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景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将专业知识、综合技能、情感因素、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多层面要求的综合体。“核心素养”新概念的提出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由于现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把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下对核心素养教学标准的要求。
核心素养着眼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体现了学习者终身发展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细化教材内容,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拓展课外数学知识,将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带入课堂,通过加入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数学内容,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核心素养下教学模式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现阶段核心素养下教学模式的需求,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终生受益和终生学习的重要目标。
一、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顺应教育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
从个人发展层面而言,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层面而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集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创新思维培养的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首要条件,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横向发展思维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规定,着重强调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培养创新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是智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创新能力对于个体来说,是综合能力的一个体现。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的迁移属于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有很多影响学习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习氛围和自身的学习能力等等。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占主要原因,如果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运用学习方法,还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是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因此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减负的重任,而课堂作为实施核心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数学教学等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够促使这些学生充分认识数学教材中呈现出的新思想和新观点,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数学能力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缺少的表现
(一)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使得教师对创新能力的重视不足
在平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作为逻辑性极强的数学学科,更应该坚持这一宗旨,这就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学阶段中应该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型人格至关重要,是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如果教师只在意课本内容,不够深入,不够启发和探索,只唯“成绩论”、“对错论”,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意识和乐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能是空谈。所以,小学阶段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创新是不能停滞的,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过于强化分数,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升学压力影响,教师偏向性依然是在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内容过于死板,过于注重排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从主导课堂变为促进学生学习,密切注意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教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新意识。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一)增加师生互动和课后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的信任感
虽然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提出的时间较长,但是由于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模式中的教学手段单一,其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对学生的认知程度较低。同时教师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陌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数学教学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核心素养下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建立和谐的相处模式,使得严肃的师生关系转换成信任、积极、平等、互动、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营造良好快乐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掘学生的自我创造力。此外,这种信任感的建立不仅局限在课堂上,也应该延伸到课后实践活动,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实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对学生状态进行评估后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更有效提升师生的信任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学的主要科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后期数学的进阶学习和其它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数学思维处于初期形成阶段,数学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学科,其可作为连接知识与生活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充当一名数学思维引导者,打造高效且开放性课堂,在课后作为一名践行数学理论的实践者,使得小学生更快地将知识与生活串联,在开阔的视野下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和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要把抽象的知识转向具体的情境。教师要营造一个活跃开放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引用生活例子,开展趣味性的活动,创新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对于抽象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加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支撑。此外,课堂上趣味性引导学生,使其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带入自己的思考,标注有疑惑的问题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加强课程的总结工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2.提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计算和学习要求较高,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陷入灌输知识的死循环,故不利于核心素养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要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一方面我们要着眼于教材内容,通过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现学以致用。所以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其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此外,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主动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最终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思考,使其可以用新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在遇到问题时应该仔细考虑自己的知识框架,精确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从而建立数学与实践的联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
3.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
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应该优化教学模式,将教学中心从“教”转为“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实践应用和终身学习的目的。首先,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来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为学生指引方向,推荐更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其次,要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确定教学内容后,让学生先对学习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引导、提出问题或者讲解,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此外,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题基本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开阔学生的思路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不少开放性数学题目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不止一个,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形成新的构思,在举ー反三中感受解题的喜悦。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关系密切,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看待问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生活中創新能力的应用奠定基础。小学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较难长时间专注于数学课程的课堂学习,故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大纲和课程要求展开教学,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案,对后期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肯定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话语,以保证对数学学科的极大兴趣。此外,还要引入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举一反三过程中活跃自身的数学思维。此外,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开展多人交流,让学生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对于所学知识也会有新的理解。
(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才能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战场,只有将学生作为创新课堂的主体,使得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自由发展,营造一种充满和谐、自由、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作为主体全过程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充分激发潜伏于每个学生之中的创新能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应当熟悉每个主体成员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够有效、积极地引导主体成员参与创新课堂的教学过程。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一不可,这是一种相互探讨、共同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转换课堂教学的主体,还应该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创新人才。
三、结语
小学数学学科的专业性强,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数学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应当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还应以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为立足点,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的信任感,并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多元化训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意识走进课堂,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与时代的脚步保持一致,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