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通识选修课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2022-04-14 19:37杨子夜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日语思政

杨子夜

摘要:本文以《初级日语》为例,遵循“知识与思政双向促进效果”的理念,探讨分析了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中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便利性和整体思政目标。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部分典型案例,希望能对广大日语教学者教学工作中思政内容的加强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 日语 思政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6年和2019年,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战略工程。秉承“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日语通识选修课也应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改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知识目标与思政目标双向促进的全方位育人效果。下面以《初级日语》通识选修课为例展开详细讨论。

一、课程简介

《初级日语》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语言类通识选修课,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语言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讲授初级日语单词、语法、句型基础知识,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会话、写作、阅读等实际日语应用能力;二是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加入日本文化相关知识拓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扩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1 ]课堂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主要从这两方面内容上着手开展。

二、课程思政开展必要性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与外交人才的紧缺,多语种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成为未来外语教育新的发展趋势之一。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外语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更多地接触到国外相关文化。大学生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往往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容易被不同文化所吸引。再加上思辨能力的欠缺和对事物片面地了解,容易只看到国外文化好的一面,忽视了其不好的一面。以日本为例,独一无二的动漫文化、游戏文化、时尚潮流等,吸引了许多爱好者的兴趣。在此环境下,年轻人容易片面地接受信息,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调查发现,与必修课相比,选修日语通识选修课课程的学生更多是出于对日本动漫、日剧、偶像、综艺、流行音乐、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兴趣。因此,日语通识选修课中的思政建设尤为重要。

三、课程思政开展便利性

作为一门外语类通识选修课,该课程的授课目的不在于“深”,而在于拓宽视野和引发兴趣。加之日语和日本文化本身就与汉语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内容上,有许多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元素意义深远且趣味性强,与课程本身的知识点联系紧密,可以很好地被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的浓厚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理念,提高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决心,从而达到思政教学的目的。

四、课程整体思政目标

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文学及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三是让学生认识到对外交流对促进祖国发展的重要性,四是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外国文化,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五是引导学生通过学好外语来宣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五、典型案例

相关案例主要分布在日语语言、日本社会文化、时事三方面的知识点中。

1.语言

(1)中国对日本语言形成的影响——日语文字、发音的由来。文字:日语中使用的文字有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三种。早期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传入日本后,开始使用汉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后逐渐演变成“假名”,意为假借文字。其中平假名来源于汉字的草书,片假名来源于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汉字书写及含义大部分与汉语相同或相似,部分同形不同义或字形稍有区别,也有一些在汉语基础上自创的和制汉字。传统的书写方法采用竖写。

发音:日语中的汉字词发音分为音读和训读。其中音读是来源于汉语的发音。音读主要分为吴音、汉音、唐音三种:吴音——模仿中国唐代以前金陵一带的语音;汉音——模仿中国唐代中原(西安为中心)一带的语音;唐音——模仿宋明清时代的官方语音。

思政目标:让学生了解日语对汉语的依存度,深刻认识到汉语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2)日语对汉语词汇的反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起来后,出现了对汉语词汇反哺的现象。现代汉语中许多常用词汇其实来源于日语,如经济、法律、社会、科学、干部……

思政目标:教育学生认真思考,国家的興旺发达是提高世界地位的基础。

2.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日本节日、服装、信仰等的由来。在日本,随处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如传统的七夕、盂兰盆节(中元节)、大晦日(除夕)等,与中国传统节日高度重合,明治维新后改用公历日期。许多古代建筑都是效仿中国风格和技术建造而成。服装、书道、茶道、生肖等许多文化,均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思政目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的文化自觉性。

(2)遣唐使、东渡高僧——文化传播的使者。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向中国派遣了大批遣唐使。中国的许多政治法令、生产技术、社会风俗等,均是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中日友好交流。另一方面,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最突出的例子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思政目标:强调当代青年应当努力学好外语,通过对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3)现代文化的相互影响——音乐翻唱。80、90年代,华语歌坛曾大量翻唱日语歌曲,许多经典流行歌曲源自日本;而近几年,日本歌手也开始翻唱中文热门流行歌曲。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了解中日现代文化的相互影响。

思政目标:引发学生对日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向学生传递通过学好外语来更好地宣传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思想理念。

(4)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本作为经济和科技都较发达的国家,跟我国相比,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如日本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乘车、购物自觉排队;在公共交通设施上不大声喧哗等。与此同时,日本社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过劳死案件逐年增加、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等问题。

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异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时事

中日友谊——灾难中的真情

2008年汶川地震,日本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国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

2020年,日本官方和民间协会积极为中国募捐,在最困难的时候送来了急需的口罩等防护用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燃眉之急。捐赠物资上附上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中日古典诗词,表达了一道共渡难关的邻里之谊。此后,我国无偿向日本提供检测用试剂盒并加倍回赠了口罩和防护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日本提供了支援与帮助。

思政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好语言促进对外关系的发展。

六、实施成效

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课程中还安排了话题讨论、小论文作业、小组展示等学生参与环节,有目的设置了如“日语发展史”“日本某某文化的形成”“学习日语的作用”“遣唐使”等话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回复、作答和展示,不难看出,《初级日语》通识选修课中课程思政的实施初步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课后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广泛查阅资料并深入思考,从许多不同的方面进一步介绍了中国对日本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影响,表明了未来弘扬中华文化的决心,达到了知识学习促进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了通过努力学好外语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进而更认真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达到了思政教育促進知识学习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

结合几个学期《初级日语》通识选修课中的思政建设,我总结出了几点改进方向。

1.身为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先进思想理念,教师首先应当不断学习,以提高思政育人的意识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把德育目标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作为日语教师,不仅要了解日本文化,还要深入研究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熟悉中国历史,以便更好地与日本文化进行比较,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思政与育人相结合。思政教育不应单纯为了思政而思政,生硬的思政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在日语课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发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讲授结合到一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使日语知识的传授与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相得益彰,以达到外语教学中强调思想政治的重要、思政教育中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之目的。

3.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手段。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应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参与环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引发学生更多、更深入的认知、感悟和思考。

八、结语

日语通识选修课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良好平台。高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该平台,认真选取合适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鼓励学生通过学好外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松仪,卢琳.高校日语专业课《日本概况》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初探[J].决策探索(下),2020(10):57-58.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日语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体系一体化探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