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摘 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时代的推动下逐渐从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到今天的充满蓬勃生机。纵观发展历程,结合学生的就业、择业和实践,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还存在专业化发展优于职业化发展、师资力量匹配滞后以及社会认知度接受度普遍偏低等问题。故此,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学生价值导向模糊,社会接受程度低,就业与人才培养实际发生偏离,继而陷入不良循环。文章主要立足于“实务导向”的视角,着重阐述发挥社会工作强实践性的特色,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实务导向;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7-0133-04
一、专业教育特性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专业的应用专业,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来参与完成,结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以参加社区工作、学生工作来提供专业性服务,进而培养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评估操作等工作的专业人才,提倡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能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岗位,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其具有内容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教学方式灵活及强师资要求等专业教育特性[1]。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导向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专业工作能力
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为“强实践”取向,强调实务性、经验性。“实务导向”意为除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外,更多注重实践性、实务性以及能力培养提升为主的教育方式。“实务导向”下,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技能,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教育制定教学大纲、提出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就业技能培养工作。如此,有利于塑造求真务实的教育观,增加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认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与社会氛围。
现代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并朝着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润滑剂”和“减震器”,在“实务导向”理念下为社会培养合适、接地气、务实的社会工作人才,加强学生应用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知识协调解决或缓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充足专业社会服务岗位,真正发挥社会工作的意义与作用。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的人才培养现状,导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在“实务导向”视角的培养模式下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形势变化,减缓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能力。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实务导向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避免理論与实践脱节,现代各专业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实习。因此,社会工作对学生的实践要求更为具体,按照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的规定,社会工作的本科学生在学业期间需要有800个小时的实践实习时间,欧美国家在学生的实习时间上更为注重[2]。
社会工作是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实践中,学生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应对各种情况的社会问题,能更好地练就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务导向”模式注重实习教育,增加实训力度,丰富实践环节,使学生能练就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应急应变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共情能力,在实务过程中得到快速成长,日后学生在就业时能更快地进入角色,更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丰富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个人的差异性,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不培养“千篇一律”的学生,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一系列的培养模式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终极目的不谋而合。国内很多高校近年来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尤为如此,众多教师不再沉浸于以往的课堂传授模式,开始大胆地尝试“实践+讲授”并举的方式,让学生“反客为主”,引发自主思考,自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反馈在课堂教学中。部分院校有师生共建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依托高校背景,发挥专业优势,承接当地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解决或帮助缓解社区、老年、儿童、青少年、特殊矫正人群等各个领域的相应问题。在此背景下,逐渐摸索出更新理念、实用性强且效果显著的创新教育模式,迎合了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现实需要[3]。
此外,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实务导向的模式中,不断地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优化解决,促进科研视角开发与升级,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大力提升科研与教学水平。
三、培养模式中的实践经验探讨
(一)与相关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共建
Q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距今已有近十一年的开办时间,这些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风格与模式,为社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就业反馈中,部分优秀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专业开设初期,如何解决学生实习实践,成为该专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在不断地尝试与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与当地相应社会服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学的模式。在合作对象中,有政府部门、地方社区、民营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等。多年来,通过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探索实践与教学的结合,形成了多渠道交融实习平台,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定制与分配,更合理地对学生实践提供规划,逐渐形成了一套校外教学体系。
(二)实务学习与项目实践情况
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平台主要依托于该专业师生共建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承接的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开展实务学习与专业实践,近年来,承接有如下主要项目: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D地区儿童保护关爱项目”、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三区服务计划项目”“D市儿童防性侵保护项目”、D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正向成长”项目以及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居民适应性社区创新治理的探索”项目等等。
1. 在认知实习方面,Q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第二年会有认知实习的安排,大二的学生会根据当前的学习情况与课程接触情况,安排到相应对口合作的社会服务部门进行参观、交流与认知,大概4—8个学时。根据当前项目进展,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过地方的社区、社会福利院、救助管理站、养老机构、幼儿园等等。
2. 在专业实习实践方面,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大约会在大三暑假开始,直至当年年底左右,全程参与前文提及的各种领域的项目,由专业教师带队,外聘专业督导,并与相关行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的实习实践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在开展前述项目时,团队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山大学、中大社工等多家组织极为专业与全面的技术支持与帮助。确保参加实习的学生至少能获得800个小时以上的实践时长,学生们不必远行,也能更好地开阔视野,大力提升实务技能。
3. 各个服务领域情况。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于2015年开始,在D市多个社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三区服务”计划都匀地区项目,均为“长者服务”相关内容。多届实习生通过链接资源,在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通过建立个案档案开展个案服务、设立主题开设小组工作以及与社区一起开展社区服务等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事务咨询及服务、高龄孤寡老人陪伴、老年家庭居家安全改造、老年智能手机小课堂、熟龄美妆小课堂、防骗小课堂等等贴合社区老人实际需求的各种服务内容,极大地提升了社区老人的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缩减了老人与时代的距离,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与默契,提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指数。
在去年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学生们通过社区小课堂、便民小手册及“暖冬出行”等活动形式,辅以个案建档等措施,协助搬迁社区老人更快熟悉社区,熟悉新的搬迁环境,加快市民融入城市化进程,解除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帮助老人实现“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在儿童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及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带队老师和实习生在驻点社区的协助之下,建立社工服务站,开设了“430”课堂,以社区儿童为深入搬迁家庭的起点与切入点,为该社区的儿童提供一个有氛围、安全可靠的课后学习场地,解决了社区居民对孩子监管不力及放学后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通过课堂激发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促进同辈群体互助沟通,实现自我赋能;开展儿童青少年课业辅导,解决儿童青少年课业难题,培养儿童青少年学习兴趣与乐趣,疏导心理问题;运用“好习惯养成”正向行为引导模式,树立该社区儿童积极向上的健康品格。意在以儿童辐射家庭,建立搬迁儿童、搬迁居民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良好的社会工作生态环境。
在另一个实习点P村,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生一起,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引入聯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关爱”项目相关社会心理支持课程,为孩子做正向的心理建设,同时派出住校社工时刻关注和跟进该村孩子们的各类需求;另一方面,在P村的村委打造“儿童活动中心”,为孩子们提供集中、安全的学习、娱乐场所,同时通过入户建档,为家庭贫困的孩子建立追踪档案,时刻关注他们的各种状况并作出必要的跟进。
在D市社会福利院里,依托D市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院“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正向成长”项目,实习带队老师和实习生们以当地社会福利院为基地开展此项目,项目对当地社会福利院收养的流浪儿童从心理构建、社交能力、行为矫正、技能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正向成长指导,项目对当地乃至贵州省流浪儿童融入社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借助省民政厅福彩中心“D市儿童防性侵保护项目”,该项目是贵州省首次进行儿童防性侵社会保护项目,项目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在D市城乡多个小学进行全覆盖的公益防性侵课堂授课,并发放儿童防性侵知识手册,在当地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项目运行期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聚焦与关注,同时获得新华社、贵州日报等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及专访,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价值感。近几年的毕业生在对口就职的工作中,入职适应快,工作能力佳,也是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实务导向成果的良好印证。
四、反思与建议
近些年的项目运行,使得Q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增强了师生的专业价值认同感,但在相关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优化。
(一)优化实习时间与课程设置
一般实习时间都安排在大四的上半学期,此时专业课基本已经学习完毕,为实习打下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些许问题,在学习专业课时,大多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即使有相应的认与实习,但时间较短,深度不够,未及时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到的技巧性知识较为空洞。真正到了实习时间,学生运用却较为生疏,“学”和“做”脱节。实习指导老师还需要重新花时间帮助学生回顾专业知识,尤其是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等专业技巧尤为重要,只能在实习过程中边回顾边运用,效率较为低下。
根据此情况,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尝试引入行业专家,与相关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将学分与学时重新优化调节,让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进入项目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务导向”观念
部分学生虽然平时考试成绩平平,但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与应急反应能力,实践表现优异获得好评,导致部分学生在认定“应用型”专业、“实务导向”等观点时有局限性想法,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做”比“学”更重要、更有价值和意义,造成“重实务轻理论”的错觉[4]。
建议从大一进校开始,教师做好专业引导和价值引入。此外,在课堂教学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客观认识实践与学习的正确关系。
第一,尝试使用问题导向的课堂理念,由教师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同学、老师进行探讨,继而再将诸多的问题与个人想法带到实习实践中去,做到良性循环[5]。社会工作教学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发现社会规律。首先应创设问题情境,教师精心选取社会问题,能够激发其学生质疑和释疑兴趣;继而积极寻求答案,学生身处思考探究的氛围中,带着问题去分析或搜集材料,在后来的实践中又可以得到印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实务导向”有更客观的认知。重视培养学生的调查报告及论文撰写的能力,充分理解实务与理论学习之间关系,不可顾此失彼[6]。
第二,打造体验式课堂。在“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上,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造体验式课堂,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社会岗位,面对面与服务对象沟通,准确掌握社会工作信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教师应化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引导员,在体验式课堂中,利用小组游戏、情景创设与模拟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更能理解应掌握的知识,对社会也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实务导向”的多元化方向。
归根结底,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求和就业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务导向”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而言是主流且有效的培养手段。Q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些许成果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寻找到一定的方向,但就整体的职业、就业发展而言,需要优化和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实务导向”的理念会在未来的进程中不断摸索,期待培养更多优质社会工作人才,促进社会更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边燕杰,雷鸣. 高校与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共建“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A]//陜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 2010:4-14.
[2] 张丽丽. 论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 社会福利,2014(01):44-47.
[3] 闭伟宁,罗树杰,李红. 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问题初探——基于广西8所高校的调查[J]. 社会工作,2013(06):130-137+156.
[4] 姜振华. 从社工事务所的服务透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北京市两家社工事务所为例[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3):138-141.
[5] 张宁渤.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探析[J]. 社会工作,2012(12):32-36.
[6] 赵怀娟. 回应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契机与策略[J]. 社会工作,2012(02):40-44.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