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
近日王大夫接诊了一名糖尿病联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基于患者两种疾病的饮食方式完全不相符。短时间内患者不知如何安排日常饮食,因此在医生建议下,要求他去营养科寻求专业营养帮助。案例分析,患者今年78岁,身高1米5,体重48.5千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糖血脂偏高,前白蛋白偏低。饮食调查显示,患者平时饮用主食水果、豆腐类食物居多,肉类、蔬菜和奶制品,食物用量减较少,且如果饮食不合理,经常发生腹泻情况,每日运动量基本在1万步左右。
一、掌握原则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饮食控制原则基本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共识,也就是在对总能量摄入进行控制的基础上,确保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配比合理,适当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补充。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变位置集中在消化道,不仅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同时饮食不合理,还会加速营养物质的丢失。特别是当患者正处于结肠性,正处于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很可能伴随发热或腹泻等症状,在此期间人体代谢能力将明显加快,这也意味着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危险性将明显提升。
患者在发病后很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期间,可采取两个时期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活动期。这一期间患者因为病情影响需要被迫进食,因此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消瘦、水肿或电解质紊乱问题,这也是诱发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给予针对性胃肠内外营养支持。但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营养支持治疗仅能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起到改善作用,无法在本质上对患者的疾病症状予以缓解。所以,患者还需要积极接受原发病治疗。其次,缓解期。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缓解期治疗期间,治疗应主要集中在补充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的补充,从而缓解患者因为长期腹泻引发的营养消耗问题。在能量补充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理想、体重、身高等标准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饮食方案具体实施期间,医生还需要按照患者耐受程度适当增加摄入量,避免一次性食用量增多,对肠道引起的负面影响。同时,患者还要在日常饮食中加强对优质蛋白物质的摄入,加强对瘦肉、鱼类、豆腐等物质摄入,减少对牛奶的摄入,以免饮食不当诱发的腹泻问题。
二、案例分析
基于本案例患者临床可利用标准计算方法,对其体质量指数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患者体质量处于标准正常范围内,但患者前白蛋白水平偏低,进食量不足,因此本患者在临床中属于轻度营养不良情况,且当前患者没有发生明显腹痛,伴随粘液脓血便等典型肠道症状,所以判定该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处于缓解期。同时,按照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的能量供给计算方式,本患者每天能量补充应在2120千卡左右,根据患者当前进食量计算来看,其每天摄入的能量并不能满足应有标准。换言之,本例患者营养不良诱发的主要原因多是因为进食量不足引起。由于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影响,加之年龄偏大,所以可将患者摄入摄入能量进行适当调整,并叮嘱患者根据当前饮食积极调整日常饮食方案,避免对进食量的突然增加。为保证饮食合理性,可每日少食多餐逐渐增加,此种方式不仅能满足患者身体能量的基本需求,还能最大程度上减少食物对肠道的负面刺激,保证血糖整体平稳性。当患者日常饮食量达到临床标准,再进一步为其提供能量补充,直到满足患者日常需求为主。在此期间,医生也要定期为患者提供营养指导和饮食方案建议,从而按照患者不同阶段的营养情况进行饮食方案的动态调整。此外,对于患者蛋白量摄入不足情况,可以适当建议患者进食酸奶。患者说,最近为避免饮用牛奶造成腹泻,已经开始尝试饮用酸奶,且并没有出现不良的肠道反应。
三、饮食成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
(一)糖类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高糖摄入很可能加重疾病的发展。现有研究发现,和正常饮食相比,经常食用含糖量较高的人群,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更高,而适量進食蔬菜和水果的人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概率相对较低。目前临床对炎症性肠病发展中糖类的影响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但临床普遍认为过分摄入糖类物质,很可能造成肠道负担加重,且肠道内细菌出现过度繁殖,在细菌影响下,肠道内黏膜损伤加重,加大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
(二)益生菌
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期间,肠道菌群的影响也尤为重要,而益生菌是一组长期存在在消化道中的产乳酸细菌,最常见的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在没有发生疾病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群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保证肠道内免疫功能正常,不仅要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还要保证肠道内黏膜正常新陈代谢不受到影响。而益生菌已制剂在移植或定值宿主位置后,会造成微生物系统变化,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健康影响。大部分临床实践和研究已经表明,益生菌及其制品无论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和预防中均能发挥显著优势。研究表明,针对活动期的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适当合理的应用益生菌制剂,不仅能实现临床缓解率的提升,还能在生物抗结的作用下帮助肠道内屏障功能的修复,在积极调节肠道免疫系统功能的同时,避免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发展。而针对缓解其患者而言,益生菌制剂和传统药物作用可发挥一致疗效都能发挥出安全的优势。所以在治疗疾病期间,患者除了要接受针对性药物治疗,还可根据自身体质变化,适当补充补充益生菌食品或益生菌制剂。
(三)硫化物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标准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饮食过程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因此摄入的含硫氨基酸明显增多。而肠道细菌通过对含硫氨基酸的降解和发酵,很可能产生多种含硫化合物,最常见的为硫化氢等,这些物质长期长期堆积在肠道内,很可能对结肠细胞产生直接的毒副影响,并且会对蛋白功能和抗原性造成间接影响。特别是现代生活中过分摄入红肉后,大大增加了人群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几率。此外,基于非有机硫酸盐在储藏和防腐剂中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这些食物和饮料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应用,也将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几率,直接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换言之,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其饮食方法对于疾病的发生将起到重要影响,所以为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在治疗期间不仅要积极接受对应的临床治疗,还要认识到饮食干预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