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中为何出现“伪创新”

2022-04-13 22:43:48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造词乡镇干部基层工作

创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的地方出现“造词式”创新、“复制式”创新、“亮点式”创新等苗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需求,增加基层负担,破坏基层政治生态。

伪创新泛滥,误了真成效  记者采访调研中发现,基层治理中的伪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类。

“造词式”创新。“爱心妈妈”“阳光计划”“心连心,手牵手”……一名镇党委书记把数份名字各异的材料摊在桌上。他说,其实这些都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工作内容大同小异,但改了个名字、换了个说法,就成了创新做法。每次改名都需要基层视此为一个新活动,重新组织材料上报,给相关干部平添不少工作量。有基层干部感叹:“伪创新那是真折腾!”

“复制式”创新。一些乡镇干部反映,随着“河长制”“林长制”流行,有的基层工作创新风向呈现以“长”为荣的趋势: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综合治理有“综长”等。有的“新机制”多一个“长”便多出每月几百到上千元的补贴,却并未将相关机制办法作适配性调整,只是简单地复制移植经验。

“亮点式”创新。有受访者反映,村里的村史馆建得“高大上”,迎检多次被夸“新颖”,却常年闭门不对老百姓开放;党建展板“琳琅满目”,楼梯、走廊贴得到处都是,内容却华而不实,只顾“上墙”却不入心。此类“亮点式”创新片面追求“高大上”,反而加重基层负担和成本。

不良心态滋生伪创新土壤  部分基层受访者反映,少数干部急功近利、甩责任、求短效的不良心态是导致伪创新现象在基层冒头的重要原因。一是工作成效靠新概念加分,伪创新是“為领导创新”。二是工作责任随着新提法下压,伪创新成为“甩锅”新方法。三是工作思路跟着新领导更换,届届都创新才显得“有成效”。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薄文广认为,基层部分伪创新的出现,本质上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变种。“基层创新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

基层呼吁,工作创新要注重基层实践反馈。基层治理创新要多倾听基层干部的真实想法,以便结合他们的实践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摘自《半月谈》2022年第7期)

猜你喜欢
造词乡镇干部基层工作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0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08
乡镇干部
决策探索(2019年15期)2019-08-16 01:58:26
关于网络新词语中的仿拟造词
请您抽空盖个章!
决策探索(2019年5期)2019-03-27 00:58:00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火炬(2015年11期)2015-07-31 17:28:42
“壁虎”方言词造词理据的地域文化特征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中国火炬(2013年10期)2013-07-24 14:42:33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