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责任政府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2-04-14 11:36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问责制问责行政

刘 璐

我国责任政府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刘 璐

(中共中央党校 应急管理教研部,北京 100193)

文章以中国知网中的中文核心期刊在2003年至2020年发表的责任政府领域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分别以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中介中心性、突现词等角度对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以此了解近20年来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发展趋势等,进而为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责任政府;政府问责;人民问责;政治问责;行政问责

一 数据来源与方法

文章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分析专题文献,揭示以某一主题为核心的文献群发展规律。文章研究使用CitespaceV5.3.R6,使用该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的具体步骤为:(1)确定数据来源,文章仅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数据库;(2)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从CNKI数据库中以Refworks格式导出数据,同时对导出数据进行清洗;(3)设置参数选择与标签调节,对TopN、TopN%、g-index参数选择默认数值;(4)图谱生成与可视化分析;(5)调节相关节点参数阈值。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有效文献样本数据分析,初步分析我国“责任政府”主题的研究现状,并在该主题的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二 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的研究状况整体分析

(一)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的发文量分析

围绕“责任政府”主题进行扩展式文献检索,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得出我国责任政府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年度总发文数量统计图,可以初步了解我国责任政府研究领域总发文量。通过图1可知,从2003年至2013年该领域文献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9年至2013年,其每年发文量在百余篇以上,这是因为在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另2014年至2019年其每年发文量呈稳步下降趋势,2020年发文量仅为39篇。

图1 2003-2020年我国“责任政府”研究领域文献数量

(二)我国“责任政府”研究领域的期刊来源

根据文献统计结果来看,该领域发文量在10(含)篇以上的期刊有30类,其占总发文量的40.47%,它们分别为中国行政管理(77)、人民论坛(62)、领导科学(55)、云南行政学院学报(35)、行政论坛(28)、理论导刊(28)、理论探讨(23)、理论与改革(21)、学习与探索(20)、求实(18)、理论探索(17)、审计研究(15)、审计与经济研究(15)、探索(15)、政治学研究(15)、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4)、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理论月刊(1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2)、政治与法律(11)、中州学刊(11)、瞭望(10)、瞭望新闻周刊(10)、新视野(10)、学术交流(10)、学术论坛(10),其中,中国行政管理、人民论坛、领导科学分别占总发文量的5.48%、4.43%、3.93%。

(三)我国“责任政府”研究领域的作者与机构

根据文献统计结果来看,2003—2020年间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作者有20为,它们分别为陈国权(16)、阎波(11)、吴建南(9)、赵蕾(8)、伍洪杏(8)、司林波(8)、韩志明(7)、谷志军(7)、金东日(7)、王素梅(6)、邢振江(6)、王立峰(6)、卢智增(6)、孟卫东(6)、徐凌(6)、施雪华(5)、吴传毅(5)、周美雷(5)、张贤明(5),其发文总量约占总发文量的10.14%。

另外,关于该领域研究较集中于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湘潭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其中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发文量分别为39篇、37篇、28篇、28篇、27篇、25篇、23篇、22篇。

三 我国“责任政府”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绘制

关键词共现分析是对领域知识关联度的识别,隐含着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文章在CitespaceV5.3.R6软件中将网络节点NodeTypes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对TopN、TopN%、g-index参数选择默认数值,采用寻径网络和寻径切片网络,呈现静态聚类和混合网络的可视化图谱,对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

毕飞宇小说《青衣》通过京剧女演员筱燕秋的命运悲剧,折射了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困境。该作品于1999年发表后,在国内文学界广受好评。后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并借由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葛浩文先生的英译本,入围2008年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复议名单。《青衣》是中国当代小说走出去的成功典范,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阐释《青衣》英译本的跨文化传播意义,进而为文学作品的海外译介活动提供建议。

对关键词频次统计,高频关键词排序前20为责任政府、问责制度、行政问责、问责机制、政府责任、地方责任、地方政府、服务型政府、国家治理、法治政府、政府问责、政府审计、政府职能、绩效问责、审计问责、行政责任等。

表1 高频关键词前20位排序

对关键词进行归纳分类后可知,我国“责任政府”领域热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唯物史观视角阐释责任政府。国内有关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深刻意蕴,进而分析责任政府的历史动因及其价值意蕴、责任政府概念、概念界定等方面,从理论角度视角全方面解读责任政府既是基于历史境遇变迁而诱生的时代命题,又是攸关权利与自由关系重思的命题,既是关乎政治国家与人民社会关系重理的命题,又是涉及政府与群众关系重构的命题。

第二,从宏观视角分析政府问责制。有关学者以理论逻辑分析政府问责制涵义、政府问责制构成要素,在理论支持和引导下,进而分析我国政府问责制的演进与现状、我国政府问责制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出我国政府问责制完善建议等方面,有关学者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分析政府责任问题,深入探讨政府责任与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理论关联。

第三,从中观视角分析政府问责制。关于该领域国内有关学者研究方向有关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研究对象定位,由国家政府问责制向地方政府问责制转移;二是,研究方法选取,从全面的理论研究到符合时代需求的实证研究,从学者研究视角转变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问责制理论框架设计较为合理,我国有关政府问责制的国家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四,从微观视角分析政府问责制。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政府治理内容不断深化,国内有关学者将研究视角逐渐聚焦到对政府问责制构成要素上,由原有的对政府问责制涵义、历史沿革理论层面研究向对政府问责制的构成要素研究,尤其在政府环境责任、官员问责机制、政府责任的审计问责制、网络问责等。还有的学者以突发公共安全事故,如食品安全,开展对政府问责制的研究。

图2 2003-2020年我国“责任政府”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

借助CiteSpaceV5.3.R6对关键词共现图谱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若聚类编号越大,则表示其聚类规模越小,所包含的关键词成员数量就越小,反之亦然。如图2所示,按照关键词提取标签的聚类方法,生成聚类编号#0至#9的聚类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分别为行政问责制、国家治理、决策问责、容错机制、服务型政府、政治责任、政府问责、领导干部、问责范围、人民主权,通过对以上10个聚类关键词进行总结,大致归纳出以下几个研究主题:

第一,关于责任政府主题研究。李军鹏[1]学者认为责任政府的理念是伴随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包含政府的政治责任、政府的行政责任、政府的法律责任和政府的道德责任。同时,李军鹏[2]认为建设责任政府必须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之上,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责任政府建设在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政府问责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行政问责的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政府权责脱节、有错不纠的现象,对此,该学者提出了提升中国责任政府建设的战略与对策。程梦洁、王卓卓[3]针对“非典”等类似公共安全事件对上千名官员进行问责,并提出应从责任管理、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健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机制、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确立官员问责制的全面监督问责机制等构建我国地方责任政府的路径。

第二,关于行政问责主题研究。陈力予、陈国权[4](2009)对行政问责机制内涵进行界定,提出行政问责程序机制的构成要素,即问责对象、问责内容、问责发起主体、问责发起程序、问责启动主体、问责启动程序、问责主体环节、问责程序流程、责任判断环节、责任标准环节、责任追究环节、责任救济环节,并依据以上各要素设计行政问责程序机制模型。关于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不足,刘新凯[5]认为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以下问题:缺少行政问责制的相关法律,问责主体不明确,异体问责缺失,问责内容太过狭隘,行政问责存在程序不规范,行政问责惩罚力度不够等问题;马秋莲[6]也提出行政问责制度不完善、行政问责主体缺失、行政问责范围狭窄、行政问责程序不完善,问责效率低、行政问责对象责任不明确等;周叶中[7]通过对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立法现状的总体考察,指出国家层面立法规范的缺失、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指导性规范过于原则抽象,操作性不强、地方立法规范互有差异、规范效力不足,且覆盖范围有限、执政党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效力范围有限等问题,提出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应围绕重大决策事项范围的界定、重大行政决策行为的可责性、重大决策的具体问责事由展开。余凌云[8]通过对重大问责事件(案件)和规范文本两个样本分析,发现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在实践与规范层面的现状,提出应从问责事由、问责对象、问责方式、问责程序、免责事由、立法机关、公众参与等维度构建行政问责制度。

第三,关于官员问责制主题研究。黄健荣、王勇[9]在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运行进程中,对地方政府问责制建构提出“三问”,即“谁来负责”“问谁负责”“如何负责”,探讨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实践中“责”的问题,包括明确责的范围、责任类型、责任测定基准、担责程度的划分,进而探寻实现建构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的思路与对策。关蕾[10]从政绩与利益关系角度揭露了地方政府抬高房价的“招数”:(1)地方政府提高税费和土地出让金;(2)地方政府只售不租的房改取向;(3)地方政府大兴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4)地方政府追求高档化,贵族化的建设规划;(5)地方政府操纵媒体引导市场;(6)地方政府利用手中权力出台相关政策,最后,该学者建议将房价与乌纱直接挂钩,重新审视权与民的关系、权与法的关系、权与责的关系,建立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官员“问责制”。

第四,关于官员容错机制主题研究。艾丽娟、陈俊宏[11]认为官员容错机制初衷是为了激发官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缓解问责制下的高压态势,平衡问责与激励,并对容错机制内涵作了界定,通过分析问责背景下的官员“不作为”与“懒政”问题,提出构建容错机制的对策建议。马小娟、李梦园[12]提出官员容错机制建立与发展的社会背景、政策背景,指出官员容错机制诸如标准设定难把握、免责范围难界定、容错程序难操作、运行过程难透明等困境,最后提出官员容错机制的优化路径。唐晓云[13]认为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难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错误可能不同程度打击他们改革的勇气,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公务员容错机制,同时,该学者指出公务员容错机制存在的问题,应需要在容错决策目标、容错执行力度、容错主体的监督、容错激励机制等进行优化公务员容错机制。

第五,关于地方问责机制主题的研究。叶加洪、张凡[14]探讨我国“问责”内容范围,指出地方问责机制特点,如中国共产党是同体问责主体,地方政府问责是在离“压力型政治体制”下等。陈翔、陈国权[15]学者以文本分析为研究方法分别从问责依据、问责主体、问责客体、信息来源、问责方式、问责救济、问责范围、问责程序等方面比较分析各地政府问责制度的异同之处,肯定其对以往责任追究制度的革新,重点揭示文本规定仍然存在地问题,提出制定问责各要素应把握的要点。徐荣华、何小宝[16]以宁波市为例分析地方政府问责制的审计监督,并对宁波市政府行政责任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含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监督过程作分析。

四 我国“责任政府”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突现词是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那些在某段时间内频次变换率高的关键词,在某一时间段内可清晰地看到关键词的研究轨迹,这可用来分析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预测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对Citespace软件进行默认阈值设置后,生成2003年至2020年之间的突现词,共计产生19个突现词,主要为服务政府、有限政府、引咎辞职、政府问责制、责任政府、行政问责制、问责程序、异体问责、同体问责、国家治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绩效问责、决策问责、问责机制等,如图7所示。

图3 引用突变的前19个关键词

在图3中可以发现,关于突现词——“国家治理”“问责机制”“地方政府问责”的研究到2020年还未结束,这表明国内学者在责任政府领域研究将侧重在“国家治理”“问责机制”“地方政府问责”的研究,因此,这已成为责任政府研究领域新的研究趋势。鉴于此,笔者就责任政府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尝试分析。

第一,责任政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价值依据,而强化责任意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要路径。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终极目标进程中,根据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新要求,并将以此作为责任政治依据,需要设计新时期责任政治理论框架,理顺责任主体、责任客体、责任范围、责任程序等各要素关系,还要做好政务信息来源渠道与信息公开形式。另外,公共权力来源于公民,并为全体公民共同所有,公共责任在这一点上与公共权力具有统一性,责任客体既要自觉接受责任主体监督,还要对不当行为承担责任,例如2020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就是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最有利的法律,因此,未来在该领域研究要重视政治责任行使过程中的监督问责机制研究、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标准研究。

第二,问责机制研究将成为重点研究内容。关于问责机制研究内容包含环保问责机制、食品安全问责机制、金融问责机制等。其一,环保问责机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在全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遭受环境危机的困扰,关于地方环保问责机制将着重在问责依据、问责内容、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等方面。其二,食品安全问责机制。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更加注重网络订餐(外卖)、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消费体验,而当前的食品安全问责机制存在缺陷,亟须将问责维权机制增至食品安全问责机制中。其三,金融(监管)问责机制。“十四五”时期,国内学者将关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第三,可能会偏向突发环境事件中行政问责研究实证研究。由于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对于那些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且给当地百姓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涉嫌公职人员,除了按照相关法律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外,我们还应采取何种程序进行行政问责,这就需要未来学者进行深度研究,如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结果等方面。新冠肺炎爆发之初,由于医疗防护物资短缺现象无法及时地供应一线的医护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对涉嫌医疗应急物资管理出现问题的公职人员进行相应处置,但从公务员行政问责的角度,获取现有公开信息较少,因此,需要该领域专家提出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行政问责完善建议。

第四,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继续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热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兼顾了财政分权的逻辑和政府资源配置的问题,“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对此,对公共服务事项及标准、政府财政统筹协调职能,以及综合运用政策与法律,将是实现财政权、责、利配置的最优策略。另外,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也可应用到应急管理领域。目前,应急管理成为政府化解风险、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方式,作为应急管理的主体,政府需要明确对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认识、理解,因而,政府间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将受到有关学者关注,尤其在平衡设置事权财权、完善经费预算安排、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分散应急财政风险等方面。

第五,政府责任与政府绩效评估仍被国内学者关注。政府责任初衷是以服务社会为义务,以保障人民权益为出发点,而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在政府责任视域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具有明确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政治目标、强化绩效评估的政治责任监督以及重视绩效管理革新中的政治信任与政治问责,从而有助于实现政府的核心价值和公共责任目标。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治理方式变革,政府线上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课题,尤其政府线上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能将成为该课题的重中之重。

第六,网络责任主题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新议题。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渠道和手段,以网络舆论为重要武器的网络问责越来越成为网络民意发展的新动向。网络问责已成为新时代扩大公民参与、强化社会监督、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助推力量。作为一种全新的问责范式,网络问责的演绎进程和结构要素不同于传统的问责模式,面对网络问责,政府部门应如何建立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善治程度,这就需要相关学者厘清网络问责的政府回应要素、网络问责的政府回应程序,以及从网络问责相关机制、法制完善层面提出可行性方案。

文章选取“责任政府”为研究主题,运用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采用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突现词分析,绘制了责任政府领域的知识图谱,清晰了解责任政府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总结其演变趋势并尝试探索该领域未来发展防线。通过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总结:一是,关于责任政府方面内容,相关学者对阐述了责任政府的历史动因及其价值意蕴、责任政府涵义界定。二是,关于“政府问责制”方面内容,笔者分别从宏观视角、中观视角、微观视角分别梳理国内学者对该主题的研究状况:(1)从宏观视角看,国内学者着重分析我国政府问责制涵义、我国政府问责制构成要素、我国政府问责制演进与现状、我国政府问责制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出我国政府问责制完善建议;(2)从中观视角看,笔者总结了我国学者对该主题的研究特点,即研究对象定位由国家政府问责制向地方政府问责制转移;研究方法选取从全面的理论研究到符合时代需求的实证研究;(3)从微观视角看,国内有关学者将研究视角逐渐聚焦到对政府问责制构成要素上,尤其在政府环境责任、官员问责机制、政府责任的审计问责制、网络问责等。

从研究发展方向上看,关于“责任政府”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从以下几点:一是,责任政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终极目标进程中,需要设计新时期责任政治理论框架,理顺责任主体、责任客体、责任范围、责任程序等各要素关系,以及还要做好政务信息来源渠道与信息公开形式。另外,未来在该领域研究还需重视政治责任行使过程中的监督问责机制研究、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标准研究。二是,问责机制研究方面。尤其在环保问责机制、食品安全问责机制、金融问责机制等领域研究。三是,可能会偏向突发环境事件中行政问责研究实证研究。面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一些公职人员失职失责现象,除了借助相关法律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外,如何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结果等方面进行行政问责。四是,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兼顾财政分权的逻辑和政府资源配置的问题,需要实现财政权、责、利最优配置,尤其在政府应急管理领域中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研究。五是,政府责任与政府绩效评估仍被国内学者关注,尤其政府线上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课题。六是,网络责任主题研究将继续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面对以网络舆论为重要武器的网络问责,政府部门应如何建立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善治程度,这需要相关学者提出行之有效的网络问责方案。

[1]李军鹏.责任政府的理念[J].电子政务,2004(4).

[2]李军鹏.中国责任政府建设:基本评估与发展趋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4).

[3]程梦洁,王卓卓.塑造责任政府的途径[J].公关世界,2020(18).

[4]陈力予,陈国权.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及其对问责程序机制影响的研究[J].行政论坛,2009(1).

[5]刘新凯.浅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1(16).

[6]马秋莲.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20).

[7]周叶中.论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的构建[J].广东社会科学,2015(2).

[8]余凌云.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之省思[J].法商研究,2013(3).

[9]论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之建构:问题与对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

[10]关蕾.建立地方政府问责制——从房价上涨谈起[J].财经政法资讯,2005(6).

[11]艾丽娟,陈俊宏.责任政府背景下官员容错机制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30).

[12]马小娟,李梦园.官员容错机制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行政科学论坛,2020(11).

[13]唐晓云.优化公务员容错机制的方法研究[J].智库时代, 2019(25).

[14]叶加洪,张凡.论我国地方政府问责的特点及完善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0(30).

[15]陈翔,陈国权.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的文本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16]徐荣华,何小宝.试析宁波地方政府问责制的审计监督[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8(12).

2021-05-24

刘璐(1986-),女,山东临沂人,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与网络舆情。

C939

A

1673-2219(2022)01-0105-05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问责制问责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问责不因潜害而“盲视”——不“点准穴位”的问责,就是糊弄百姓的“猫鼠游戏”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村民参与、村干部监督与基层善治
食品安全政绩考核:制度设计与地方实践
宋代县级官员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