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论证:图书出版不可或缺的环节

2022-04-15 22:43李冬
传播与版权 2022年4期

李冬

[摘要]印前论证是图书在交付印刷之前的论证,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从实操出发,分析印前论证存在的误区,阐述印前论证的意义,标明印前论证的内容,对出版单位以印前论证为抓手,全面提升出版能力,带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印前论证;出版计划;管控出版流程;图书质量;市场变化;高质量出版

出版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由侧重数量规模转向注重质量发展,我国也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这既是出版行业顺应时代、迎接挑战的使命担当,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既需要高瞻远瞩的谋略和布局,也离不开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的科学落实与准确到位。

“印前论证”顾名思义是图书在交付印刷之前的论证,其任务在于检测成书与计划是否一致、出版计划是否完全实现、市场形势有无变化等,目的在于决定是否按原定计划付印。其是选题成书之前全部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最后一道工序,在出版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深远的意义,不可或缺。

一、印前论证存在的误区

当前,出版业竞争激烈。因此,出版单位对出版的选题、组稿、编辑、装帧、印刷、营销等环节很重视,但是部分出版单位对印前论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却认识不足。一是其认为印前论证没有必要。选题经过论证,书稿通过三审三校,装帧完成设计,发行按计划提印,万事俱备,印前论证则多此一举。二是其认为印前论证是自找麻烦。从选题到成书,此过程极为不易,若书稿检测出问题就需要改正,印前论证既费人力,也费财力。三是其认为印前论证没有时间。图书出版通常赶着重要时间、节点,要让图书尽快产生效益,印前论证会延误时机。四是其认为印前论证没有人手。由于图书出版数量激增、出版周期缩短,出版单位要把更多的力量投放在生产经营上,印前论证会顾此失彼。

此外,有的出版单位则把印前论证片面地理解成印前审读、编校质量检查。有些出版单位只重视选题论证,甚至不知道印前论证。

付印之前需要论证,是出版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例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版的大众读物,其选题论证的出版时间不应迟于2021年5月中旬,但因为其他原因,书稿年底才付印。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出版的读物,选题论证的出版时间应是开幕式前一个月—2020年6月,但付印在即,2020年东京奥运会却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至2021年7月。可见,图书的实际付印时间与选题论证规定的时间不符,若按实际时间付印,就会给出版单位带来损失。是付印或是调整内容,还是等待时机再付印,甚至不付印?这就需要论证来决定。付印、暂缓付印与不付印都会造成损失,要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出版单位必须“相权取其轻”。“相权”就是论证,“取其轻”就是论证的结果。

首先,出版从策划到成书,所谓决策在昨天、成果在未来,决策与成果之间跨度长、难度大,成书与策划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如果成书的效果低于策划,那策划时确定的图书起印数是否需要调整,甚至停止出版?即使成书与策划的效果完全一致,但此一时彼一时,出版单位也需要对付印时的图书市场形势进行再评估。

其次,成书时若市场萎缩甚至消失,出版单位就需要减少图书起印数,甚至停止出版,而如果成书时市场扩大了,出版单位可以增加起印数、加强营销力度,但也需要谨慎行事、步步为营,因为市场随时可能又有新的变化。比如,2019年,图书市场“头部效益”越来越明显,销售前1%的图书码洋贡献不断增大,而且网店销售码洋占据了全国零售市场的70%,网络成为图书市场的重要渠道。2020年,網络渠道同比增长7.27%,码洋规模为767.2亿元,在整体零售市场占比达到79%[1]。《2021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上升1.65%,码洋规模为986.8亿。从不同渠道来看,网店渠道保持正向增长,但和前几年相比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1%;实体店渠道2021年受主题出版图书带动,同比上升了4.09%,但是和2019年相比,仍然出现了31.09%的负增长[2]。当前的市场与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已不可同日而语,不能简单地用“大”或“小”来表述和区分,出版单位需要详尽分析,做出科学判断,而分析、判断的最恰当时机也是最后时机,就在印前论证。

最后,出版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笔者曾策划一套教辅读物《小学进阶训练》,图书作者为一线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保证了图书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图书内容则根据对课堂典型实例的分析,介绍科学、实用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保证了图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出书时间定在2020年3月,起印数为1.5万套。然而在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春季开学时间推迟,家长为孩子挑选教辅的时间不能确定,则该书的印前论证结果是暂缓印刷。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渐渐明朗、可控,学生在家以线上学习为主,《小学进阶训练》则及时调整策略、内容,筹备于2021年秋季推出。后来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整顿教育培训市场,该书再次进行印前论证,最终停止印刷。通过印前论证,出版单位能够及时止损,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印前论证的重要性。

二、印前论证的意义

印前论证在图书出版流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成书的“合格证”,也是付印的“通行证”。出版单位做好印前论证工作,意义重大。

第一,有利于加强选题论证。选题论证是图书出版的首要、必要环节,提高选题策划能力、选题论证水平,提高选题实现率和实现水平,是每家出版单位、每个出版人时刻不可懈怠的大事。不可否认,有些出版单位不重视选题论证阶段,论证走过场;有些编辑为了通过选题,策划时杜撰精彩计划,实操结果则大相径庭。而印前论证可以倒逼选题论证去粗存细、去伪存真、去虚存实,促使其更扎实、科学、可行,并且把选题论证延伸至图书营销、创造效益等环节。

第二,有利于管控出版流程。图书出版的源头在选题,选题实现的目的是出版,实现过程至关重要。优质出版可以把好选题做强做优,优秀编辑甚至可以把一般选题做成一流图书。这就需要出版单位准确、及时地把握出版全过程,做准、做实、做精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有些出版单位对选题实操不过问,使出版工作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而印前论证在实际上是对图书从出版计划到计划成书的全程追溯,对出版的流程管控至关重要。

第三,有利于强化责任意识。责任编辑必须切实担负责任,在装帧、印务、印刷、营销以及二审、三审等环节,每一个部门和参与者都责无旁贷。印前论证是对图书付印前各个环节的终极检测,有利于责任的分解和落实,也有利于责任意识的养成和强化。

第四,有利于减少效益损失。图书的出版在选题论证时都有效益预期,但选题论证尚属“预设”,图书成品才是“生成”。印前论证是再研判、再确认成书的情况,既可以加快付印、加大营销力度,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也可以及时暂缓出版、终止出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五,有利于出版社队伍建设。出版的质量归根结底是由出版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决定的。印前论证是对图书从选题计划到计划成书的综合检测,其越规范、严格,对出版流程和所有人员的要求就越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决策者更加注重整体战略规划的制订、精品出版战略的实施和高质量出版计划的确定;策划者更加注重市场调研、市场分析,提出高质量的选题;操作者更加注重紧抓优质作者资源,打造高质量图书;制作者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发展,做好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经营者更加注重准确判断市场变化,做好相匹配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决策者的领导力、员工的执行力才会不断得到提升,出版单位的队伍建设也得到不断加强。

目前,也有不少出版单位保留或增设了印前审读。在实际工作中,出版单位发现待付印的图书存在的编校问题仍然很多,并组织了印前审读,建立印前審读制[3]。但印前审读不同于印前论证,印前审读是印后审读的前置,只能是印前论证的一个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减少差错,降低印后图书的差错率。而且从现状来看,出版单位的审读人员基本上是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编辑,或者外请有经验的编辑,他们有选择地审读即将付印的图书,所提出的审读意见只能供参考。但印前论证是对成书的一次“全身体检”,论证人员等同于选题论证的人员,即由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相关编辑以及营销、财务、印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论证对象是所有即将付印的图书,论证意见必须执行。把印前审读等同于印前论证,或者认为有印前审读就不需要印前论证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三、印前论证的内容

印前论证是出版单位在图书付印之前的再论证,论证内容在于整本书的全部要素,包括图书的内容质量、品相、定价、出书时间以及营销方案、市场环境等。

第一,检测成书是否与计划完全一致。选题计划经过反复论证,形成出版计划,相当于出版单位与编辑或编辑部门形成契约;出版计划按程序上报获得通过,相当于出版单位与有关管理部门形成契约。因此,检测成书是否与计划相一致,是履约的必然行为。出版单位既必须要求编辑或编辑部门履约,又必须对相关管理部门履约。印前论证承担了这一工作。例如,曾经有两家出版社分别将编辑申报的“周国平新作”《纯粹的智慧》《读禅的感悟》选题列入出版计划,并按时出版。但在图书进入市场后,另有作者冒名顶替,周国平诉诸法律,图书下架,出版社承担损失和后果。如果出版社进行印前论证,就完全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计划出书到成书是非常复杂的转化过程。有些成书规避、解决了选题论证时没有预想到的问题,提升、优化了图书品质,所谓高于计划;有的成书每一个环节都打折扣,勉强成书,所谓低于计划;有的成书操作时改弦易辙,面目全非,所谓悖于选题。出版单位对低于计划的应该暂缓或停止付印,悖于计划的应该立即停止付印。悖于计划存在质量好或质量差的情况,但付印都必须停止,因为既然“悖于”,即使质量再好也已经属于另一个选题,需要重新进行申报流程。

第二,检测“三审三校”制度是否认真执行。三审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单位内部审稿制度,是保证图书质量的中心环节,也是出版按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三审制规定了各个审级的具体人,在程序上其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可以实现对书稿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可以避免因编辑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有助于对书稿质量的严格把关。三校是对书稿校对的基本次数,重点出版物还需要增加校次,专业图书也需要增加专业校对。但有些出版单位的三审流于形式,甚至取消校对部门,实行所谓的编校合一,直接让校对承担编辑工作。这很容易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编校错误产生。

第三,检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是否真正落实。质量是图书的生命。首先,印前论证要检测成书遵守相关制度的质量,比如是否完全执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坚决不能打“擦边球”,更不能选题申报与正式出版“两张皮”。其次,印前论证要检测内容质量,是否保持政治敏锐度,注意稿件的政治性、政策性。出版既是科学、文化、技术的转化成果,也是思想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载体。在新形势下,出版尤其是主题出版必须与时俱进。再次,印前论证要检测编校质量。图书出版应该严格控制差错率,尽可能地把无差错的优质产品呈现给读者。最后,印前论证要检测责任编辑对二审、三审和三校以及专项送审意见的落实质量。有些责任编辑对二审、三审以及专项送审的意见和校对意见视而不见或者自行其是,导致审、校形同虚设。此外,印前论证要检测设计、印刷质量,看设计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印刷质量是否符合我国出版行业标准。无论如何,图书出版必须遵循《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第四,检测相关环节和细节落实是否合理。图书出版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相隔时间少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数十年,期间变化多。如印刷原材料涨价,原来的定价是否还合理,盈亏点是否需要重新测算?按原计划推出的时间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根据出版单位的图书生产情况和市场情况统筹考虑?印刷技术有新的发展,原先所选择的工艺是否需要更改?对大型图书、重点图书,在漫长的编辑出版时间内,其编委会成员有无变化,是否需要更新?如笔者所在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其下属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全元文》从策划到成书耗时16年,而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历经34年,还在继续出版。图书出版必须环环相扣、细细夯实。出版单位的印前论证检测要具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认真解决。印前论证是图书出版整体可控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四、结语

印前论证不是出版的多把一道关,而是正常、必然的出版流程之一。有些出版社图书未上市即亏损,甚至不少图书付印即库存、上市即滞销,最终退货、报废,损失巨大。出版单位如果做好印前论证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因此,出版单位应高度重视印前论证工作,自觉将其纳入出版管理体系。从眼前看,印前论证可以把优质图书推向市场,满足读者的需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从长远看,印前论证可以助力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使其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与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张稚丹.解读《2020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1-28.

[2]何安安.2021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发布:学术文化类码洋比重上升[N].新京报,2022-01-06.

[3]李德玉.图书印前审读的尝试[J].出版发行研究,2002(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