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膝骨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4-13 13:03:18武玉秀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术后骨折

武玉秀

摘  要: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后膝关节功能的整体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服务指导,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指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SF-36)、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OKS)、情绪评分(SDS)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FMA、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OKS、SAS、SDS評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术后护理中融入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进一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降低DVT发生概率,减轻疼痛,加速膝关节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不良情绪,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骨折;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7-00-03

下肢骨折在骨折疾病中占据较大比例。膝关节组织为人体承重的主要部位,其结构复杂,膝关节间连接薄弱,损伤概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群体中均可发病[1]。膝关节骨折在医学中有多种类型,包括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踝上骨折等,临床表征为膝关节肿胀、剧烈疼痛,正常活动受限。在多种治疗方式中,常选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成功但不代表膝关节功能会得到良好恢复,若术后不能开展有效优质的护理,会出现严重后遗症,如术后关节不稳定、关节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等,病情严重时还会影响生活质量[2]。单纯手术治疗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基础护理措施主要根据患者病情、医嘱,满足患者自身需求。随着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状态、医疗技术快速发展,护理措施更新较快。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属于新型措施,对基础护理服务的缺陷予以弥补,为患者拟定合理、科学的康复措施,骨折恢复时间缩短,可提升膝关节恢复效果[3]。在不同骨折疾病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实行效果明显,因此也可应用在膝骨关节骨折疾病中。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膝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比较,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膝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51.35±5.16)岁;病程1~8 h,平均病程(4.32±0.15)h。研究组患者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1.56±5.27)岁;病程1~9 h,平均病程(4.41±0.18)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组试验内容全部上报给沂水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得到认可、批准,患者均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与家属商讨后自愿签订,并保证全程配合试验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诊断结果、数据均满足骨折诊断标准[4]者;②观察影像片结果,评估患者实际病情,满足手术指征者;③同意手术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多部位骨折者;②自身脏器功能和精神状态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服务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后严格遵医嘱对患者开展功能锻炼指导,术后1~2周,开展肌力锻炼,在膝下部位垫好软枕,膝关节屈曲角度逐渐变大,家属辅助患者开展关节被动屈伸锻炼,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关节活动角度。②术后2~3周,伤口部位愈合,可办理出院手续,并在出院前嘱咐患者定时锻炼,以床边膝关节屈伸锻炼为主。③术后8~12周,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让患者进行合理负重或者不负重锻炼。

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健康指导:健康指导的核心为向患者、家属宣教康复锻炼意义,以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患者十分重视手术治疗,但对术后关节功能锻炼不够重视,因此治疗前需循序渐进地向患者宣讲功能锻炼的意义,了解患者自身现有的顾虑和疑问,让其积极讲述,并以专业角度进行一一解答。合理引导患者,以锻炼成功的案例作为例子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鼓励患者,并以最优的措施解决实际需求,以多种途径提高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康复锻炼实行后,充分重视锻炼力度,以患者耐受强度为主,避免因恐惧疼痛出现躲避锻炼的情况,采取合理的锻炼方式、时间,提升康复效果。

康复锻炼:①当患者卧床时,抬高患肢,并实施间歇性气压循环仪(生产企业:北京欧莱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42096259,型号:IC-1545-DL)治疗,缓解肿胀程度,未固定关节、肢体末端均可行多方位活动,每个关节活动次数为15~20次/d。②当骨折复位稳定后3~5 d,局部痛感减轻明显,固定局部肌肉,行等长收缩锻炼,由轻度收缩开始,收缩时间控制在6~10 s/次,锻炼15次/组,2组/d。

③踝泵运动:踝关节向远端进行跖屈,向近端进行背屈,运动程度为最大限度为宜,运动时间6~10 s/次,跖屈、背屈1次/d,15次/d。④关节面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5~10 d,行肢体智能运动训练(CPM)治疗,根据患者痛感程度调整活动强度,依照患者耐受度,锻炼30 min/d。⑤术后2周实施拆线,实行蜡疗干预,可加快血液循环,消肿程度明显。⑥骨折外固定治疗2~3周后,每天在固定物取下后,帮助受累关节进行主动屈伸运动,温和牵伸患肢粘连、挛缩的关节周围组织,牵伸次数20~30次/d。对膝关节行离心式操作,主要手法为揉捏、推髌、捋顺,关节外周液体压力较低,加快关节液体回流速度,减轻肿胀程度。对膝关节内、外、后侧进行按捏,松解支持带。轻柔按压阳陵泉、血海、鹤顶、阴陵泉以及内外膝眼等穴位。⑦术后4~6周,对患肢行负重锻炼,以阶段性负重为主,根据体质量增加负重。

疼痛护理:术后如患者疼痛感明显,可拟定合理锻炼,消除患者恐惧疼痛心理。护理人员需全程陪同患者,帮助其摆放正确体位,告知患者放松方式,尽最大能力克服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人员,需使用止痛药物。在锻炼中时刻关注患者情况,及时指出异常,调整并完善相应措施。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運动功能评分(Fugel-Meyer,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OKS Oxford knee seessment,OKS)、情绪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等指标。SF-36量表中包含8个维度,其中包含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生命活力(VT)、心理健康(MH)、情感职能(RE),总分值为0~100分,分数高低与健康状况成正比关系。OKS量表共12项内容,每项对应分数为1~5分,1分为最低限度反应/无疼痛,5分为剧烈反应/疼痛,最终得分为12项分数之和。VAS量表分数为0~10分,无痛0分、轻微疼痛0~3分、疼痛可忍受4~6分、疼痛难忍7~10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值为0~100分,100分为生活能力良好,不依靠他人;60~99分为轻度功能障碍,可进行基础日常生活;41~59分为中度功能障碍,需辅助进行日常生活;0~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完全依赖他人。SAS、SDS量表总分值为0~80分,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1~4分,分数越低焦虑、抑郁情绪越轻。FMA总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证实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下肢DVT评估标准:经B超方式诊断,管腔中不存在血流信号,有明显的栓塞。下肢DVT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评分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FMA、Barthel指数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KS、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针对人体而言,膝关节十分重要,受严重创伤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行走能力等造成严重影响。膝关节骨折在术后极易发生局部组织肿胀、充血、软组织挫伤等情况[4],因此在治疗的基础上融入护理服务意义重大。综合康复护理包含多种内容,辅助患者进行轻微关节运动,可有效避免肌肉痉挛情况的发生,使舒张状态得到改善。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影响预后,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实行护理指导,可提升治疗效果[5-6]。

根据此组试验结果显示,在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操作的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早期康复护理执行后,患者的关节肿胀程度减轻,促进血流循环,缩短整体愈合时间[7];研究组患者FMA、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实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鼓励患者在术后3 d进行被动活动,利于肌肉收缩,加快血液、淋巴组织循环,肌肉在收缩时存在生物电,骨骼会沉积一定量钙离子,提高骨折愈合速度[8];研究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对患者予以足够的关注,密切监测下肢血流情况和皮肤状态等,如出现异常第一时间给予相应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OKS、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护理服务的开展,让患者各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借助手法康复措施,松解关节局部粘连情况,改善挛缩情况,瘢痕组织逐渐软化,缩短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在行走锻炼时,可适当增加负荷,骨折部位受到不同程度刺激时,会加快骨母细胞增生,利于骨痂成熟,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9]。随着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整体生活状态明显提升,故对骨折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措施,可使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减轻。护理人员需更多地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属需更多地陪伴患者,让其充分掌握康复锻炼的内容和强度,保障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在早期康复训练中需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定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需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最优计划,让其积极配合康复指导,在短时间内改善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在骨折术后护理中融入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进一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开始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降低DVT发生概率,减轻疼痛,加速膝关节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不良情绪,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天亮.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9,10(14):122-123.

[2]张秀萍.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180-181.

[3]贾莉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1):139-141.

[4]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开放性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11),921-928.

[5]秦丽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2):76-77.

[6]李萍.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3):362-363.

[7]楚慧敏.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4):651-653.

[8]闫玉红.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延迟康复护理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275-276.

[9]张文琦.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2):3853-3855.

猜你喜欢
术后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50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宫颈LEEP刀术后应用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27:57
四子散热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延续护理模式在HoLE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1:29
在骨折的日子里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42例剖妇产患者的术后整体探讨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