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喜
【摘要】仪征是清代人文最盛州县之一,仪征乐仪书院和扬州安定书院、梅花书院齐名,享有“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焉”的美誉。为此,有必要探讨乐仪书院兴盛的物质保障、社会基础和动力之源,以期鉴往知来,进一步传承书院文化,促进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仪征;乐仪书院;办学特点
仪征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7年,其前身是创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乐仪书院,学校直接办学历史达113年,间接办学历史达253年。多年来,学校积极传承书院文化,弘扬书院精神,以书院精神丰富办学思想,培育学校文化,引领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2018年学校的“小学‘乐仪书院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深为乐仪书院曾经的兴盛震惊,为清代仪征共产生57位进士自豪(数字见于中国扬州书院博物馆展板)。本文尝试探讨乐仪书院兴盛的原因,以鉴往知来,并求教于大家。
一、“列樯蔽空若城廊”是乐仪书院兴盛的物质保障
仪征素为水陆要冲,扼江淮之襟要,古运河由此通江达淮。宋元时期“北山四先生”之一许谦曾写过一首《夜过黄泥滩渡》诗:“夜深风息水安流,白雁黄芦满眼秋。行李萧萧官棹稳,卧看明月过真州。”黄泥滩是古运河在仪征的入江口,读诗可知,当时仪征入江口芦苇多,风息水安流,船只停泊安稳。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仪征早在隋唐时已成为漕、盐纲运中转之处,宋代仪征设有盐署,元大德年间(1297~1307)在仪征设有批验盐引所。马可波罗就曾经指出,大城镇真州,从这里出口的盐,足够供应所有的邻近省份。大汗从这种海盐所收入的税款,数额之巨,简直令人不可相信。明代在仪征设立盐法道署、盐漕察院(即批验盐引所)。清康乾时期,经仪征中转的淮盐数量达到顶峰,著名文人汪中在《哀盐船文》中这样描绘:“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绾其口,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廊。”这段话的意思是(淮盐)盐运东起泰州,西抵汉阳,转运半个中国。仪征控扼盐运之通道,联结着各个口岸,那里一排排的桅杆遮蔽了天空,船只绕江停泊,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城池。《仪征县志》也记载“仪征河道,为淮盐捆掣出江之路,南北津要,商贾辐辏”。当时仪征沿江一带,人流如织,从事搬运、装卸、解捆、绞包等工作的劳工大约有九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近三分之一,各路商贾巨富也纷纷进入仪征,由此造成仪征经济的活络和繁荣,进而为乐仪书院兴盛、为仪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读明代的《东园书院记》和清代的《乐仪书院记》,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东园书院还是乐仪书院的建设发展都离不开盐漕两政的支持和盐商的赞助。
《东园书院记》中这样描述:“时邑苦冲疲,未能即工。会漕抚中丞马公,发官木四十株,巡盐侍御苏公,给官谷七十石,余乃撙节他费,佐以兴役,于其地建堂三楹,名日聚奎,左右为书房,各三楹,后为层楼,名日青云,前为门房,周围以墙,因废沼而为池,植以芙蓉,作木桥以通往来。考其旧,即宋东园也,名曰东园书院。”可见,没有漕抚中丞马公和巡盐侍御苏公的大力支持,明隆庆元年仪征县令申嘉端建东园书院也是有心无力。
《乐仪书院记》中这样描述:“大令官斯土者三年矣,学道爱人,雅欲创置书院。苦于力艰,不获就,至形诸梦寐弗少释,乃幸遇盐政普公,登高而呼,为之扶树。同官君子相与玉成之,缙绅先生从而和之,不赀咸集。鸠工庀材,经始于丁亥春正月,迄夏五月蒇事,焕乎!奕乎!师徒聚而讲学焉,三载图谋,一朝而成之,可乐也哉!”清乾隆年间仪征县令卫唏骏虽然学道爱人,一直想要创建书院,但苦于物力维艰三年不能实现,以至于做梦也难以忘怀。最后他有幸遇到盐政官员普福,为建书院倡议呼喊,予以资助,同职官员共同参与玉成此事,各路盐商也纷纷应和赞助,方才“三载图谋,一朝而成”。
二、“矮窗白纸出书声”是乐仪书院兴盛的社会基础
仪征,古称真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美誉。《扬州府志》对仪征有这样的评价:“其士秀而文,土风惮讼,怀居交易,颇以信义。”意思是仪征读书人严于律己并富有文采,民风淳朴,不喜争讼,治安良好,社会稳定,市民以“信义”著称。
清初仪征诗人魏廓功在《西陴诗稿》中有诗云:“书声出秋树,花雨送溪风。”写出仪征环境优美,读书氛围浓郁。清朝中期诗人郑板桥晚年长住扬州,与多位仪征籍文人交游,曾不止一次经住仪征,因此他对仪征有相当的了解。他也在《真州杂诗八首并及左右江县》(其一)咏道:“曲岸红薇明涧水,矮窗白纸出书声。衙斋种豆官无事,刀笔题诗吏有名。”在这首诗中,郑板桥夸赞仪征处山峦和大江之间,物华天宝。矮窗白纸,里巷人家都传出琅琅书声,整个社会都营造了读书氛围,孕育灵秀之气,以至于官吏无事于衙斋种豆,写诗唱和为务。所以郑板桥又在这一组杂诗的第四首中写道:“真州漫笑弹丸地,从古英雄尽往还。”他从“矮窗白纸出书声”预言仪征英雄往来聚集,人文必然兴盛。
仪征除了整个社会风气良好,读书氛围浓郁,仪征人的家庭对教育也非常重视。阮元是清朝九省疆臣,三朝元老,—代文宗,他的母親林氏是仪征陈集人,为了让阮元从小掌握全面的知识,林氏特意将其祖父林文琏生前选编的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唐人诗集教阮元阅读,以诗教启蒙。阮元五岁时,林氏就送他进入仪征生员贾天宁办的私塾学习,七岁时改从甘泉名儒胡廷森学习,八岁后又改受业饱学之士乔椿龄、李道南等。从小转益多师,阮母望子成龙之心由此可见一斑。盛成是仪征籍著名学者、世界文化名人,他在《我的母亲》中深情回忆母亲的“青山训”:“我并不喜欢借债。为子女们读书,就是要命的债,我都要借的。”“金珠手饰,当了可以再赎,化了可以再买的。读书的光阴,一去不复回。等你们念好了书,成了人,再买金珠手饰,还我不迟。”笔者作为仪征人,对盛母的这番庭训深有感触,笔者的母亲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就是砸锅买铁,拖棍打狗(指要饭),也要供你上学。”
在仪征像阮母林氏和盛母郭氏如此重视教育、训子读书的家长比比皆是,家长舍得投入,整个社会风气又特别崇尚文教,乐仪书院的学子们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必然端正学习意识,见贤思齐,奋发向学。这就是乐仪书院兴盛的社会基础。
三、“饩膳舟车聘名师”是乐仪书院兴盛的动力之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6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讲道:“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书院的功能除藏书、校书、著书、刻书、奉祀之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的关键在教师。
仪征乐仪书院有盐政和盐商雄厚的财力支撑,经费充裕,书院延聘的大多都是进士出身,或是名望很高的文人。据《乐仪书院记》记载:“院之中课业修焉,有师日院长,延聘贽见,饩膳舟车以时送也如礼”“今开院为院长者,沈公名廷芳,浙江仁和人,由博学鸿辞科累官至山东廉使,余同年友而大令之师也”。《乐仪书院记》的作者是当时的江苏学政曹秀先,所谓“学政”,在清朝,是掌管一省教育与文风的官员,负责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为朝廷选送人才。清朝规定,在学政期间,不论官阶大小,与总督、巡抚平行。曹秀先作为清朝江苏学政,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实际地位与省长平行。县令卫唏骏能请到曹秀先来撰写书院碑记,盖因曹秀先与书院首任山长沈廷芳是同年进士,沈廷芳又是卫唏骏的老师。那么乐仪书院首任山长沈廷芳何许人也?沈廷芳(1702~1772),字畹叔,号椒园,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初以国子生为《大清一统志》校录。乾隆元年(1736年)举博学鸿词科,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晚年受仪征县令卫唏骏延聘出任仪征乐仪书院山长。著有《十三经注疏正字》《读经义考》《古文指授》《鉴古录》等,著作颇丰。据曹秀先撰写的乐仪书院碑记记述,卫唏骏为请到名师宿儒也是蛮拼的,拿着礼物求见,给予非常高的聘金,经常赠送食物,往来用舟车接送。
乐仪书院历任山长有:沈廷芳、秦黉、纪复亭、吴逢圣、金学诗、沈咸熙、赵翼、蒋宗海、毛敬昭、吴锡麒、胡森、王嵩高、朱纫兰、王芑孙。据清嘉庆《两淮盐法志》记载,历任山长中除吴逢圣、毛敬昭和王芑孙是举人外,其余全是进士,所谓“进士”,是指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廷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乐仪书院的历任山长中赵翼不仅是进士,还是廷试第三名的探花郎。他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赴真州出任乐仪书院山长,坚持“立身行事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志存高远,尚实求真通经致用,治学创作追求创新”。他注重师德,鼓励寒门子弟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改变人生的命运。他身教重于言教,三更灯火五更鸡,笔耕不缀,教学之余勤奋创作,考校真州史迹,作《仙掌路》《大仪镇》《龟山》《访真州馆故址》等诗作。这些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仪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仪征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由于名师宿儒主讲乐仪书院,乐仪书院一时名声大噪,不仅本县生员纷纷来院修习课业,外县、外府生员占籍仪征、入院修习课业的也不少。人才聚集,学风大兴,如此良性循环,以致乐仪书院和梅花書院、安定书院互用塾师,同步课期,促进人才交流,成为扬州名声最大的三家书院,曾任乐仪书院山长的吴锡麒撰文盛赞“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焉”。
总而言之,清代仪征乐仪书院的兴盛,原因虽多,究其主要原因,盐官兴学和盐商捐学为书院兴盛提供了物质保障,民风淳朴和读书氛围浓郁是书院兴盛的社会基础,延聘名师和聚集人才是书院兴盛的动力之源。乐仪书院的兴盛推动了仪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乐仪书院的办学特点和经验值得今人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