景观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设计口袋公园时应充分了解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整合当地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凝练地方文化要素内核。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口袋公园建设,雕塑、景观小品设计使用的材质,尽可能多选取当地特有的乡土植物原料,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体现城市精神面貌,凝练区域代码,形成地域记忆。“以小见大”,以口袋公园为缩略地,展示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让居民在参与空间活动的同时找到城市记忆和身份归属感[17]。
4.可持续性
口袋公园易建难管。如果缺乏日常管理和维护,设施损坏后得不到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口袋公园功能的正常发挥[19]。
口袋公园良好管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民众之间的相互协作。建立健全口袋公园志愿者服务体系,广泛吸纳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完善日常的管理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园管理体系,做好日常排查,抓好植物养护、卫生保洁、器械维护等工作,重点排查石质桌凳、儿童设施、健身器材等的日常使用与管护,建档立卡,设立风险提示。定期开展宣传引导活动,增强广大市民共同维护口袋公园的责任意识。鼓励社会群体对口袋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资助,用于提高口袋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水平。安装智能管理系统,运用智慧技术解决口袋公园离散、管理人员缺乏等问题。例如,可以投放无人驾驶清洁车和智慧垃圾桶,建设互联网智慧厕所等,优化口袋公园的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20]。
大力推进城市景观建设,对城市“边角料地带”加以设计利用,是发展景观用地的良策。口袋公园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让口袋公园建设与城市功能核心区建设和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高度契合,是城市景观发展的重要趋势。口袋公园充分利用生活区域周边的休闲放松场所,利用城市中碎片化的空间,增加城市绿量,让城市更加宜居,也引导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城市、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将口袋公园纳入城市公园建设体系,不仅可以缓解人与绿地的矛盾关系,还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石家庄市口袋公园建设应遵循可达性、可参与性、人文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思路,结合城市建设实际情况,贴合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让民众享受美丽健康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