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想干愿干积极干,是态度作风问题。能干会干善于干,是素质能力问题。做新时代的好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必须与时间赛跑,毫不停歇地增强能力、磨砺本领。只要有决心、不畏难、下功夫,就能磨练真本领、挑起硬担子。应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更专业的思维、素养、实践、方法培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以更专业的思维来观大势、明方向。专业思维是在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特定视角下的逻辑思维方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为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专业的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做到总揽全局、重在突破、统筹兼顾,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事业要发展、难关要攻克、风险要防范,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上得有几把刷子才行。管理学中有个“斜坡球体定律”,意思是说,一个人或组织如同斜坡上的球体,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晋书》记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曾在车骑将军桓冲手下担任骑曹参军。一次外出巡视,桓冲问王徽之管理哪个部门、有多少马匹等,他竟答非所问,全然不知。现实中,类似“骑曹不记马”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党员干部对“老问题”熟视无睹,不注重总结经验、举一反三,结果遇到老问题的新变种便手忙脚乱、应对失当;有的对新知识、新应用、新趋势缺乏学习,对于如何运用新技術解决新问题,既缺乏相应理念,也提不出有效办法;还有的满足于当“二传手”,没有落实的意愿更培养不出落实的能力,把好政策的经给念歪了。这提醒我们,守成者没有出路,奋进者才有未来。持续补足能力上的短板、本领上的不足,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确立新思维、开拓新视野,一个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容应对新挑战,肩负起时代重任。
以更专业的素养来守初心、担使命。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统一,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能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既要当“专家”,也要当“杂家”。业精才能成事,博学方能多才。专业和博学是辩证统一、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专博相济,才能本领高强,办事才会更有成效。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发扬工匠精神,聚精会神攻主业,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也要博学多闻、开阔思路眼界,做工作的“多面手”,成为复合型人才。不断增长能力本领的过程,是动态而非一成不变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势与任务都有了新变化,也带来新挑战,比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面对数字化时代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等,都需要我们继续锤炼本领。群众工作、便民服务等都是专业性强又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那么在微信、微博等成为交流平台的时代,该怎样做好群众工作?必定要有新的思考和实践。增强本领,“学习本领”排在第一位,可见不断学习新知识、尝试新方法至关重要,不能局限于所做工作本身,视野要开阔、实践要丰富。应狠抓执行落实本领,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政策能不能落实到群众,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执行者,狠抓执行落实本领是贯彻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的基本要求。面对城乡结构新一轮变化,基层矛盾呈现新的结构特点,摒弃以往粗枝大叶的漫灌理念,打造科学精细的执行落实本领,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素养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是讲多元化、讲跨界的,有多种能力傍身、提升专业素养,才能适应发展大势。只有始终保持理论学习的钻劲、调查研究的韧劲和改革创新的闯劲,不断储备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滋养专业作风、发扬专业精神,才能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更专业的实践学进去、再学出来。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调查研究,后来写出《寻乌调查》与《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党史中许多这样的例子带给我们启发:切实提升本领、突破能力的天花板,仅靠去读理论、去思考是不够的,还应着重做好“后半篇文章”。需要学进去,也需要学出来走进去,即深入基层实践,行动起来,让所学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说真正掌握或提升了能力本领。“宝剑锋从磨砺出”,敢于挑重担子,会成长得更快。现在虽然不像革命年代那样经常有炮火连天、生死悬于一线的考验,但发展的任务也很重,譬如搞创新突破、寻求产业转型升级等,也会带来新的考验。新局面从哪里打开?往往就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之中。用自我的提升助力发展的提升,这是知行合一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更专业的方法来抓落实、促发展。方法不对,功夫白费,方法对路,事半功倍。当前我们要在新征程上取得新成绩,“躺平”“内卷”没有出路,创新与奋进才是关键,只有在目标设定、资源匹配、过程管控、闭环管理上找出更优路径,才能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不断破解难题,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应根据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方式方法,淘汰过久过时的理论思想,注重从思想源头彻底革新换代,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有矛盾就有斗争,有斗争才会有胜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遵循的原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英雄气魄,讲究策略方法和斗争艺术,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追求斗争效果最大化。
以更专业的培养来促磨砺、快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坚持一层一层考验、递进式培养党员干部,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修枝剪叶、驱虫防病。”“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还要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在难事急事乃至‘热锅上蚂蚁一样的经历中经受摔打。”“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党员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以更专业的担当来干成事、有作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全党讲述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警醒全党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讲述西晋王衍的反面事例,并对现实中那些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人提出严肃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理直气壮地支持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党员干部,释放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党把党员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如果不担当、不作为,没有执行力、战斗力,那是要打败仗的”。“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做事总会面临风险,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稳、顺风顺水的事。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现实中,有些硬骨头不好啃,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还可能要担风险、担责任;有些难题牵涉面广,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却又必须破题、解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共产党人该如何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当年在福建工作期间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的故事,以切身经历为党员干部讲明“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绕道走矛盾就越堵着道”,“做事要有魄力,为官要有担当”这样深刻的道理,并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干事业、抓改革,必然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动一些人的奶酪,以致引发一些争议。这样的情况,现实中并不少见,怎么办?总书记强调,“因为怕争议而缩手缩脚,该干的也不干,这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态度”,对认准了、实践也证明是对的事,要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同时最大程度争取理解和支持,虚心接受合理意见、积极改进工作,“坚持下来了、做成了,争议自然就烟消云散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作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作者單位:西宁市委党校)责任编辑: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