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少华,李颖毅,张 辉,朱 江,康启源,刘双宁,刘 玮,杜 乔
(宝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陕西宝鸡 721000)
肾结石早期表现为尿路感染,后期可进展至肾功能损害,临床数据显示,我国肾结石总发病率为5%~10%,儿童肾结石占其中的1%~3%[1-2]。以往儿童肾结石主要采用开放手术,由于肾结石患儿肾盂较小且薄脆,术中暴露困难,手术操作易造成肾盂损伤。随着泌尿腔镜技术发展,微创技术应用愈加广泛[3]。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为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儿童肾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案[4-5]。曾国华等[6]于2013 年研制出外径为F7 的超细肾镜用于PCNL,穿刺通道为F10~12,操作更加精细,对肾脏损害更小,被命名为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7]。本研究将超声引导下PCNL 与超声引导下可视SMP 用于儿童肾结石取石术中,对比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基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 年5 月-2020 年8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5 例接受超声引导下PCNL 治疗的肾结石患儿为PCNL 组,另纳入同期55例接受可视SMP 治疗的肾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SMP 组。纳入的110 例患者中,结石直径<20 mm 者67 例,其中PCNL 组36 例,SMP 组31 例;结石直径≥20 mm 43 例,其 中PCNL 组19 例,SMP 组24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4~12 岁,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尿常规等检查确诊为肾结石;②未合并其他脏器疾病;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泌尿系狭窄畸形;③合并精神性疾病;④合并未控制的急性尿路感染。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PCNL 组和SMP 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手术方法PCNL 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CNL治疗。气管插管后全身麻醉,取截石位,用Wolf F8.0/9.8 输尿管肾镜将F4~5 输尿管导管逆行插入患侧输尿管,生理盐水冲洗,改取俯卧位,B 超床旁定位,选取第11 肋间或第12 肋缘下、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为穿刺点,超声实时监测下于定位点进针,穿刺目标肾盏,穿刺成功后退出穿刺针,引入软头导丝,再沿导丝置入Peel 扩张器,依次扩张穿刺通道至F16 建立经皮肾通道,将Peel away 推入肾脏集合系统;F8.0/9.8 Wolf 输尿管硬镜经通道送入目标肾盏,钬激光碎石,而后使用灌注泵水压冲洗出碎石,使用取石钳将不能冲洗出的结石取出,避免硬取贴壁的结石导致内膜撕脱出血;对于术中出血较多的患儿不可强行取石,可暂停并择期行二期取石;待目标肾盏结石取净后,依次检查肾盏、肾盂、输尿管上段等处有无残留结石,术后放置F4.7 小儿专用双J 管,退出肾镜,缝线固定肾造瘘管。对侧肾结石以同法取出。
SMP 组:采用可视SMP 治疗。患儿全身麻醉,取截石位,沿患侧尿路置入F4 输尿管导管,准备穿刺;患儿再取俯卧位,B 超可视下定位;选取第11 肋间或第12 肋缘下、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为穿刺点,借助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至F12,建立超微经皮肾通道,置入“卜”形鞘;超微经皮肾通道置入F7 超细肾镜进行钬激光碎石,带负压吸引功能的“卜”形鞘吸出碎石;并观察有无结石残留、明显出血,导丝引导下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术毕常规使用抗生素并进行止血。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①结石直径<20 mm 和≥20 mm 者的手术时间、经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两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术后红细胞比容降低量;③根据改良Clavien 分级系统对并发症进行进行分级,术后出现发热、血尿但不需对症治疗,可自行消失的患儿不计入,术后出现发热、血尿,且需对症治疗为Ⅰ级并发症,术后出现发热、血尿需对症治疗,同时需治疗性抗感染,定义为Ⅱ级并发症,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内残石为Ⅲ级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由双人录入相关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如一期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s描述手术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损失量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大小结石患儿相关指标比较结石直径<20 mm 患儿中,SMP 组经皮肾通道建立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CNL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CNL 组(P<0.05);SMP 组手术时间略长于PCNL 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20 mm 患儿中,两组手术时间、经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大小结石患儿PCNL 和SMP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表2 不同大小结石患儿PCNL 和SMP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s)
PCN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MP: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参数t值P值t值P值手术时间/min经皮肾通道建立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结石直径<20 mm PCNL组(n=36)92.39±23.17 14.31±3.66 17.02±4.31 9.67±2.46 SMP组(n=31)99.58±25.89 10.73±2.70 12.99±3.28 8.24±2.11 1.200 4.492 4.251 2.532 0.235 0.000 0.000 0.014结石直径≥20 mm PCNL组(n=19)94.05±23.86 14.92±3.85 17.54±4.60 10.55±2.69 SMP组(n=24)101.67±26.41 12.95±3.29 14.98±3.83 9.07±2.30 0.980 1.809 1.992 1.944 0.333 0.078 0.053 0.059
2.2 两组患儿术后指标比较SMP 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术后红细胞比容降低量与PCNL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PCNL 组和SMP 组患儿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术后红细胞比容降低量比较 (±s)
表3 PCNL 组和SMP 组患儿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术后红细胞比容降低量比较 (±s)
PCN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MP: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组别PCNL组(n=55)SMP组(n=55)χ2/t值P值一期结石清除率/例(%)43(78.18)47(85.45)0.978 0.323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g·L-1 7.64±2.08 7.31±2.15 0.818 0.415术后红细胞比容降低量(%)2.41±0.73 2.16±0.69 1.846 0.068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大出血、尿漏等严重并发症。PCNL 组Ⅰ级并发症发生率为7.27%(4/55),Ⅱ级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6/55),总发生率为18.18%(10/55);SMP组Ⅰ级并发症发生率为5.45%(3/55),Ⅱ级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总发生率为9.09%(5/55)。SMP 组并发症发生率与PCNL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0,P=0.165)。
小儿肾结石的主要症状为血尿、尿频、腰痛等,国内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PCNL、体外冲击波碎石等[8]。其中PCNL 被认为是直径≥2 cm 和复杂性结石患儿的一线治疗方案,相比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少,更有利于术后恢复[9-10]。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PCNL 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11]。小儿肾结石患者相比成年人血容量小、体温自控能力差、免疫功能较低,PCNL 术后由于尿路畸形,结石排出受阻,易导致出血、术后感染、发热等并发症[12]。临床研究发现,碎石通道的大小与术后出血、感染、发热等密切相关,更小直径的碎石通道不仅可减少出血量,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13]。SMP 通道由F16 缩小至F12,术野、操作空间等受到一定限制,需要配合更细小的肾镜及高效的碎石方式,以避免手术时间延长及肾盂内压升高所致的并发症。SMP 的“卜”形鞘连接的斜壁上调压孔能够使负压增加,促进碎石排出,从而提高取石效率[14-15]。同时“卜”形鞘持续负压吸引能够有效减少肾内液体灌注量,从而降低肾内压。
国外学者GUDDETI 等[16]对<20 mm 的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PCNL 与可视SMP,结果显示可视SMP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住院时间更短,但所需手术时间更长。有研究指出,SMP 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具有较高的清除率和安全性[17-18]。本研究结果提示可视SMP 治疗结石直径<20 mm 的儿童肾结石可缩短肾通道建立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恢复更快。而对于结石直径≥20 mm 的患儿是否更适合采用可视SMP 治疗,有待下一步增加样本继续探讨。可视化可明显降低通道建立的时间,减轻肾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9]。本研究中结石直径<20 mm 的经皮肾通道建立时间较超声引导下PCNL 短,可能原因为可视SMP 避免了反复穿刺,对降低手术相关风险及术后恢复有一定帮助。
SMP 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与PCNL 组无明显差异。提示可视SMP 在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方面无显著效果,与既往报道具有一致性[20]。儿童肾结石治疗的首要目的是解除尿路梗阻,若一味追求高清石率与超微创,可能使手术时间延长,从而增加术中、术后出血、低钠血症等风险。研究表明,肾结石术后儿童相比成年人血红蛋白下降更为严重,且可能诱发肾脏出血、器官功能障碍等[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予以输血治疗。原因可能在于容量稀释性血红蛋白下降,术后导尿管与肾造瘘管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因此患儿均无需输血治疗。
血尿是儿童肾结石的常见症状,本研究中SMP组40 例,PCNL 组47 例出现血尿,均未经治疗,3~5 d自愈(根据研究设计,未纳入术后并发症统计)。血尿的出现可能与术中过度操作、碎石排出等过程中黏膜出现损伤有关。平秦榕等[22]研究显示,32 例行SMP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血尿,但均未治疗而自行消失。
发热在小儿肾结石术后较常见,既往报道显示,小儿肾结石术后发热发生率在5%~50%之间[23]。本研究中SMP 组、PCNL 组术后发热分别为32 例、36例,未予退热治疗,自行降温(未纳入并发症统计),SMP 组Ⅰ级、Ⅱ级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PCNL 组的18.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组均未出现大出血、尿漏等严重并发症。SOFIMAJIDPOUR 等[24]指 出,SMP 适用于 直 径10~20 mm 泌尿系结石儿童,术后并发症较少,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PCNL 与可视SMP 治疗儿童肾结石均安全、有效,但可视SMP 更有利于治疗结石直径<20 mm 的肾结石患儿,相比超声引导下PCNL 清石率高,并发症少,且经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本研究纳入患儿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体重指数患儿的手术效果差异较大,下一步应根据患儿的体重指数进行分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对可视SMP 治疗效果的影响,这对可视SMP 手术的选择可能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