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子
近年,几乎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追求流量,从粉丝经济到大众快消品;从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流量这个字眼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全部。就连艺术收藏圈都开始走下“神坛”,一改往日“居庙堂之高”的人设,躬身入局到各大网络平台和网红打卡地了。
这本也无可厚非,既然中国大众艺术品消费的市场已然启动,就该拿出应有的姿态来,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俗话说过犹不及,有时走得远了难免会渐忘初心。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提醒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
其实流量本身并没有错,错在我们走着走着忘记了追求它的初衷;忘记了它的核心本质是什么。流量是为传播服务,传播又是品牌推广的手段与工具,而那个最初的源头还是品牌本身。于是,有人提出“后流量时代”,要回归品牌自身的实力。对应到艺术与收藏来说就是作品本身。否则当繁华的光芒消散后,大众就将见到是谁在“裸泳”了。
就像本期观点栏目提到的“流量画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作品有积极的一面,就是让艺术消费品更多地进入到大众视野与生活之中,加快艺术的大众普及教育;但同时也不得不警惕,长此以往,这种快餐艺术品是否会拉低整个社会的审美,造成对艺术发展主流的侵蝕?
当然,我们也关注到业内那些对流量使用得当的典范,如本期掌门人栏目所采访的两家机构——佳士得拍卖与木木美术馆。前者今年首次任用了一位跨界人才担当中国区主席——有着“中国娱乐女王”之称的杨媛草,相信此举会给内地拍卖市场带来不小的改变。后者是在创立之初就拥有“网红体质”的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但木木并没有在流量爆款中迷失自己,反而在几年的历练中证明了自身实力,不仅收获了眼球,更收获了广泛的认同。
事实证明,流量之下,最终还需实力来说话。至于如何才能在实力与流量之间腾挪自如、拿捏得当,还需诸位各自领会了。