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创新“双一流”建设实践

2022-04-16 14:08施晓光
山东高等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大学

施晓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单独一节阐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三位一体建设的强国战略构想,力争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等目标。”[1]报告中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联动创新发展的论断,高屋建瓴,志存高远,为我国教育、科技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勾勒了清晰的路线图。从有限的文字表述上看,“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构想,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对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双一流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要勇敢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问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乌卡时代”的挑战

过去四十年,在党和国家统一领导下,我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道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顺应历史潮流,高举经济全球化旗帜,奉行以《联合国宪章》为准则的多边主义外交政策;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全球治理,取得举世瞩目和令人称道的成就。这些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然而,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经历无数次严峻的考验,不断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挑战。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充满危机和挑战。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诸如经济社会危机、自然环境恶化、能源粮食短缺、宗教文化冲突、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局部军事行动连绵不断等。显而易见,人类社会业已进入一个以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为新常态的“风险社会”和“乌卡世界”[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3]

第二,作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衍生出许多新问题,构成诸多新挑战。2016年特朗普政府组成后,采取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起了对华贸易战。2020年,拜登政府延续其前任做法,勾结盟友,对中国发展进行肆无忌惮的打压,毫无道德底线的“长臂管辖”,粗暴干预中国国内事务,不断制造“台海危机”,鼓动“香港暴乱”和捏造“新疆问题”等。其险恶用心在于从国际政治上孤立中国,国家形象上丑化中国,经济社会上脱钩中国,科技教育领域上封锁中国等。为了对我国科技领域和高科技企业实行封锁和打压,美国政府不惜以牺牲双方利益为代价,非理性地对中美科技的正常交流与合作设置障碍,譬如限制中国学生和学者进入敏感专业学习,审查华裔美国科学家与中国的合作等。

第三,2019年爆发并仍然在肆虐中的新冠疫情是人类面对的又一新挑战。这场百年未遇到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冲击,对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虽然我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疫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防疫成绩,但严格的“防控”政策正在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社会不满情绪日益滋长等问题出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安全稳定面临严峻考验。然而,众所周知,中文语境中的“危机”包含双重含义。“危”代表着风险和挑战,“机”代表着转机和机遇。如何变“风险”为“机遇”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新课题。俗话说,即使外部客观环境无法改变,但个体主观态度和策略选择总可以改变。问题关键取决于能否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稳扎稳打,不气馁,不放弃,按照既定目标砥砺前行,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改革与开放政策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过去四十年,我国政府始终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2020年颁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规定:“坚持扩大开放目的在于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地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着力从“完善法律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和“鼓励先行先试”三个方面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4]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政府长期坚持走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真诚合作的发展道路,引导高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2019年)提出要重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努力落实加快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完善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政策,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和退出机制等。[5]经过四十年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和国际化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和提高,成为世界第一留学生输出国和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留学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2022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将达到80多万人以上,可能会比2019年70.35万人上涨10%左右[6]2018年来华留学人员49.2万人。[7]当然,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譬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西部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西部普通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普遍起步晚,基础薄弱。在观念和实践方面都比较落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8]基此,二十大报告再一次重申,“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8]等基本理念是指导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

三、不断追问“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既要考虑世界通例,又要坚持中国特色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学者们一直在不断追问:双一流建设是手段,还是目的?世界一流大学模式是否只有西方式的标准,是否可能存在另外一个大学模式?[9]从本质上上说,双一流大学的主要职能在于培养优秀一流人才,生产科技知识、承担社会责任和负责文化传承创新。所有世界一流大学都应具备如下共同的特征:1)学科门类齐全,特色传统和学科优势明显;2)拥有卓越的教师队伍,著名大师级学者云集;3)超强知识生产能力,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科研成果;4),拥有一流的生源,能够培养出国际公认的优秀人才;5)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服务本地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6)充足经费和优越的办学条件;7)世界科学文化的中心和人才高地;8)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宽松的学术氛围等。[10]353-369然而,如英国学者阿什比所断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结果,是自然和培养的产物”。[11]21其印证的内在逻辑在于强调,任何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都必然深深植根于本国历史和文化土壤之中,孕育在独特的国情和社会环境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时反复强调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2]

从历史上看,我国现代大学是西学东渐后的“舶来品”,源于欧洲大学之根,却始终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之血脉。它们虽问世于清末百日维新,却是民国时期“仿欧德,学英美”之产物,既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学习借鉴和全面移植红色苏俄模式的遗产,又是对旧学校制度社会主义改造和教育革命的结果,最终演变后今天这种深刻中国古代传统印记,传承社会主义红色基因,创新发展现代西方大学制度的组织机构。百年图景,起伏跌宕,中国式大学通过一次次变革完成了“从1.0模式到2.0模式再到3.0模式的历史蜕变。”[13]纵观中国大学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我们不能看出其既有世界现代大学的普遍特质,又正在形成中国大学的特殊性,如强调道德教育,保持红色基因,创新辅导员制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政联席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制度,形成了独居中国特色的“党委领导,行政治校,学者治学,师生参与”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等。

四、充分认识双一流建设任务的艰巨性,不断迎接新挑战,在持续创新中追求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规定,双一流建设围绕五大任务分三个阶段建设有序进行。这说明双一流建设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正如世界银行高级顾问萨尔米提醒道:“国际化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持续性或时间性是发展卓越文化需要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中国大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14]“成为具有排他性世界一流大学家族中的一员,绝不是靠自我宣言式的发展就可以实现的。”[15]目前,我国政府和高校都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双一流院校与西方一流著名大学之间的差距,深知双一流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周期的长期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当下,由于受日益恶化的中美关系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速度和趋势放缓,人员自由流动严重受阻,我国双一流建设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重建信心的重要性凸显。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在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实质基础上,从“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审时度势,虚心学习先进,不断总结经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扎根中国大学办大学,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国际经验,中国特色”等系列一流大学建设教育论述为指导,充分考虑独特中国国情,独特中国历史和独特中国文化“三个独特性”的特殊要求,不断迎接新挑战,在持续创新过程中追求高质量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建成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的双一流大学目标。今后,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基本策略应该是:

第一,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既有考虑世界通例,又要体现中国特色。本着文化自信和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打造现代大学之中国模式,为世界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多样性做出贡献。

第二,要理性对待世界大学排行榜,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破五唯,讲科学,坚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可测,不可测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的箴言,不再追求指标意义的双一流建设,将发展重点放在创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本科教育、一流研究生教育、一流科研、一流师资和一流社会服务等高质量教育体系上。

第三,秉承“循规律、抓重点、重质量,创特色”12字方针,不断守正创新,力争使“现代大学之中国模式”既能体现从大国胸襟,大国气度,大国风范,具备“领跑世界”之全球胜任力,又要能表现出谦虚善学,取长补短,具有不断自我批判和自我救赎之优良大学品格。

第四,双一流建设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投入,更要加强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塑等“软实力”建设。大量研究证明,“大学精神等软实力”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与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流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制度德性,一所大学绝不能成为一流大学。[16]

第五,继续开展现代大学之中国模式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双一流建设过程出现的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分享双一流建设的经验,为世界高等教育知识系统贡献中国大学模式和发展方案。因此,双一流建设研究应该力争实现三个基本的回归:1)回归本土,即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现实问题;2)回归本位,即重视院校研究,服务于双一流改革发展需要;3)回归本职,即将研究的重点放到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问题等。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关注一流学科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