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静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 公里的丘陵台地上,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42°08′24.6″,东经118°57′41.3″,海拔高程719 米。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中期偏早阶段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面积近10 公顷。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内蒙古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红山文化时期聚落形态、社会性质、红山先民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对研究古代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材料。2008年5月,红山区文物管理所与赤峰学院历史系联合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首次发现该遗址。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开展了为期4 个年度的田野考古发掘。
本文主要利用现有的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考古发掘材料,结合《2008年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文物勘探平面图》《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对该遗址房址、灶址的特征及其房址朝向与灶址种类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了解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形成的过程及聚落人口变化情况。
2009年6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联合考古队(以下简称“联合考古队”),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0 平方米,房址28 座,灰坑83 个,墓葬2座。并在2009年的《内蒙古文物考古年报》上发表了《赤峰市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2009年发掘工作的具体目标是搞清遗址内房址、灰坑等遗迹分布埋藏的基本特点,了解出土遗物的基本类型与组合,为下一步的聚落考古发掘奠定基础。
2010年7月,联合考古队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4117.25 平方米,房址36 座,灰坑62 个,灰沟2 条,灶址4 座。并于2010年在《内蒙古文物考古年报》上发表了《赤峰市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同时,段天璟等人于2011年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发表了《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2010年发掘工作的具体目标是确认环壕的位置与结构,初步判断环壕内外遗迹的布局及相互关系,并结合出土遗物了解以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早中期阶段的文化因素构成。
2011年7月,联合考古队第三次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204平方米,房址39 座,灰坑56 座,灰沟2 条,灶址5座。发掘结束后,在2011年的《内蒙古文物考古年报》上发表了《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2012年2月,塔拉等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内蒙古赤峰魏家窝铺遗址2011年发掘成果》。此次发掘工作的具体目标是掌握环壕的走向规律,进一步分析房址等重要遗迹的结构特点,初步了解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聚落布局特点,并结合自然科学手段对该遗址进行综合考察。
2012年7月,联合考古队第四次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000 多平方米,房址11 座,灰坑18 座,灶址6 座。四次考古发掘总面积15320 平方米,共发掘房址114 座、灰坑219 个、灶址15 个、墓葬2 座、壕沟3 条(G2 与G3 合为一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等各类遗物近千件。
虽然目前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掘报告还没有发表,但随着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不断发掘,近年来也有关于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研究文章。如孙永刚等人的《魏家窝铺遗址2009年度植物浮选结果分析》(2012);孙永刚、赵志军的《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综合研究》(2013);成璟瑭、塔拉等人的《内蒙古赤峰魏家窝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与认识》(2014)等。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先后经过四年考古发掘。通过考古发掘,确认并清理房址一共114座。其中,2009年度共发现确认清理房址28 座,最大的房址直径8 米,最小房址直径1.5 米;2010年度共发现确认清理房址36 座,房址面积在50 余平方米至10 余平方米不等,墙残高60 余厘米至数厘米不等;2011年度共发现确认清理房址39 座;2012年度共发现确认清理房址11 座。114 座房址均为半地穴式,残存深度不一,最浅的房址仅存踩踏面,最深的房址残深0.6-0.7 米。大部分房址的平面呈方形、圆角方形,个别房址略呈梯形,直壁或斜直壁,地面基本平坦或略有起伏。大部分房址前部存有灶址和火道,在灶址中有零星陶片出土,火道与门道朝向基本一致,门道多呈斜坡状。
图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局部)
笔者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图一),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清理出的114 座房址,从房址朝向上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西南或南向、东南或东向、东北向、西或西北向四类,同时对房址数量进行了统计(表1)。
表1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朝向统计表
通过对114 座房址朝向统计发现,朝向西南或南的房址有50 座;朝向东南或东的房址有46 座;朝向东北的房址有6 座;朝向西或西北的房址有3座;由于破坏严重或位于探方边缘无法确定朝向的房址有9 座。另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中发现,不同朝向房址在整个聚落中的位置有一定规律。聚落中部偏北的房址多为西南或南向,聚落东部的房址多为东南或东向。
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发现,F45、F58、F66、F94 打破G2、G3(为同一条灰沟)(图二)。根据考古地层学原理推断,F45、F58、F66、F94 很可能晚于G3(G2)。又因F45、F58、F66、F94 房址朝向均为东南或东向,所以判断东南或东向房址建造时间晚于G3(G2)。根据G3(G2)的走向,G3(G2)所保护的区域应是聚落中部偏北区域,所以聚落中部偏北的房屋建造的时间相对较早,聚落东部的房屋建造时间相对较晚。处于聚落中部偏北区域的西南或南向房址建造时间就很可能早于处于聚落东部区域东南或东向房址的建造时间。通过叠压关系可知,先民们先在灰沟G3(G2)所保护的区域内建造的相对早期的房址,后因某种原因,将G3(G2)废弃掩埋后推平,并在其上建造了东南或东向的房址。进而可知,整个聚落的形成经历一段时间,且聚落的建造顺序是由西向东。
图二 F45、F58、F66、F94 与G3(G2)的打破关系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与2008年《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文物勘探平面图》(图三)发现,聚落中部偏北区域除2009年度发掘清理的房址外,未发掘区还存在部分房址。而聚落东部延伸至G1 区域的房址通过2011、2012年考古发掘,基本都已清理完毕,且整个聚落的东南部经2008年勘探,发现的房址并不多。由此可知,聚落中部偏北区域的房屋数量要多于聚落东部区域房屋数量。聚落中部偏北区域房屋朝向多为建设时间相对较早的西南或南向房址,所以居住于早期西南或西向房址的人口数量应多于晚期东南或东向房址的人口数量。聚落建造的顺序是由西向东,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在聚落形成早期魏家窝铺地区周边的气候较好,动植物资源较丰富,适合人类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不断向东扩建房屋,致使G3(G2)被掩盖,并在其上建造了F45、F58、F66、F94 等房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长,周边的物产远远供不应求,另外或因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或因其他某些原因,在聚落发展后期,魏家窝铺先民开始逐渐搬离自己的家园,去寻找更适合居住的新家园。就现有材料,还不能深入探讨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人群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人口构成,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图三 2008年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文物勘探平面图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考古发掘清理出的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墓葬,环壕以及道路等。其中,房址数量最多,房址内的遗迹主要有灶址、火道、门道等。
1.灶址。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房址中前部均有灶址,根据成璟塘等在《内蒙古赤峰魏家窝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与认识》中的论述,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灶坑。一类为灶坑深度大于烟火道深度的深坑灶,另一类为灶坑深度不及烟火道深度的浅盘灶。深坑灶大多数分布于聚落的中部,浅盘灶大多数密集地分布在G3 两侧。值得注意的是,叠压于G3 之上的东南或东向房址内均为浅盘灶,这说明深坑灶与浅盘灶可能有相对早晚的关系。
深坑灶大多数分布于聚落中部偏北的西南或西向房址内,浅盘灶大多数分布在G3(G2)两侧东南或东向的房址内。结合上文提到的聚落中部偏北西南或西向的房址建造时间早于聚落东部东南或东向房址的建造时间可知,集中在聚落中部偏北的深坑灶早于集中在聚落东部房址的浅盘灶。
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及段天璟等人的《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可知,在G3(G2)和G1 之间即聚落东部,也有少量西南或西向的房址分布,且这些房址的灶址多为深坑灶。且深坑灶在整个聚落中均有分布,只是大多数集中在聚落的中部,少量出现在聚落的东部。如果整个聚落的建造顺序是由西向东,那么深坑灶是魏家窝铺先民最原始的灶址,使用时间较长,而浅盘灶可能是魏家窝铺先民在生活中根据房屋朝向不同或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对灶址的一种改进,使用时间相对较短。
2.火道和门道。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中的灶址多带有火道,且与门道朝向一致,又因门道朝向即为房址朝向,所以也将魏家窝铺房址的门道分为西南或南向、东南或东向、东北向、西或西北向四类。前文关于房址朝向问题已做了统计,这里火道朝向、门道朝向与房址朝向大体一致,不再做赘述。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一处单纯的红山文化环壕聚落遗址。通过对聚落遗址房屋朝向、灶址结构及火道、门道朝向的分析,可以推测出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的如下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一是,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的形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聚落中部偏北的房屋和聚落东部的房屋为分批建设而成,聚落中部偏北区域西南或南向房址的建造时间早于聚落东部区域东南或东向房址的建造时间;二是,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人口数量,经历了一个从不断增加到衰减的过程;三是,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房址分布与灶址种类有一定的相关性,分布在聚落中部偏北朝向西南或南的房址,其灶多为深坑灶,分布在聚落东部朝向东南或东的房址,灶址多为浅盘灶;四是,深坑灶与浅盘灶存在相对早晚关系,集中在聚落中部偏北的深坑灶早于集中在聚落东部房址的浅盘灶,且深坑灶使用时间较长,浅盘灶使用时间较短;五是,同一地点的房址呈现出不同的朝向,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未发表,本文仅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魏家窝铺遗址2009-2012年发掘总平面图与文物勘探平面图》《2008年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文物勘探平面图》等基础性材料为依据,待考古发掘报告等材料正式发表后,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更为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