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酒

2022-04-15 16:28陈劲松
雪莲 2022年2期
关键词:酒量岳父李清照

【作者简介】陈劲松,本名陈敬松。1977年6月生于安徽省砀山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3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1996年公开发表作品。诗歌、散文、小说见于《诗刊》《散文》《青年文学》《星星》《扬子江》《花城》《作品》等刊。有作品收入全国幼儿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及多部选本。获青海省青年文学奖《诗潮》年度诗歌奖等。著有诗集《纸上涟漪》等5部,散文集《提灯少年》。

相熟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善饮,白酒不过一两,啤酒不过一瓶的酒量而已。父亲说起他年轻时候的事,偶尔会提到他当年酒量极好,最多时可以喝一斤白酒而不醉,我不大信,如果是真的,我哪怕只从父亲那里遗传两三分的酒量,也不至畏酒如药了。

上中学时,校园里的男孩子青春萌动,荷尔蒙旺盛,开始拉帮结派,偷偷学着抽烟、喝酒。我也不例外,有一帮交好的兄弟,没有歃血,也没有磕头,却按年龄排了座次,“拜了把兄弟”。学习之余,偶尔会凑份子聚聚。某一年寒假,每人凑了几十块钱的份子,在二哥家聚会。专门请了做饭的厨子,做了一大桌菜。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喝酒,不知深浅,大口猛灌,须臾之间,我已酩酊大醉,吐了个昏天黑地,真是出了大丑。后来再谈到我那次喝醉的事,他们全以我连热菜都没见到来取笑我。自此之后,我便知道了自己的酒量几何,不敢在喝酒上造次了。

家人中岳父酒量极大,近七十岁时仍能喝一斤多的白酒。据说年轻时经常“一天三酒”,早中晚三顿,缺一不可。早晨少喝一点,中午和晚上,喝得多一些,尤其晚上,须喝得尽兴才可。年轻时岳父既喝酒还抽烟,但为了和侄子的一个赌约,他抽了几十年的烟说戒就戒了,就是酒,一直割舍不掉。上年纪之后,家人劝他少喝一点,或者直接把酒戒了,岳父便会瞪起眼睛,有些愠怒地反驳:不喝点酒,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大家便不敢再多说了。但岳父的酒还是比以前喝得少了,从三顿改为一顿,只在晚上喝。岳父喝酒的玻璃杯也是大号的,盛满之后,四两有余。岳父喝酒,并不讲究下酒菜,随便做上两个菜,就是一顿。酒菜准备停当,拿出酒杯和酒瓶,稳稳地坐下来,先是把酒哗哗地倒上一气,眼看着将要倒满时,就小心起来,把瓶嘴缓缓抬起一些,酒线变得越来越细,及至杯中酒已经倒满,在杯口处形成了一个凸面,堪堪溢出的时候,岳父才收了手,把酒瓶盖好,放在一边,然后把嘴凑向酒杯的杯沿,猛吸一口,砸吧砸吧味,才慢吞吞夹上一口菜送进嘴里。只看岳父喝酒,觉得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还在和爱人谈恋爱的时候,第一次去她家里,吃饭时,岳父要我和他一起喝点,我推脱说不胜酒力,一喝酒就过敏。岳父脸上现出失望的表情,摇摇头,似在为我少了这个人生至趣而惋惜。和别人一谈到喝酒,岳父就变得眉飞色舞起来,他常说自己至少喝过好几吨的白酒了,我是信的。过了七十岁,岳父的酒量显见得小了,前两年有两次莫名的高烧不退,在医院住了很久,出院时,医生再三嘱咐不能喝酒了,岳父真就再不喝了,至今已经几年过去了,想想他以前喝酒的样子,真是觉得不可思议。

诗人善饮者,古今都并不鲜见。曾有好事者,把酒名最盛的古代诗人做过排名,头把交椅,没什么意外,当属自称“酒中仙”的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似乎也成了所有诗人善饮的一个最好的明证。我每每赴宴,说自己不喝酒,常被人调笑,尤其是刚见面的生人,“你不喝酒,那你的诗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只能略显尴尬地笑笑,说自己是诗人中的特例,别人斗酒诗百篇,我就只能躺倒呼呼大睡了。有人统计,李白流传于世的一千首左右的诗中,写到酒的,就有一百七十多首,这实在是一个有点惊人的比例,也可见诗人对酒的钟情了。诗人李白的很多作品应是酒后所作,现在读来,仍有浓得化不开的酒意。“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昂扬,豪气万丈;“日暮醉酒归,白馬骄且驰”,可以一窥诗人的畅意、旷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则可见诗人的落寞与孤寂。诗人李白也有喝得不爽,觉得凄凉悲惨的时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人独酌,确实索然无味吧。李白不可一日无酒,他在《襄阳行》中写到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就可佐证。他也常常喝得大醉,在写给妻子的《寄内》中他就写道:“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有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又嗜酒如命的老公,他的妻子应该感到欣慰又无奈了。李白善饮,他对善饮者引为同好,对不善饮者,他似乎颇为鄙夷,很有意思的是,他曾写过一首诗对一个不喝酒的朋友进行嘲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读来不禁令人莞尔。想来如果我生在唐朝,是不配与李白先生做朋友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诗人李白当然不是以饮酒名世的,但他写到的那些圣贤们多是不饮酒的吧,要不,必会少了很多的寂寞。

诗人李白曾到过我的故乡砀山,留下过一首与酒有关的诗。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诗人李白与杜甫、高适游砀山,砀山刘县令于宴嬉亭设宴款待。众人泛舟宴嬉亭池,饮酒赋诗,李白在酒宴中挥毫写下了《秋夜与刘砀山泛舟宴嬉亭池》:“明宰试舟楫,掌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我老家的国营酒厂出过很多款名为宴嬉台的美酒,以酒仙之名,红火了多年,至今似仍在生产。

酒仙李白之后,酒名当仁不让的,应属大诗人杜甫。杜甫自幼好酒,有“少年酒豪”的戏称。但杜甫与生活小康的李白不同,他一生贫寒,即使些微酒资,也常常令他捉襟见肘。他年少时为了饮酒可以“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更有甚者,为了换酒,即使当了衣服也在所不惜,“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年老之时,杜甫愈加穷困潦倒,但又舍不了杯中之物,不得不叹道:“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与李白的狂放达观不同,杜甫性格要更内敛一些,但也写出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的人生率意,这种难得的率意,应该是酒带给他的。但更多时候,酒入愁肠,让诗人显得越发悲凉、愁苦、伤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等等,莫不如是。

在诗名上,杜甫与李白双星辉映,在喝酒上,他们也是很好的酒友。酒后,他们经常同衾而眠,杜甫还曾把此事写进了诗里:“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后来想起一起饮酒的往事,也曾赋诗酬和,“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中一个“重”字,表达了李白盼望与杜甫重逢,再次开怀畅饮的急切心情。真可算是诗坛上关于酒的一段佳话了。

杜甫从十四五岁开始饮酒,一直到老年。他56岁那年在夔州参加刺史柏茂琳的宴会,估计是喝高兴了,酒后乘兴纵马飞奔,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跌伤了腿。朋友们来看望他,提了许多酒来,于是杜甫忘了伤痛,拄着拐杖又和朋友们到山溪边去大喝起来,杜甫即席赋诗曰:“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毫竹。共指西日不相待,喧呼且覆杯中渌。”(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来看》)真可谓爱酒入骨了。酒伴随杜甫一生,他的去世据称也与酒有关。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漂泊到湖南耒阳,当地县令素仰诗人大名,送来牛肉和白酒,杜甫“饮过多,一夕而卒(明皇杂录)”,死在了一条破船上,走完了自己颠沛流离、飘摇窘困的一生。此说并不确切,为热爱杜甫的人所不愿接受,但因其终生嗜酒,也在情理之中。

李白杜甫之后,善饮爱饮者,可以多人并列,如果非要排个位子,宋代诗人苏轼无疑在身位上稍稍领先。苏轼生性豪放,因了酒的缘故,这种豪放里自又多了几分的旷达。李白一千余首诗中写到酒的有一百七十余首,而苏轼在这一点上也不遑多让,他三百余首传世的诗词作品中,关于酒的,竟有九十多首。

东坡居士爱写诗饮酒,连作画前也必须饮酒。他的书法也很有成就,成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作书前更喜欢饮酒,曾说自己“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可见酒加持了他的笔力。我的很多书法家朋友,也都与东坡先生一样,喜欢酒后狂书。再联系到更早以前的一些大书法家,从王羲之酒后写《兰亭集序》,到张旭醉后狂草,再到怀素酒后狂书,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传奇。可见.酒不光与诗,与书法也有不解的渊源。

苏东坡不仅饮酒,还是酿酒的高手,这一点,他可比李白杜甫强多了。他曾以蜜酿酒,写下《蜜酒歌》,并在《东坡志林》中记录过酿造方法。他还酿造过桂酒,写有《桂酒颂》。他所作的《东坡酒经》仅数百言,却包含了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内容。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可以找到东坡先生当年的记录,如果酒厂得到了,以他的古法酿酒,大火起来也说不定呢。

苏东坡爱酒,但饮酒有度,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少有借酒浇愁的内容。“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这就是明证。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因调任、被贬,去过很多地方,比如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黄州(今湖北黄冈市)、登州(今山东蓬莱)、颍州(今安徽阜阳市),再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儋州市)、廉州(今广西合浦县)、舒州(今安徽潜山县)、永州,卒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在这样颠沛流离的苦旅中,可以想见,酒,一定给予了他很多的抚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嘛。

说到酒,又怎能不提到诗人白居易呢。白居易自称“醉司马”,仅从这个名号,就可见诗人对酒的挚爱。他专门在家里建了酒库,还常把酒坛放在床头,便于饮用,睡前要喝,醒来后也要喝上两口。与苏东坡一样,白居易也是酿酒高手。佳酿既成之时,白居易必邀请朋友来到家里品嘗。白居易喝酒,也很讲情调,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一起喝酒的也多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每每到了喝酒的好日子,白居易便邀请客人来家里,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一面弄琴,真是不亦乐乎。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附近有池塘,他宴请朋友时常会泛舟水上。他命人在船舷边挂上很多装有美酒佳肴的皮囊,碧波之上,吃酒唱和,逍遥快活,直至吃喝完为止。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人新酒已经酿好,邀约的朋友已经在路上了吧。

晋代陶渊明爱菊可谓妇孺皆知,但他嗜酒,似乎知道的人并不多。他嗜酒的程度,也绝不次于爱菊。陶渊明生逢乱世,他生活的晋代,士族骄奢淫逸,阶级矛盾逐渐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他仕途一直不如意,所以在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就选择了归隐。如果他委曲求全,一直做个彭泽县令,所得薪资喝点小酒应该不成问题,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职,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后来窘困不已,连酒钱都成了问题。陶渊明刚刚归隐时生活还比较宽裕,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可见当时他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但好景不长,他的家境逐渐没落,房子两次遭受火灾,又接连受到水灾旱灾虫灾的侵扰,连生活都成了问题,以至到了“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的境地。但即便生活如此窘迫,他依然对酒念念不忘,写出了“酒熟吾自斟”的诗句,真是让人可怜,又觉可笑。

在去世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九月,陶渊明写了《挽歌》一诗,这可算是他在生前为自己写的祭文了。即使是写给自己的祭文,诗人依然对酒念念在兹,“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诗人对自己在世时“饮酒不足”愤愤不平,更对以后不能再喝“清香的浮着泡沫”的春酒引以为憾,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别以为只有男诗人嗜酒,历史上,很多女诗人饮起酒来,巾帼丝毫不让须眉。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属李清照。想象不到吧,中国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才华横溢的女诗人,竟然是个“酒鬼”。在喝酒这一点上,李清照真是一点都没有拉女诗人的后腿。据统计,李清照的作品中,百分之七十都写到了酒,这个比例,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在男尊女卑的旧时代,李清照不光嗜酒,而且还聚众饮酒,完全不顾忌世人的眼光,倒也可算是中国争取妇女权利的一个先行者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李清照隔三岔五就呼朋引类招呼朋友开“party”,纵情畅饮,经常醉得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了。不仅如此,喝得酩酊大醉之后,他们还经常“酒驾”,当然,他们驾驶的不是汽车,而是小船,我们中学时学习的她的那首词就是明证:“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对于醉酒,她毫不避讳地记录下来,真是够率性的了。

李清照喝酒,不只和一群朋友一起喝,一个人也会喝。开心的时候喝,“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不开心时也要喝,“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陷入相思时,更要喝,“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还经常喝到沉醉,连妆也懒得卸了,“夜来沉醉卸妆迟”,看这嗜酒如命的劲头,怕是连很多男诗人也自愧不如吧。李清照好酒,与她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际遇有关,如果说酒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词人,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把话题扯回现代,我的诗人朋友里,酒量好的不在少数,每次有机会见到,必会开怀畅饮,我只能浅尝辄止,让朋友们觉得没有尽兴。格尔木的诗友井国虎,善饮,酒量奇大,每次聚会,一帮朋友里没有人能陪他喝到尽兴,他便故意找些借口,开玩笑地跟大家说“我自罚三杯哈”,说完便满饮三杯,大家心领神会,哈哈大笑。

2018年去贵州赫章参加一个活动,安排了苗族村寨的采访。晚饭在村寨里一栋宽敞的房子里,走进房子,看到了长长的一溜桌子,约莫二三十米的样子。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当地的美食,大家依次坐下,开始大快朵颐。吃到一半,伴着悠扬的歌声,一群穿着盛装的苗族姑娘走了进来。诗人们还没反应过来,便已被围住了,苗族特色的敬酒方式“高山流水”开始上演了。一个姑娘端着一碗酒给客人敬酒,旁边的姑娘就马上排成一排。本以为喝了一碗便告结束,却不想正喝第一碗酒时,五六个酒壶已从斜上方次第排列开来,一个高过一个,上方的酒依次倒入挨着的下方的酒碗中。碗中倒出酒简直像一叠一叠的酒的瀑布。这种敬酒方式,被称为“高山流水”,意为情深意长。很多人往往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海量”。这阵势实在吓到了我,便悄悄溜了出去。那晚,很多诗人都喝多了。

同样在贵州,有一年参加一个刊物在茅台酒厂召开的笔会,很多朋友开玩笑说“在这里喝到的茅台酒绝不会是假的”,便都放开了去喝。在那几天里,大家都开怀畅饮,我也喝了很多,竟然没有醉,让自己有了一种“酒量见长”的错觉。

2020年秋,邀诗人老风大哥、箫风大哥等一帮朋友来格尔木采风,晚饭后又找了一家烤羊肉的小店继续喝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晚,是我多年来唯一一次没有克制的喝酒,一直喝到凌晨,方才散去。我摇摇晃晃着回家,路上还没觉得怎么样,但一到家,肚腹中就开始翻涌不已,吐了个天翻地覆,折腾了整整一夜,后半夜,胃里没有了任何东西,再吐时,已是暗红色的液體,爱人看后,惊叫出来,说是鲜血。那是多年来醉酒最严重的一次。

猜你喜欢
酒量岳父李清照
酒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岳父的“五不”养生法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固执的岳父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蹭饭
败在优势
酒量越大越易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