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探索
——以亳州学院音乐系为例

2022-04-16 16:31杨松涛
凯里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杨松涛

(亳州学院,安徽亳州 236800)

2017 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长效机制[1]。亳州学院作为地方高校,为贯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建立了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细化台账,明确职责,落实工作任务。音乐系在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上,推出“12345”的体系建设,即一个坚持、两个提升、三个推进、四个聚焦和五育并举的体系模式。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专业发展和内涵建设;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聚焦制度建设、领导干部、全体教师、专职辅导员,提升“三全育人”合力;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解读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学生育人工作中,明确各岗位的育人职责,强化育人意识,主要包括领导干部、党员、专职辅导员、全体教师以及后勤服务人员,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全过程育人”就是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到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全方位育人”就是要打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通道;从课程到科研、从实践到文化、从网络到心理、从管理到服务、从资助到组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载体,按照“十大育人”体系全方位育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三全育人”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提高“三全育人”工作质量

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发挥组织保障和沟通协调作用,特别是党政负责人、支部书记、教研室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充分发挥他们示范带头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把“三全育人”工作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去,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的监督与检查,形成同力同向,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提高育人水平

制定具体的“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建立“三全育人”的责任清单,细化工作台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把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作为职责考核的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育人的重要要求,加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将思政元素融入各门课程之中,解决专业发展与课程思政“两张皮”问题。加大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广大教师强化育人的意识,找准育人的角度,提升育人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三全育人”的体系构建

(一)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要求:即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2]。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执着的信念,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教学中,一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培养学生的励志精神。引导学生立长志、立大志,不要常立志,刻苦学习,扎实学好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所学专长,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三是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引导学生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能花拳绣腿,更不能拔苗助长,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生能力因材施教,更要引导学生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2]。四是培养学生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教育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仍然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肩负国家和民族复兴新时代青年的劳动创造,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二)提升专业发展和内涵建设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是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学的目标,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二是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3]。

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标准,深化音乐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学科竞赛等综合改革,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实训室和实践平台建设,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推进校校、校地、校企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通过“金课堂”教学大赛,探索“020”教学新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大一流课程建设,按照学校“四个一”品牌建设方案,统筹推进专业、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及品牌赛事建设,发挥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实现全方位育人。

(三)以“十大育人”体系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1.坚持同向发力,推进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育人的主阵地,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声乐课为例,很多作品属于红色歌曲范畴,大多是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人民的作品,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作品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和音准外,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意识,并将思想情感融入作品的处理当中,这样演唱的作品才能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声情并茂,在感染自己的同时感染听者,达到课程育人的德育功能。

2.坚持科教融合,加强科研育人

科研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三全育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科研育人的主体是教师,一是严格落实本科教师导师制,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的同时,要在指导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坚决杜绝论文抄袭和学术不端等行为,强化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导师的相关课题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为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结合科普活动周积极开展相关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3.坚持知行合一,推进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必须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荐实践育人。在校内,通过艺术实践周、迎新晚会、校园歌手大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送文化下基层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艺术实践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舞台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保障,培养学生的为民情怀和服务意识。在校外,学校积极帮助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一是与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合作,通过采风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地方优秀音乐文化传承贡献力量。二是与当地演出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让学生参与到演出当中,既可以实现校企合作演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实践经验,还能得到民间艺人的指导,实现双赢,对服务地方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促进作用。

4.坚持价值引领,推进文化育人

高校的职能之一是文化传承,能否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检验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一是加大通识课程教育。比如音乐赏析课程是非音乐专业的选修课,该课程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把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如亳州“二夹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系成立了亳州“二夹弦”研究所,聘请了“二夹弦”传承人为兼职教师,将“二夹弦”引入校园,引入课堂,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提升学生对地方传统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三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通过开展三歌比赛、重温入党入团誓词、“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朗读大赛、“党的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等,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5.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网络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一定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3]。一是为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音乐系依托学校易班平台,积极开展相应活动,提高学生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推动思政工作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二是加强网络管理,成立网评员队伍,辅导员必须是班级QQ 群或微信群群主,及时关注学生发布信息动态,对不良信息进行正面引导,对网络安全进行研判,发挥新媒体平台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6.坚持以心育心,注重心理育人

心理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学分和学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测试、专题讲座、心理委员培训、举办心理剧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三是建立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班级配备心理委员,寝室配备心理联系人,积极开展心理排查,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并进行分析研判,切实提升心理育人能力,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驾护航。

7.坚持贯穿融入,强化管理育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落实好管理育人工作,必须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引导学生培育自觉、强化自律。一是成立教学督导组,抓教风学风,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落实好本科教师导师制,做到人人参与指导,形成合力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三是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要求教师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连续、稳定的接触,深入寝室、教室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四是利用“三心”感化学生。即爱心、关心、耐心,教师必须做到爱护每一位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成为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管理上,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尊重每一位学生,喜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耐心就是“婆婆嘴,跑断腿”,不厌其烦地强调,对每一位同学都不能放弃。学校要多部门、多岗位齐抓共管,多环节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功能。

8.坚持以生为本,深化服务育人

服务育人需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坚持以生为本,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后勤保障服务上,在保障学生校内的食、住、行的同时,倡导学生养成“节水、节电、节粮”的生活习惯。在图书资料服务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修学习空间,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毕业论文指导上,给学生免费提供论文检测服务,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在医疗卫生服务上,在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宣传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学校医疗的软硬件建设,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安全保卫服务上,重点加强防火、防电、防盗,特别是网络诈骗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畅通学生反馈问题的渠道,开通学生服务邮箱或意见箱,及时接收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在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还需加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9.坚持扶育并举,推进资助育人

资助育人工作需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坚持扶育并举,推进资助育人。以国家助学金的申请评选和发放为契机,开展励志征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教育受助学生,要学会感恩,感谢党、感谢国家。以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设立勤工助学岗,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主创业能力和进取精神。要求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军营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努力做到扶“贫”、扶“志”共进,让学生懂得励志,学会感恩。

10.坚持同心同步,优化组织育人

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做好组织育人的前提保障。为推进组织育人,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音乐系制定党总支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和党员大会、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最新讲话精神,做到及时学、跟进学,提高党员和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水平,为实现组织育人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按照“抓党建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音乐党史微型党课活动,将党史学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丰富党史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党史的兴趣。结合“三会一课”、党员示范、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多种形式育人,配合学校做好优秀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选和培育工作。做到坚持同心同步,发挥好党组织育人纽带功能。

(四)聚焦制度建设、领导干部、全体教师、专职辅导员,提升“三全育人”的深度、广度、效度和宽度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三全育人”工作有序推进的根本前提。建立常态协作和分工负责机制,制定责任清单,细化工作台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挖掘各岗位、各环节的育人元素,并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领导干部是“三全育人”工作中的关键少数。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和榜样作用,他们既是思政工作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要提高主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头上党课,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二级单位实现全员育人,提升“三全育人”工作的深度。全体教师是“三全育人”工作中的关键人物。要严格落实本科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选课和就业指导,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教师是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提升“三全育人”工作的效度。辅导员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落实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联系人。从入学教育到专业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处理、思想政治的引导、毕业论文的创作,实现“一条龙”服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辅导员用心把握,环环相扣,提升“三全育人”工作的宽度。

四、结语

二级学院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抓手,配合学校从办学定位、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人才培养等环节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抓住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人物,从领导干部到后勤服务人员,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线上到线下,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