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幼儿园混龄角色游戏“中华面馆”为例,尝试在鼓励、引导幼儿参与价目表的讨论、设计、摆放等过程中,促使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产生有效互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识、交际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表现能力等。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真正发挥环境隐形的教育价值,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混龄角色游戏;幼儿;有效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220-02
笔者所在班级开设的超市、面馆、奶茶店、麻辣烫等混龄角色游戏情境中都有价目表的存在。为了给幼儿营造丰富的游戏环境,前期进行了整体设计。网络上寻找图片,彩色打印,制定价格,压膜封塑,装饰上墙。在内容选择、颜色搭配、价格制定、材质选择等工序上都精心考虑。一张张精致的价目表悬挂在墙面上,让人赏心悦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1]。”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混龄角色游戏中的环境创设真正促进幼儿发展了吗?游戏中“店员”随意开价,“顾客”随意给钱,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现象越发严重,游戏场面混乱。教师精心设计的价目表形同虚设,幼儿并没有与其发生良好的互动。如何让幼儿与价目表产生积极互动以促进他们的发展是急需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有效互动的多元价值
(一)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成为当今人们必备的素质之一。各年龄段幼儿一起参与到价目表讨论、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中,分工合作,取长补短,能不断体验到合作互动的乐趣,深刻认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之中积累合作经验,提升合作能力。
(二)提升幼儿交际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及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2]。鼓励幼儿小组自制价目表就是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交往环境,在与同伴的合作互动中,幼儿间主动交流与交往,遇到困难主动想办法共同解决,提升了幼儿的交际能力。
(三)提升幼儿认知能力
在“如何让小班的弟弟妹妹认识价格呢?”“如何让个子高、个子矮的小朋友都能看清楚价目表呢?”等问题解决过程中,年龄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通过与同伴、教师的频繁交流、互动中不断形成新经验。而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则在观察与模仿中获取经验。各年龄段幼儿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都有一定的收获。
(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价目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支持,有助于幼儿充分地交流。同时,幼儿之间又是彼此熟悉的,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制作价目表为各年龄段幼儿的交流提供了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交流氛围,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提高幼儿表现能力
笔者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油泥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价目表上的内容。幼儿的想法新颖独特,形式丰富多样,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成功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自由、自主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提供了多元的表现机会。同时,有效促进了不同年龄段幼儿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混龄角色游戏环境创设例谈
笔者以混龄角色游戏“中华面馆”中价目表创设为例,鼓励幼儿尝试自制价目表。
(一)引出价目表的作用
“你们吃过面吗?到面馆里怎么知道店里有哪些东西卖?”“问老板!”“看图片!”“原来价目表可以告诉我们店里卖什么,每种东西卖多少钱。”引出价目表,让幼儿感知价目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制定价目表的内容
“你在面馆里吃过哪些东西?”“你最喜欢吃什么?”“我们的面馆里可以卖哪些种类的面?”
“店里除了雪菜面还卖哪些吃的?”“我们的面馆里雪菜面卖多少钱一碗?鸡蛋多少钱一个?”通过一系列开放式的提问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并引导幼儿把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围绕“卖什么?”“卖多少钱?”的问题进行自主讨论,师幼共同商量制定价目表内容。
(三)确定表现价格的符号
在尝试自制价目表前,笔者引导幼儿围绕“如何能让弟弟妹妹都能看懂价目表”的问题重点进行了讨论。当讨论到价格如何表现的问题时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用数字!用钱!”笔者又提出疑问:
“可是小班的小朋友不认识数字怎么办呢?”幼儿立刻没了声音。笔者便提示到:“小班的弟弟妹妹会认识点子。”话音刚落,有一幼儿立刻从椅子上跳起来回应:“可以画点子!”通过大家的讨论,最
后决定采用数字和点子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示价格。
(四)确定价格呈现手段
表现方式定下来后,笔者就价目表上面的内容如何摆放的问题又展开了新一轮讨论。有的说图片贴在上面,价格贴在下面;有的说价格贴在图片的上面。笔者追问道:“雪菜面是多少钱?跟它一样价格的还有哪些?”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与讨论,幼儿们知道了价目表可以根据主食配料、荤素、价格范围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张贴。同时,笔者又追问:“如果菜单的内容需要更换怎么办?”有的说:“重新画。”有幼儿提出了新问题:“撕了会坏掉!”笔者接着追问:“是呀!有什么方法可以重复替换呢?”幼儿们陷入了深思。不久,有一幼儿突然跳起来说:“老师,我们可以用字母贴。”通过大家共同讨论,有效解决了价格内容编排、更新的问题。
(五)设计价目表摆放方案
价目表完成后,笔者与幼儿又围绕“放哪里”的问题开始了思考与讨论。为了能让身高不同的幼儿都能清楚地看到价目表,大家提出了各种方案:“挂在墙上矮矮的地方!”“放在桌子上!”“可以放在架子上!”“还可以放在盒子上!”一切完成后,笔者惊喜地发现:虽然幼儿的绘画技能比较粗糙,但是形象生动,富有创造力;虽然线条剪得不够平整,但是不刻板;虽然摆放不牢固,但是实用且符合幼儿的需求。
三、教学总结
(一)师幼有效互动是游戏开展的基础
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为有效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案例中是幼儿自制价目表,但是笔者并没有放任幼儿不管,而是时刻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在价目表引出、内容制定、呈现手段确定等一系列过程中,笔者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幼儿一起探究,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使每个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经验。
(二)趣味性是师幼之间有效互动的催化剂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价目表设计过程中,笔者创设了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用“老板”的身份与幼儿进行交流对话,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解决各类问题,激发了幼儿游戏兴趣,调动了幼儿游戏积极性,让幼儿自觉自愿地加入到游戏中,实现了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唐抱娣(1985~),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