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平 杜 臻
(1.江苏省仪征经济开发区,江苏 仪征 211400;2.南京博物院,江苏 南京 210016)
仪征十二圩淮盐总栈设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是晚清民国盐业运输的重要枢纽,管理淮南、淮北盐斤的集散和销售,见证了“盐都”十二圩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淮盐总栈作为淮盐储运中心设立于清咸丰年间,最初选址泰州,后迁至瓜洲。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为恢复经济、方便盐运,同治四年(1865),两江总督曾国藩提议将淮盐总栈由泰兴口岸迁至仪征,但由于多年战乱,仪征县城满目疮痍,运道淤塞,最终将淮盐总栈改设瓜洲六濠口。同治九年(1870),瓜洲盐栈遭遇江潮肆虐,濠地渐坍,曾国藩迁栈仪征的建议获得朝廷批准,淮盐总栈遂于同治十二年(1873)迁至仪征十二圩,迁移事务由两淮盐政李宗羲和两淮盐运使方浚颐主持。
根据清〔同治〕《续纂扬州府志》记载:“按淮南掣盐,前经总督曾国藩因仪河难以修复,改由瓜洲开横河,于六濠口设栈。至是因江岸坍塌,署总督张树声,委员屡勘,移于十二圩之浦新洲,挑复仪河通江故道。”[1]〔光绪〕《两淮盐法志》记载:“张树声详加采访,主迁仪征者十之九,迁别处者十之一。且查同治九年曾国藩曾批商禀,谓场商则意在改泰,运商执意在改仪,两说兼衡,自以改复仪征旧制为正办等语,是曾国藩首主迁仪,益服老成远见。”[2]V17:14由此可见,曾国藩在淮盐总栈迁移仪征十二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治十二年(1873),淮盐总栈正式从瓜洲迁至仪征十二圩,最初定名为“仪征淮盐总栈”。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兼盐运正使刘坤一视察十二圩,将仪征淮盐总栈更名为“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民国初年,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又更名为“两淮盐务扬子总栈”。
《两淮盐法志》中“十二圩总图说”对十二圩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作了详细解读:“吴人谓堤曰圩,十二圩本名浦新洲,民筑圩而居,以次第析之曰十二圩,统其数也。今尚有头圩、二圩诸名,而亡者数圩。又有所谓十三圩者,盖稍易其旧矣。厥地当仪征县治东南十二里,东北四十五里至扬州,水程曲多二十里,南临大江,北枕福德洲,隔河旧港,东依新胜条洲,又东一片柴洲,西接沙河,又西白兴洲,初仅耕氓编芦为舍苫,亦以之地势卑下,水涨常侵榻。自设栈,稗贩逐利者日集沿江泊船处立码头,分为十三帮,岸上纵横设肆、建公所、造神祠,迤逦断续至旧港,居然一小会矣。依水植杨柳,荒地自生蒹葭,腴壤种稻,上下一碧,风日妍娱,表裹江河,帆樯林绕,亦一胜也。前因六濠口江水坍堤,移栈于此,盐艘聚泊,始无虞焉。”[2]V19:3
十二圩位于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美誉的真州(现为仪征市)东南十二里。仪征与扬州之间的仪扬运河南抵长江,北连京杭大运河,十二圩就位于仪扬运河的入江处。这里地势宽广,江面开阔,水流平缓,便于运盐船的行驶和停泊。同治十二年(1873),仪扬运河的盐河段得到疏浚,十二圩由此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连通了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之间的水路运输。
同治年间,曾国藩为十二圩淮盐总栈手书“东南利浦”四个大字,悬挂于淮盐总栈的大堂之上。
据考证,“东南利浦”之“利浦”即在今安徽和县(古称和州)东南十二里临长江的“当利浦”,亦名扬浦,又名沙口堰。《太平寰宇记》记载:“当利浦,在州东十二里。本名扬浦,晋龙骧将军王濬平吴,水军扬帆顺流于此而下,王浑以旗招不住,濬报云风利不得泊,遂先入石头。后因以当利为名。”[3]《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当利浦,州东南十二里。一名沙口堰,亦大江之别浦也。”[4]
安徽和县东南部的当利浦为入江口,六朝时期系长江下游北岸滨江要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刘繇遣将张英屯此,以拒袁术、吴景,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志》中曾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这个地方,足以证明当利浦的重要性,比如《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5]
曾国藩是对晚清两淮盐政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在两江总督任上对两淮盐政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两淮盐业受到战乱的巨大冲击,淮盐的生产、销售和运输几乎陷入停滞状态。曾国藩知道“当利浦”是三国时期安徽和县东南部十二里的长江北岸军事要地,考虑了十二圩和当利浦相似的位置和战略地位,才写下“东南利浦”四个大字,寄厚望于十二圩。
栈浦合图(载于王安定、曾国荃《两淮盐法志》卷19)
十二圩淮盐总栈建立后,来自淮南、淮北的食盐通过河运、江运到达十二圩,再转运至长江和运河沿线地区。具体来说,淮盐总栈运销的盐包括进场盐和出场盐两种。进场盐是由产地运至十二圩储存待销售的盐,从内河和长江两路运入。内河运入的为淮南盐,来自如皋、东台、泰州、海安等地,通过内河运往十二圩;长江运入的是淮北盐,经海州各港口由海入江运至十二圩。出场盐则由盐商将盐出售给运商,转运至各地销售口岸,主要销往湘、鄂、皖、赣等省。
晚清和民国时期,十二圩因为食盐的仓储转运得到迅速发展,全盛时期的十二圩淮盐总栈常年储盐量在10亿斤以上,露天堆场面积就达到340亩,规模巨大。光绪年间在十二圩掣验转运的淮盐,年均在40万引。[1]据清代〔光绪〕《两淮盐法志》记载:“每引八包,每包正盐七十五斤,外加卤耗十三斤半,包索三斤半,共重九十二斤。”[2]V4:6换算下来,每引为736斤,即一年在十二圩淮盐总栈转运的淮盐约3亿斤左右。以一年300天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有100多万斤盐在十二圩卸船进堆场存储,或从堆场装船运往盐法规定的“纲岸”和“食岸”销售。清代同治和光绪年间,每年经十二圩中转外销之淮盐“约400万担以上,年税收达2000万银元”。[6]103历史上,盐税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占到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一半,而两淮的盐税又占到总盐税的一半之多,所谓“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
随着淮盐总栈业务的发展,十二圩地区的商业也日趋繁荣。来自四方的盐船运载了各地的土特产品,如江西的瓷器、安徽的茶叶、湖北的木材等,这些物资满足了镇上百姓日常生活需要和盐运活动所需。光绪年间,十二圩盐务兴旺,商业繁荣,人口稠密,发展达到最盛,有水陆居民3万户,5华里街市注册商号400家,员工达2000多人,服务盐业人数达5万之众,总人口15万,停泊在十二圩江面上的盐船达2000余艘。十二圩的盐工分工很细,仅装浦(仓)上的用工就有过浦、上河、大杠、小杠、施秤、添减、捆工、仟工、站场、清场、绞包、计筹、跳纤、盘堆、看堆等几十个。盐工除来自十二圩本地外,还有来自仪征县城、新城、朴席、龙河一带的农民。
到了民国初年,十二圩依然是淮盐运输的重要枢纽,《淮盐纪要》“运销卷”之“十二圩收放盐斤记”记载:“扬子栈均招小扛头一人承领,凡用此种盐筹均由小扛头限时雇夫承抬,每架筹每日平均约抬盐90引,合720包,故每日放盐多寡均以筹色架数为标准。平均计算每日不过22架之谱。”[7]200一天约合抬盐145万斤,可见淮盐销额之巨。不仅如此,十二圩的辉煌从船舶及人口数量中也可见一斑。从十二圩运盐出江的江船,从江心驳盐到岸的驳船,“至十三年(1924年)复经重行编号注册,总共大小江船1527只。”[7]18从内河运盐的帆船,从大海运盐的海轮,论舱容载重,装两大票(1000引)以上为大江船,两小票(240引)以下为小江船。大江船身长13至14丈,桅高12至13丈,桅杆底径1米,船尾高出江面3丈,中舱舱面可摆酒宴20桌。[7]18-20民间更有“人到十二圩老,船到十二圩小”之说。
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新盐法》取消专商,淮盐可由轮运取代帆运,从盐场直接运往销售地,不必经停十二圩储存和转运,十二圩淮盐总栈遂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淮盐总栈所在地也因此逐渐衰落。1937年10月15日,日军侵占后彻底歇业。
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的门楼(金小平 提供)
两淮盐务总栈旧址位于仪征市十二圩街道栈前街1号,现仅存大门楼及廨署三楹,是仪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盐务总栈门楼和码头进行了整修,并在门厅北侧复建了一座传统庭院式建筑。修复后的门楼坐北朝南,南面临通江盐河,面阔3间19.6米、进深6.65米,硬山顶,正中为3.7米宽的雕漆大门,门楼前设廊置廊轩,两根圆形廊柱,花岗岩柱础,雕花雀替、斗拱保存完好。门楼南侧20米处有一青石板铺成的码头,现存16级台阶,长8米、宽3.3米。
目前,两淮盐务总栈旧址为仪征市扬子学校和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扬子学校前身是1923年由两淮盐务总栈出资创办的“淮盐总栈扬子初级中学”。1933年1月至1934年6月,江上青以国文教师的身份在此传播进步思想。2011年,江上青诞辰100周年之际,仪征市政府在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设立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以此缅怀先烈,激励后人。陈列馆庭院中央是江上青烈士铜像,馆内按照江上青烈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先后顺序,设置“赤子报国”“九死一生”“教书育人”“抗日救亡”“血洒淮北”“永远怀念”六个篇章,对江上青烈士的革命事迹进行展示。陈列馆为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