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眯眯眼”,与多元审美相冲突吗?

2022-04-14 06:46:49Amber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意指细长所指

Amber

亲爱的同学,你有注意到最近关于“眯眯眼”的讨论和争议吗?

在某商家公布的最新广告海报中,不少网友因其模特的眼睛细长,有些像“眯眯眼”,而对商家口诛笔伐,指责其“丑化国人”“崇洋媚外”。针对这一争议,你是否会感到疑惑,“眯眯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具备了特别的含义?为什么你身边眼睛小的同学并不会引起大家的联想与争议呢?抵制“眯眯眼”,是否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多元审美相冲突呢?

本期话题热搜,我们来探究:“眯眯眼”这一外貌特质,是如何与歧视和丑化联系在一起的?在各种争议中,我们又该保持怎样的态度与思考?

活动探究一

为什么“眯眯眼”會让我们联想到丑化和歧视?

当我们试图厘清一个现象时,首先要追根溯源。请你广泛搜集史料,了解“眯眯眼”的历史演变过程。

秦朝

兵马俑

秦兵马俑中有不少眼形细长、眼角上翘的士兵,这使得他们的眼神十分犀利,如即将离弦的箭,即使过了几千年,依旧带着致命的呼啸,向前方的敌人飞去。我们仿佛能听见他们因为紧张而屏住的呼吸,能看见他们额头滚落的汗水,能闻见他们身边战场所特有的火与血混杂在一起的气味。

唐朝

唐三彩女立俑

饱满圆润的脸蛋、狭长又微微上翘的眼睛,使这尊唐三彩女立俑独有一种娇憨的韵味。

元朝

画中仕女的眼睛亦是细长状且眼角上翘,搭配淡淡的秋波眉,让眼神变得柔和起来,无限贴合“慈眉善目”之意。

观察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塑造的人物形象中,细长状的眼睛和上翘的眼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容貌特征。细长状的眼睛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国古代传统审美。

在中国戏曲妆容中,有一种常见的化妆手法“勒头”。即演员在化完妆后,会将眼角和前额使劲向上勒紧后把头发扎起来。这样会吊起眼角,让演员的眼睛变得细长,眉毛和鬓角贴近,更有眉目传情之感。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美女也时常被刻画为柳叶眼、丹凤眼、吊眼等细长眼型。清代才子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显然,他也是偏爱细长的眼睛的。

20世纪初

狭长的三白眼、上扬的眼角、高挑的眉毛、尖锐的下巴、煞白的脸色......傅满洲的外表,与“奸诈”“诡计多端”等词语关联起来。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掌握话语权的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用自身的价值维度和审美尺度去想象东方的样貌、衡量东方的标准,从而导致西方对东方实际情况的夸大或扭曲。在这一背景下,英国小说家沙克·罗默丑化东方人的传统审美偏好,在小说中塑造了臭名昭著的典型角色“傅满洲”。这个角色细目长眉,身着清朝官员服饰,阴险恶毒,被西方视为“有危害”的黄种人。尔后,以傅满洲为代表的标志性“眯眯眼”容貌特征,被赋予了歧视和丑化黄种人的内涵。

●思考:根据以上信息,你了解“眯眯眼”的含义了吗?

●笔记区:细长状的眼睛本身是自然的、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而存在的容貌特征。但它经过近现代西方的扭曲和典型化后,演变为夸张化的“眯眯眼”,变成歧视黄种人的符号。

活动探究二

抵制“眯眯眼”,与多元审美相冲突吗?

了解了“眯眯眼”形象的流变,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当下的一些争议。有网友说:“可是我就长着‘眯眯眼啊。”也有网友认为:“这不是一个倡导多元审美的社会吗?只有大眼睛才是美吗?”通过第一轮的探索,你可能已经有了模糊的答案。不过,接下来请你继续翻阅和学习符号学的权威理论,高屋建瓴,尽可能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

1查阅理论资料,厘清逻辑关系

理论材料1

“记号”(sign)是由“能指”和“所指”所构成。其中“能指”指的是一个符号的物质层,也就是记号中能被指定的物件;而“所指”指的是一个记号的定义层。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理论材料2

“意指”则可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将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的行为,该行为的产物便是符号。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罗兰·巴尔特在他的书中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来分析“能指”“所指”和“意指”这三个概念:

理论材料3

玫瑰,在特定场景表达爱慕之际是一个符号:其能指是作为植物的玫瑰,其所指是爱情的意念。作为能指的玫瑰和作为符号的玫瑰完全不同,前者是空洞无物的,后者却是充满意味的,而使之充满意味的正是意指。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场景与动机:表达爱慕之际

能指:一种植物

意指:从能指到所指的这一过程

所指:爱情的意念

2运用理论资料,解答自己的疑惑

通过玫瑰的例子,你理解符号学中“能指”“特定场景”“意指”“所指”的概念了吗?现在请你参照这个例子,从符号学角度画出西方语境下“眯眯眼”的“意指”图。

场景与动机:西方语境、大众媒介/表歧视或迎合刻板印象

●笔记区:玫瑰只有在特定的表达爱意的场景下,才有了它的所指——爱情的意念;失去了这个场景,当玫瑰摆放在家里或生长在野外,便失去了它特定场景的符号意义。对小眼睛是否带有歧视的判定亦是如此。其判别的核心在于,它被用于什么目的与场景背景。抵制广告海报中的“眯眯眼”,并不是反对多元审美。因为,我们抵制的不是生活中任何一个长着小眼睛的人,而是基于西方陈旧、刻板印象,对黄种人的歧视。

活动探究三

在各种争议中,我们该保持怎样的态度与思考?

《人民日报》以“圆桌会”的形式从产品角度、审美角度、传播角度进行了讨论,阅读时评摘抄,相信会给你带来启发。

从产品角度: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

从审美角度:培养健康审美趣味,涵养强大审美自信,才是对歧视的最好反击。

从传播角度:对“眯眯眼”的讨论,既需要分清对象,更需要分清动机和场景。爱国是本能,维护民族尊严是每个中国人天然的情绪。

成果構筑

经过前三轮的活动探究,相信你对这一热点话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现在,请你以消费者的名义,给在广告海报中使用有争议妆容的商家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不少于600字。

致商家的一封信

文/千凝

亲爱的商家:

你好!作为忠实粉丝,我真的特别喜欢你们家的每一款产品。但

最近发生的事情,不免让我对你们生出了一些不满。作为一名小小的“真爱粉”,我非常真诚地想要与你们沟通我的看法。

可能你们会疑惑,为什么大家一直揪着广告模特的妆容不放,特别是在审美多元化的当下。我想,这大概与广告本身的特质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广告的特质不外乎就是“广而告之”这四个字。

首先,“广”代表“广泛”,意味着广告面对着极其广大的受众。既然面对的是极其广大的受众,就要接受大家的审视,更要尊重大家的情感。我不知道你们是出于何种营销策略选择了这样的妆容,是想营造所谓的高级感?是为了追随所谓的潮流?自然的小眼睛和刻意描画的“眯眯眼”是两码事,尤其是在广告、影视、艺术作品等公共领域。在你们的广告海报中,除了刻意描画的妆容外,模特更是凶狠地朝观众翻着白眼,整体画面呈暗色调,布局混乱不堪。种种这些,组合起来,让我既无法把这个广告与你们的产品特性联系在一起,更让我觉得不好看、不舒服。说到底,我认为你们这次的营销策略颇有错把“痛点”当“创意点”的意味。

其次,“告之”意味着“宣传”。这几天我也看了很多为你们辩护的观点,其中就有人说,也可以把广告看作是艺术品。我想,这种观点从一开始就混淆了艺术品与广告之间的概念界限。广告,说到底是为宣传产品而服务的。如果一味地进行艺术创作而不顾及产品的宣传效果,那它就算拍得再“艺术”也是失败的。现在,大众对模特妆容的争议早已超过对产品本身的关注,这不就喧宾夺主了吗?而在一番争议后,公众对产品的好感度大幅降低,这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作为一名“真爱粉”,在情感上,我能够理解你们在广告宣传上所下的功夫。但也正因为是“真爱粉”,我衷心希望你们能从理性层面冷静而客观地看待这次事件,真诚反思。期待你们做出更多优质的产品、更有创意的广告!

你们的“真爱粉”

2022年××月××日

猜你喜欢
意指细长所指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遗忘者
山花(2020年6期)2020-06-19 08:50:32
正交车铣细长轴的切削稳定性研究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中华戏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5:56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绝妙的数字灯谜
党的生活(2016年3期)2016-07-21 05:09:43
绝妙的数字灯谜
火柴迷宫
胶东赶海说道多
圆筒内有接头的细长杆稳定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