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宁
(惠城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广东 惠州 516001)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引入项目管理工作极为必要,是维护施工效率、成本支出、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强化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基于此,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加大施工质量控制力度是必然选择,相应策略值得重点探究。
通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展开,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全程可控,促使工程施工效率有所提升;同时,从成本支出方面来看,依托管理工作的强化落实,能够消除不必要的支出,降低工程变更产生概率,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开支的效果。另外,项目管理还可以达到剔除施工安全隐患的成效,提升工程施工安全性,也实现对相关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造价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实践中,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完成对工程成本花销的提前预测,制作前期预算;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结合预算目标,严格管控成本消耗,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支出;在竣工阶段,要及时落实对工程成本支出的核查,如果存在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应当第一时间组织索赔。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加大管控力度,确保施工中所有的成本支出均符合预算限制。在工程施工中,应当定期组织成本分析会,总结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消耗情况,对比预算目标以及造价预期数据,了解对成本管控工作的成效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成本管控方案;加大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控力度,确保所有施工材料与物资均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由于物资浪费而引发的工程成本增高问题的发生概率。
施工质量管理成效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年限,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求落实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监管,尽可能消除所有施工质量隐患与问题,保证项目质量水平达到设计要求以及预期。实践中,要求针对施工材料落实更为严格的质量检查程序以及标准要求,严禁未达标或是不具备施工要求的物资进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科学程度偏低的工艺、技术展开实际施工;依托高标准检查各项施工项目的质量;合理、有序摆放施工物资,集中处理施工固体废弃物,防止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在展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所需要着重把握的要点内容与手段策略已在后文作出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安全管理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工期、成本,也影响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包含着的安全风险因素较多,因此必须要提前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与隐患进行全面探索、分析,并生成应对与处理方案,达到尽可能消除施工安全隐患、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效果。同时,应当着重围绕“预防”展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大施工安全教育工作的展开力度,并利用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奖惩措施约束所有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并定期在施工现场内展开安全检查,防止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另外,需要定期组织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验工作,保证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
施工进度管理也是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其目标在于保证建筑工程如期竣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或是较大数额的违约金。实践中,除了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参考合同要求制定总体进度规划、分项施工进度规划之外,还要在后续施工阶段定期组织进度分析会,及时、真实把握施工进度,对比进度规划确定此后的施工安排。需要注意的是,进度管理工作必须要配合其他管理工作共同完成,要求在保证施工质量水平达标、现场安全水平更高以及不会产生更大成本支出的条件下,提升施工进度。
3.1.1 组建专项管理部门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提前组建起质量管理工作队伍,包含项目经理、质检员等等。其中,主要由项目经理承担起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统筹性协调组织的任务,由质检员落实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有质量问题的具体把控及处理。实践中,还要求各部门负责人相互协作,提前完成工作协调,以此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可以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高质量完工。
3.1.2 优化工程管理人员配置
在施工质量管理队伍内设定质量总监以及质量监督员,安排其针对所有施工分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及时、真实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总体与所有细节情况,保证所有分项目施工单位、部门负责人等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从而达到更好维护建筑工程总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效果。
3.2.1 质量保证程序
为保证所有质量阐述在工程验收时均达到国家与行业要求,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设计施工质量策划以及质量程序图,如图1 所示。
图1 质量保证程序
3.2.2 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较为多样,所以需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并切实推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以此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高质量展开[1]。在此过程中,所遵循的过程质量执行程序如图2 所示。
图2 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3.2.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建筑施工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维护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重点措施,也是施工质量全过程管理的关键内容。实践中,需要安排专人进入施工现场推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工作,着重把控所有施工项目的展开,定期组织施工质量检查活动,不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抽查,并在所有施工项目完成后均落实“自检+专业质量验收”的检查模式,以此保证所有施工项目均依照设计方案内容与施工图纸完成。通过落实对施工过程的严格管理,能够确保后续工程质量验收时所有施工质量参数均达到国家与行业要求,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满足预期。
3.3.1 定期召开质量例会
为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实时性掌控,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始终维持在可控与允许范围内,需要定期展开施工质量例会,由施工人员及时汇报一段时间内的施工质量情况,向相关质量检测人员、管理人员递交施工质量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严重、不可控的质量问题,且保证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落实有效性处理。同时,质量例会的召开也使得管理人员切实了解施工质量水平,提升施工质量管控工作的实效性。
3.3.2 “质量月”活动
以月度一次为频率推行施工质量汇报活动,并组织施工质量全面性检查工作,以此体现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时刻警惕,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2]。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施工质量通病的监管力度,提前确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同时制定出预防及处理预案,尽可能降低相应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完成施工质量交底工作,并加大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沟通力度,尽可能从源头入手完成施工质量隐患的处理。
3.3.3 工程质量考核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要安排专业的质量监督员参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着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落实对施工质量的实时性、全程性、跟踪性监管;在每一季度条件下,均组织展开施工质量检验与考察工作,汇总施工质量监管数据信息整理成报告,为后续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的顺利推行提供支持,并达到强化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力度的效果。
为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应当定期展开施工质量管理培训活动,配合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吸纳,组建起优质施工质量管理队伍。在实际培训中,要求聚焦行业热点及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点,对工程质量检测、预拌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要点等内容进行系统性介绍;讲述、分享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和工程质量保险先进经验做法;重点介绍基础分部、主体结构分部中的关键分项工程和重点工序的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包括抹灰、防水工程的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阐述重点工序标准化施工工艺要点。
依托专业培训教育的展开,旨在解决质量管理突出问题,分享优秀管理经验,为做好质量管理提供思路和借鉴,同时持续性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力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的工程质量“监督侠”队伍,有力保障建设工程质量[3]。同时,依托专业培训教育活动的定期展开,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行为的有效规范,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当加大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利用力度,以此驱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断向着精细化、规范化、系列化、标准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促使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实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升级。实践中,需要加速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促使部分内部办公流程可以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完成审批,实现内部办公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要深入推动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系统与施工质量信息化管理模块的无缝衔接,为实现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打好基础,并在已有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结合BIM 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通两个系统关键环节,实现建筑工程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另外,应当主动将建筑施工环节的设计、造价咨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第三方单位纳入信息化管理流程,通过完善建设方主导的企业级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平台,为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顾问、供应商等参建方提供协同工作环境[4],以此达到持续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现远程化、动态化和精细化发展的效果。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要强化质量管理力度,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实践中,需要在切实把握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与进度管理要点的基础上,推行全员质量管理体制、搭建并落实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推行施工质量诊断机制、组建优质施工质量管理队伍、加速施工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强化施工质量管控力度,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总体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