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张亮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迈入新课程改革阶段后,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文章简单介绍了时空观念素养和历史概念教学,并从准确把握时空观念素养培育和历史概念教学的关系、解决时空观念问题、基于时间解析历史概念、基于空间解析历史概念等方面,对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概念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概念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78-02
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先进教学理论、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并在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创新和调整,才能满足更高的教学要求,在改善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支持。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和历史概念教学的合理结合,是新时期背景下促使高中历史教学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方式。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时空观念素养与历史概念教学概述
(一)时空观念素养
时空观念素养是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形成、具备以及发展的重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件本身就是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基础和载体,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脱离了时空去研究历史人物、事件、史料等,是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的。
对高中学生而言,时空观念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聯系的;②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③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④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⑤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1]。这五点要求,前两点是认识层面的要求,后三点是运用层面的要求。
(二)历史概念教学
历史概念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历史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反映的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知。历史概念全面体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之中,如“公元纪年”“辛亥革命”“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中国成立”
“古希腊民主政治”“俄国十月革命”“黄河流域”等。教师只有做好历史概念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和把握历史概念,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构建起科学化、系统化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更进一步地展开历史研究和探索奠定根基[2]。
二、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策略
(一)准确把握时空观念素养培育和历史概念教学的关系
对高中历史教师而言,要想在历史概念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同时引导学生基于时空观念强化对历史概念的认知与把握,那么教师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时空观念素养培育和历史概念教学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看,在强调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优化历史概念教学能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空有基础认知与定位,在脑海中形成唯一、固定的时空坐标,并能促使学生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从横向与纵向进行综合考量,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本质及内涵的目的。而在优化历史概念教学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更容易帮助学生构建起相应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让学生基于具体历史概念形成相应的时间认知、空间认知,从而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时空观念素养。
如在教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历史概念的过程中,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开展历史概念教学,可以发现其经历了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首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几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时候,需要延伸十八世纪中期的共性问题,如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等,经过对相应历史概念的学习,可以帮助高中生建立历史知识时空网络,从而对历史构成深刻的认知[3]。
(二)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问题的针对性处理
不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时空观念问题,如以现在的眼光、观念、态度等看待历史事件,对时间概念的年代性和逻辑性把握不准确,对空间概念的网络结构构建存在不足等。这些时空观念方面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知、细节把握等。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历史概念教学的优势,针对性地强化对学生时空观念方面的引导,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提高时空观念素养。由于历史史实缺乏生动性,而历史地图是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概念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如在教师教学“抗日战争”这一课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呈现出民国时期的中国版图,接着以时间为序讲授侵华日军在我国的军事侵略,并提示学生注意时空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把握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讲解这一历史概念。
(三)基于时间观念解析历史概念
引导学生基于时间观念对历史概念进行解析,让学生学会从横向与纵向两大角度看待时间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内部逻辑关系、历史发展趋势等,并起到“以史为鉴”的启发作用,对历史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并在研究历史知识时主动从横向与纵向两大角度展开分析,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如近代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与明末清初思想家均表示反对君主专制,可是这两个历史时期反对君主专制本质并非一致。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专制的过程中尚未提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政治方案,仅仅是儒家思想的承袭以及变异;近代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反对专制的过程中提出构建资本主义制度,充分反映出时代发展的潮流。两者的思想有一定的相似点,不过本质完全相反,因此在时间观念基础上解析历史概念并不是找历史现象相同的地方,而是需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出发。
(四)基于空间观念解析历史概念
对历史概念进行理解,必然少不了空间观念的支持。实际上大部分的历史事件都受到空间环境、地理条件的限制,脱离了地理谈历史,难以全面、充分、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内涵、本质。如在教学“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其中“古希腊”是一个空间历史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希腊这一历史概念,可以使其了解到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主要发源地,是西方国家文明之源。根据横向方面而言,这个阶段的古希腊出现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等人类精神文明导师,而且我国儒家文化奠基人也在此时间段诞生。虽然相隔万里,但均生活在奴隶制衰败时期,从统治阶级立场看来,其思想文化均为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两者有着共性。
综上可知,在全面渗透核心素养培育的大背景下,基于时空观念素养优化历史概念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历史概念出发,探究其中蕴藏的丰富时空观念知识,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容、特点以及内涵,进而促使学生构建起基于时空观念的高中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炎.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J].文教资料,2016(32).
[2]刘建兵.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概念深度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9(16).
[3]陆晓英.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0(16).
【作者简介】
杨扬(1991~),女,汉族,甘肃临洮人,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张亮蕊(1988~),女,汉族,甘肃庄浪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