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卫东
换届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的一件大事,换届之时,部分领导干部工作岗位、承担职责、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等发生了变化。干部调整之后,如何尽快地适应“换届之岗”,对更好地开展工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适应“换届之岗”,尽快履行应尽职责,应处理好“四对关系”。
处理好“原单位”与“新地方”的关系。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跨市、县甚至跨省交流调整。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状况,还是面对的工作重点、困难矛盾等,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换届后的领导干部,要按照组织规定的时间节点,按时完成与“原单位”的工作交接,特别是分管的招商项目、财政资金、专项任务、发展规划等,要一项一项地理清楚、弄明白、交接好,给“原单位”留下一本“明白账”“廉洁账”,以便“接班者”尽快地熟悉情况、开展工作、推动发展。特别是在“原单位”负责招商引资的项目,应让它继续生根、成长、壮大,千万不能让“项目跟着人员走”,“重打锣鼓另开戏”。
处理好“原岗位”与“新角色”的关系。换届意味着工作调整,不仅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而且思维方式、推进措施、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各级政府副职,原来可能分管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农业农村等,但如果调整为同级党委副书记以后,可能分管党建工作、群团工作,等等。这就要求新任领导干部,一方面应尽快熟悉“新角色”的工作职能、发展现状、重点难点等情况,早日成为“内行人”;另一方面要在吸收借鉴“原岗位”有效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思维方式、工作策略等,既不能将“原岗位”的思路方法、工作措施“一味拿来”“照搬照用”,也不能“全盘否定”“另开新灶”,应尽快“去粗取精”,全面熟悉“新角色”之后,再循序渐进开新局、见成效。
黎 青/图
处理好“急心情”与“新成绩”的关系。领导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大都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势,也都有“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之志,更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气。应该承认也应该鼓励这种抓工作的担当精神、工作激情和强大魄力,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一个岗位有一个岗位的特点,一项工作有一项工作的规律,新任领导干部不应急于求成“烧三把火”,而应心平气和地“备一堆柴”。尽快熟悉分管工作的行业特点、职责范围、发展规律、推进措施等,掌握内在逻辑规律,熟悉工作方式方法,只有尽快练好“内功”,把基本情况搞清楚了,再慢慢“烧温火”,逐步推动工作向前发展,见到“新成绩”。否则,“急心情”不但出不了“新成绩”,反而办了“坏事情”,欲速则不达。
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换届之后的领导干部,无论在哪个地方工作、哪个岗位服务,只是职责不同、区域差异,根本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幸福。新任领导干部主政一方,一方面要把讲政治、敢担当、求实效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当好党的政策的坚定信仰者、广泛宣传者、忠实执行者。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力量向下,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摸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多做沾泥土的好事、带露珠的实事、冒热气的难事,真正做到既为党和政府负责,又为人民群众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