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宏才?周典富?严岷
【摘要】全媒体时代,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出版社应筑牢数字化思维,打破传统出版方式的封闭性,依托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有效整合内部优质资源,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和人才队伍的交互融合,促进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开创业内新兴互联网教育公司与传统教育出版社强强联手的先河,成立上海砥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内容形式,服务读者新需求,推出了契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蹚出市场发展新路径,为传统出版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 键 词】教育出版;教育产品;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缪宏才,上海教育出版社;周典富,上海教育出版社;严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5.012
一、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出版社作为传统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出版理念和市场格局在数字时代受到了剧烈冲击。出版业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依托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有效整合内部优质资源,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和人才队伍的交互融合,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传播矩阵和管理机制,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数字出版处于初级阶段,图书形态多为纸书及其数字化产品,对应“教学+数字化”“阅读+数字、纸书”,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与附加值的概念。随着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不断融合,数字出版将带来全新的出版链乃至编印发全行业链的变革,书的形式、做书和卖书的方式等都将发生深刻变革。笔者预测,书的存在方式可以是纯数字的,编辑、印制、营销发行和美编工作可以由一个人(或一个小团队)担任,甚至作者、出版人、读者也是一本书的共同操作者,书处于一个始终未完成的不断优化的状态,纸书的第二版、第三版……始终在线化。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出版的内涵外延不断变化,业界对数字出版的概念或理解远未定型。当前,融合出版的主要方式包括内容方面、技术方面和市场方面等。出版属于服务性质的范畴,数字出版在当代的选择,一是取决于服务对象,二是取决于数字技术,出版须转型升级为基于数字技术平台的综合服务。在出版社与用户之间,销售的实现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出版社有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机会、更长远的衍生。从“为谁做书、做什么书、怎么做书”的角度来看,数字出版在传统出版中的位置属于“怎么做书”的范围。因此,出版社必须跳出惯性思维,通过数字产品反向、倒推纸质出版,与其研究数字出版怎么做,不如考虑未来出版怎么做。未来的出版工作,数字化转型将是主要工作之一,但不会是全部。不同专业分工的出版社、独体出版社或集团内部的出版社,其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方略也应不同,可以是生产产品,也可以做专门的纯粹的数字出版,即不存在标准的“数字化出版”,而是根据各社的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
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为例
上海教育出版社是一家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教育专业出版社,60多年来专注做好出版教材、服务教育一件事,积极服务上海和全国课程教材改革,积累了优质资源和丰富经验,锻造了一支研究型、复合型教材编辑团队,科学构筑了以基础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两翼的横贯大中小学教育的教材出版体系,成为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出版的重要力量,曾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级重要称号。可以说,作为上海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上海教育出版社在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上具备了充分条件和扎实基础。
基于此,上海教育出版社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审慎思考,准确把握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积极探索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开创业内新兴互联网教育公司与传统教育出版社强强联手的先河,成立了上海砥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砥翼教育)。砥翼教育聚焦中小学教材的数字化,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和出版资源创新内容形式、服务读者新需求,推出了契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逐步实现了由教育出版向教育服务的转型升级。
1.聚焦中小学教材的数字化
上海教育出版社在6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积累了丰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借助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传播优势,将中小学教材的数字化作为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教材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过程中,上海教育出版社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教材数字化形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为教材提供普适性的经过严格“三审三校”的配套数字资源(如复合型教材),这类产品为纸质教材配置丰富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源,不是纸质教材在数字形态上的简单复制,也不单纯是纸质教材的升级替代产品。二是基于教材提供呈現教学过程的数字产品(如空中课堂),这类产品具有物理场所不受限制、灵活度高等特点。三是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提供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的综合性服务(如数字支撑服务平台),这类产品集纸质教材原型、数字学习资源、学科学习工具、各类应用数据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强大互动功能,是体现个性化、交互性、沉浸式、自适应等特点的融合出版产品。上海教育出版社聚力打造的“沪学习”在线教育平台,就是第三阶段的典型代表产品。
2.聚力打造“沪学习”在线教育平台
2018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数字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力量集中在基础教育等领域,通过全面提升数字化技术水平,稳步推进出版融合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充分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仅对传统出版社改造传统出版业务、提高出版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上海教育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理念创新和教育模式深刻变革更具战略意义。经过谨慎调研、多年酝酿,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成立上海砥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砥翼教育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为聚焦点,致力于为教育赋能、为出版赋能,以“技术+内容”双引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材与学习资源数字化深度开发。砥翼教育的核心产品——沪学习APP,是面向上海地区一至九年级学生打造的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应用平台。平台倡导“会学习,更有趣”,满足学生在家庭学习场景下开展教材学习和课外阅读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更有效、更完善的教材学习支持与课外阅读服务,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和深度阅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沪学习APP在2021年秋季开学前正式上线并成功导流,已覆盖上海义务教育阶段50%以上的学生,付费用户超过3万人。
在数字出版时代,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内容呈现细化、碎片化的显著特征。即便如此,其内在逻辑结构仍是完整的,这就为以知识元为最小单位而进行的数字内容融合和产出提供了基础,从而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与最优化。以沪学习APP的“数学能量站”为例,该板块挖掘传统纸书的优质内容,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将内容进行细化加工,分为“同步课本”“一周一练”“巩固提升”“精编解析”四个板块,将纸媒优质内容进行二次发掘,充实了数字出版,丰富了数字产品的呈现形式,如“精编解析”板块的“视频讲解”。此外,“一周一练”每周更新,解决了纸媒更新速度和传播速度延时的不足。可见,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能够实现更好的互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产品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与呈现。
除了沪学习APP,上海教育出版社在融合出版方面也取得了亮眼成绩,如指尖上的名师课堂——“大符头”钢琴系列数字融合出版产品获2021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推荐年度提名项目;《自然趣玩屋》获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202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普及奖二等奖;《病菌简史》《大话集成电路》入选2021年度“科普创新行动计划”新媒体科普短视频创制与推广,获得资助共计100万元。另外,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度出版数字版权图书1100多种,数字出版收入4000万元。
三、 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时,要将传统纸质出版与新媒体出版作为一个整体设计规划,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传统出版是数字出版的基础,数字出版发展势头良好将会反哺传统出版优化产品内容,增强用户黏性。同时,出版单位还要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技术、政策、资金、人才融合体系,并将其作为数字化产品持续产出的有效支撑。基于数字化出版的性质和特点,结合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在组织架构、产品研发、人才建设、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值得思考与总结。
第一,领导班子要敢于担当、不惧失败,具有数字化思维。只有具备互联网思维,及时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才能适应数字出版的当前需要和未来趋势;只有瞄准发展机遇,下定决心在数字化转型上寻求发展,出版单位才有可能在数字化变革浪潮中脱胎换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但现实中,大多数出版单位的出版思维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转换成互联网思维,这就需要领导班子在做好謀划的前提下,放手由专业的互联网人才具体实施数字化出版工作。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读国家政策,紧跟国家战略和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对出版单位的发展战略、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慎评估,明确自身定位,找准数字出版的切入口。比如,上海教育出版社立足教育出版特色,作为教育资源主动的整合者和转化者、数字化转型的先锋队、个性化智慧型学习的提供者,为家长师生提供解决方案,进而选取数字化教育为切入点,明确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哺育和引导。
第三,要推出既彰显自身特色优势又符合读者需求、市场需求的产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出版全流程,建立纸质、数字、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内容融合的生产流程。出版单位要从选题策划开始布局每个出版环节,编辑、技术、营销等人员在做好纸质图书的同时,要以各种形态(音频、视频)及线上线下多种知识服务的方式多次呈现内容,实现内容的全媒体开发。
第四,要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执行能力强的团队。数字时代,出版经营理念、生产流程、经营模式等已有了质的变化,数字化转型工作需要出版人既具备出版基本素养,又具有新媒体出版思维以及市场洞察力、产品创新能力等。因此,出版单位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培养在岗编辑,引进电子商务、信息软件、新媒体运营等专业人才,引进懂企业管理、市场经营、数字营销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多措并举,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落地落实。
第五,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更新考核激励机制。在政府管理、数字出版资质、内容审定把关、市场管理等方面,相关部门宜有绸缪,为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出版单位要更新考核机制,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将出版业务的收入利润指标变更为数字产品的阶段性开发成果、新增用户、活跃用户、转化率等互联网指标;将短期考核与长期考核相结合,将年度考核指标分解为季度指标,季度指标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和产品开发进度等进行一定调整;采用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相结合的360度考评,考核过程确保公平公正,绩效考核结果要与员工聘用、职级升降、培训发展、薪资报酬等挂钩,充分体现员工贡献度。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多数出版单位在组织架构的构建、制度机制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产品研发和版权维护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推出了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和读者需求的数字化产品。从长远来看,出版单位宜打造一种可复制、可操作、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探索一条有效、盈利的市场化路径,助推行业完成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形成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实现出版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斌. 浅析全媒体时代中小学教辅的数字化出版[J]. 新闻传播,2021(9):70-71.
[2]贾永权. 新时期出版社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出版[J]. 传播力研究,2020(24):99-100.
[3]宋毅,李梦涵. 丹麦图书出版业发展探析[J]. 出版参考,2020(8):13-15.
[4]黎捷. 德国出版业面临的数字化挑战及应对[J]. 新闻文化建设,2020(15):47-48.
[5]张云燕,林安红. 我国数字化出版资源优化整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基于媒介融合的视角[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08-112.
[6]李尚. 新时代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探析[J]. 传播力研究,2018(27):85+98.
[7]李林容. 数字化出版的新传播特点及其趋势[J]. 出版发行研究,2017(7):35-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