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岛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2-04-13 12:40:02芦志雁崔志军
关键词:胰岛血脂维生素

芦志雁,崔志军

(1.北京市海淀医院老年内科;2.北京市海淀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80)

2型糖尿病是老年群体的主要常见疾病之一,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产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如何实现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的科学防治,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维生素D可影响患者体内钙、磷的吸收,是调节人体骨矿盐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若维生素D不足或缺少会导致外周组织中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而通过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1-3]。但纵观现有文献报道,目前关于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胰岛抵抗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血脂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机体内维生素D水平情况分为不足组与正常组。其中,不足组患者(64例)25- 羟维生素D[25(OH)D]水平<31 μg/L),正常组患者(38例)血清25(OH)D水平为31~100 μg/L)。正常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62~84岁,平均(65.27±2.64)岁;病程5~14年,平均(7.24±1.63)年;体质量44~69 kg,平均(50.14±4.03) kg。不足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31例;年龄61~82岁,平均(64.69±2.75)岁;病程5~14年,平均(7.33±1.45)年;体质量45~66 kg,平均(50.23±4.16)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4]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者。纳入标准: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 11.10 mmol/L或空腹血糖(FPG) ≥ 7.0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 ≥ 11.10 mmol/L者;年龄 ≥ 60岁者;无精神障碍者;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等。排除标准: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有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异常者;有骨质疏松史及其他影响骨代谢异常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取血清置于4 ℃环境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检测FB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HOMA-IR=FBG×FINS/22.5。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FINS、FBG、HbA1c水平。②比较两组患者TG、TC、HDL-C、LDL-C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HOMA-IR与维生素D水平。④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维生素D与糖脂代谢、血脂指标及HOMA-IR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INS、FBG、HbA1c水平不足组患者 FINS、FBG、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INS、FBG、HbA1c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FINS、FBG、HbA1c水平比较( ±s)

注:FINS:空腹胰岛素;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组别 例数 FINS(mU/L)FBG(mmol/L) HbA1c(%)正常组 38 7.17±1.36 7.62±0.25 6.95±0.44不足组 64 13.93±2.57 8.36±0.23 8.13±0.36 t值 14.996 15.208 14.717 P值 <0.05 <0.05 <0.05

2.2 血脂水平不足组患者TG、TC、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s , 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s , mmol/L)

注: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组别 例数 TG TC HDL-C LDL-C正常组 38 1.62±0.184.58±0.151.31±0.262.21±0.35不足组 64 1.96±0.374.91±0.141.22±0.332.85±0.34 t值 5.297 11.207 1.436 9.092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维生素D与HOMA-IR 不足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组,而HOMA-IR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维生素D与HOMA-IR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维生素D与HOMA-IR比较( ±s)

注: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

组别 例数 维生素D(μg/L) HOMA-IR正常组 38 35.29±1.47 0.54±0.21不足组 64 16.85±3.61 0.82±0.17 t值 29.998 7.358 P值 <0.05 <0.05

2.4 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 D 水平与 FINS、FBG、HbA1c、TG、TC、LDL-C、HOMA-IR水平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 -0.227、-0.302、-0.128、-0.115、-0.192、-0.313、-5.049,均P<0.05),维生素D水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124,P<0.05),见表4。

表4 维生素D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老年群体为主的慢性疾病,可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形成较大影响。现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肥胖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均是其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5]。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之增加,维生素D不足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6]。伍一鸣[7]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研究中指出,维生素D缺乏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中,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为糖尿病防治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支持,是进一步强化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研究内容。

人体在维生素D的获取中,主要是通过食物的摄取和阳光对皮肤的照射。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在人体内转化为具有活性的血清25(OH)D,控制人体内钙磷水平,并且可调节骨骼钙化,实现对人体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与糖代谢的改善作用[8-10]。候斐等[11]在研究中发现,25(OH)D可对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元细胞形成调控作用,特别是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可以更好地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形成有效保护,防治周围神经病变、传导组织障碍等的发生,这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庄丽颖等[12]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研究中得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25(OH)D水平不足的情况下,胰岛素释放量减少,导致加重糖调节功能受损程度,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虽然血脂指标对患者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影响,但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这主要是因为,25(OH)D可对脂肪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的表达形成抑制,而UCP-2可刺激脂肪生成与抑制脂肪分解[13]。故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相关性,适当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可在2型糖尿病防治方面形成良好效果。

徐晓英等[14]研究中指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节,而维生素D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进而影响患者胰岛功能。本研究中,不足组患者FINS、FBG、HbA1c、TG、TC、LDL-C及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HDL-C低于正常组,这表明,维生素D不足可影响患者胰岛素功能、血脂指标等发生变化,进而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展和并发症形成。分析原因在于,维生素D在活化成为血清25(OH)D后,能够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维生素D受体形成结合,进而对细胞外钙离子形成调节作用,调控患者血脂代谢与胰岛功能[15-16]。此外,在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之下,人体的葡萄糖介导功能出现受损,影响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人体细胞外的钙离子水平下降,出现胰岛素启动信号传导功能减弱的情况[1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维生素D与HOMA-IR呈负相关,说明维生素D水平不足与人体胰岛素敏感性有相关性,在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情况之下,患者的胰岛功能受到影响,胰岛素抵抗更为明显,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可对人体内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形成有效刺激,提高了机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以达到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同时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8]。张江蓉等[19]也在研究中指出,在维生素D水平正常之下,胰岛β氧化应激所导致的炎症反应明显减弱,可实现对胰岛β凋亡的有效抑制,进而起到减缓胰岛功能衰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老年2型糖尿病的防治中,科学控制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综上,维生素D与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负相关,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能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并加重胰岛功能衰竭,通过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在控制病情发展、减缓胰岛功能衰竭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胰岛血脂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02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维生素B与眼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4
神奇的维生素C
童话世界(2020年8期)2020-06-15 11:32:40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你了解“血脂”吗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30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